同时,这个距离也是对方最不容易发动攻击的距离。
而且说实话,如果仅仅只是单纯出于礼貌的话,那他早就该问了。
因为这是起码的礼仪。
但当时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身处敌营,而且直到离开了那座营地,杨镇南都不是完全信任对方。
在这种情况下问了还不如不问。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下就能明白杨镇南在这之前的想法了。
当时恐怕不光是他对于对方一直都并不完全信任,对方其实应该也一样。
也就是说当时双方都不是完全相信对方的。
所以不问对方的名字也是一种表示“我不完全相信你”的姿态。
“陆!”那名“古代士兵”回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来这就是这名“古代士兵”的名字了。
“噢,知道了!”杨镇南回答。
之所以既没有按照习惯追问对方口中的这个“陆”具体是哪个字,也没有继续询问这个字是他的名字还是他的姓氏,是因为杨镇南清楚的知道,本国人的这些习惯其实都是在清朝末年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这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在古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实际上都是文盲,因此他们既不认识字,也不会写字。
所以即便是问了,他们也未必知道自己所说的具体是哪一个字。
第二,在古代,其实也只有“天子”和“贵族”等极少数的群体才会同时既有姓和氏,又有名字。
再说了,就算是有他们也不会写。
所以一般来说,“古代”的普通人除了父母所起的一个“乳名”之外,一般都只会有一个由一至两个字组成,且不带姓的名字。
而这仅指男子,若是女子的话,可能连这个都没有,通常都仅仅只有“乳名”和所谓的“闺名”。
而在很多时候,“古代”普通女子的“乳名”和“闺名”极有可能就是同一个。
“你呢?你叫什么?”“陆”有点费力地偏过头问。
之所以要费力的偏过头而不是侧过身跟杨镇南说话,是因为“陆”很聪明,他已经觉察出了对方不仅是不信任他,而且还在防着他。
所以他知道如果自己侧过身,特别是突然毫无征兆的转身的话,很可能会让对方误以为自己是要攻击他,到时候自己必死。
当然,杨镇南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他既没说什么,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
因为杨镇南觉得这样挺好的。
由于头脑始终都很清醒,所以杨镇南知道,虽说看着很像,但这里毕竟不是自己原来所在的地球,甚至这就是个“外星球”,而自己面前的这些“人”说不定就是“外星人”呢。
而且自己跟这个“陆”又不熟,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所以还是防着点儿好。
这就叫“小心无大错”!
“噢,我姓杨,叫杨镇南!”杨镇南回答。
但是考虑到对方极有可能并不识字,所以也就没有再做更详细的解释。
“您、您是贵族?”“陆”明显有点儿惊诧的向杨镇南问。
果不出杨镇南所料,“陆”一听到他说自己有姓氏,并且确实报出了“杨镇南”这样一个既有姓氏,又有名字的姓名之后立即就问他是不是贵族,也因此用了敬语。
“不是!我不是什么贵族!我是战士!还有,我不是你们这地方的人。”杨镇南回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