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_明月挽歌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节(2 / 2)

“什么时候其实都一样的。”萧暮今日特地换上了一身淡青色的儒衫,原因就是原来的白衫脏了,洗了。他指了指不远处的考场,这第一日来应试的人数倒是和宋老先生说的差了不少,考场外的有序的交出随身物品进入,有点大排长龙的意思。

不过往回走的,同样不少,那些书生背着沉重的书籍与前行的萧暮擦肩折返,喟然叹息。

——源是今年的韩月舟依旧不按常理出牌。

明德府门前墙上告示牌见裱有一份答卷,是卷二的赋文,文章下面还有一段墨迹仍未干透的熟宣悬挂:自觉文才不如者,请离场,莫浪费时间,不如再读两年书,看两年世界。

萧暮到来的时候本日文试已经开始了快一个时辰,听离开的人说今年的文试乃是给定的方向,完全无法下笔,让许多胸有成竹的读书人望而停笔,黯然离去。

萧暮轻轻一笑:“我才韩月舟既然都命题赋文了,那每日的题目自然都是不同,这告示上裱着的文章应该也会不一样,这才有大祭酒应有的手段。”

“那这不是为难人么?”宋溪饶有兴味地看着路过的一个个读书人,那烦闷二字恨不得直接写在脸上,还能看见不少隔壁青瓷巷的读书人,有趣,当真有趣。

“你可少幸灾乐祸。”萧暮拍了拍宋溪的肩膀,“其实啊,越到后面,听闻文试考完的人的言论,其实压力会更大。再像这种情况呢,我只能说,如真练术三千万,还怕一时鬼打墙?”他笑道。

“也是。”王叶宋溪纷纷点头同意。

“可是啊,每日考场只开放两个时辰,你现在过去到核查身份进去还剩一个时辰,人家提笔开始赋文,你连填文都没开始,还和我们吹牛要登榜首?”宋溪抱着头前行,嘲笑一声。

“急什么,不是还有一个时辰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萧暮娴熟地送了他一颗栗子,宋溪娴熟地闪躲。“等等我,一会儿就来。”萧暮一笑,似清风徐徐。

他临走前给王叶留下了三十文:“吃碗面填填肚子,不会让你们等很久。”

随即萧暮给守卫交上了身份牌,淡然入场。

“呆瓜,五天内各有人进入,前面的明经题目又只有一份,不会泄题啊。”宋溪领着王叶在附近一家面店坐下,点了两碗葱油面。

“这里是槐城诶,怎么会有人做这种明知故问的事情,你忘了在这儿违反律法可是要掉脑袋的。”王叶因为家境不好,身材也是矮小干瘦,都快比宋溪矮上一整个头,他坐在高凳子上脚尖堪堪点地,晃着脑袋等面来。反倒是宋溪习武之后长得飞快,已经要到先生的肩膀了,这倒是让王叶有些羡慕起来。

“那先生这次能成嘛。”宋溪又问,“不是近五年三次科考都没有状元了,考题看这些家伙的样子就知道很难,先生又吃了时间的亏……”

这回王叶就没有回答了,不然肯定得被宋溪揍,这个只和自己再私下里叫先生的大男孩其实也是很担心先生的嘛,只是当初因为砍了先生拉不下脸。王叶看见宋溪这样便在心里偷偷笑,差点带到脸上,扯了扯嘴角,才好不容易止住。

“那可是我们先生诶,天下无双,你怕个锤儿。”王叶骄傲地挺起胸膛,“他都觉得我们可以振兴明灯巷,我们当时不觉得能行,现在你觉得呢?”

“当然可以……”宋溪回答完就发现有哪里不对,反手打了王叶脑袋上一个板栗,“好小子,什么时候你都学会说教起我来了,谁给你的熊心豹子胆,先生嘛!”

王叶弱弱地点了点头,又被宋溪饱以一顿板栗。

“你还点头!有先生给你撑腰了不起啊,你很了不起啊!”

王叶又点了点头。

“我……”宋溪忽然噎住,不知道说什么好,总算是停了手,面也送到了,给王叶碗中加了点调味料葱蒜之类,再加些自己碗间,“王叶啊,你这人其实什么都挺好,就是太老实了,以后江湖上,会很吃亏的。”他拿起筷子一边吃面,一边咧着嘴说话。

王叶吸了一根面条入口,咽了下去,也咧嘴笑了起来:“放心,我不会告诉先生的。”

“什么不告诉先生?”一只白皙修长的手掌轻轻覆在了王叶的头上。

“当然是宋溪打我的事儿啦。”王叶脱口而出。

然后宋溪便吃上了一顿板栗。再然后二人便开始惊讶这位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青衫读书人,这才多久?即便是因为面店人多小二送晚了的时间,也都没有半个时辰吧,面都没凉呢!

“先生?你弃考了?”王叶小心翼翼地问道。

“说什么屁话!”宋溪给了王叶一板栗又反被萧暮打了一板栗,他捂着头盯着萧暮:“一定是看到考题发现全不会就乱写一通等死嘛,哈哈哈哈……”

后来宋溪便被萧暮摁着头一下一下往桌上磕着谢罪,萧暮觉着这新学的法子还不错,反正自己不用力以宋溪这习武的底子也磕不伤。

“明经二考并不难,我用行草快速写就,至于文赋的考题嘛,‘无心亦无求’,这个让几千文人头疼的题目我也觉着就这样,便用小楷,先生我擅长小楷嘛,写起来自然也不会慢。”直到宋溪脑门被萧暮磕出一个大包他才停下,萧暮微笑叫来小二,又买了一碗面。

韩月舟端坐明德府大堂之内,笔墨纸砚早已备好,文章已经写了一半。这个时候,第一份卷子已然送到韩月舟面前。韩月舟与文试众生同时动笔,历来都是韩月舟先行结束,倒从来没有出现比韩月舟更快的。曲鉴寒和楚木倒都有些好奇是哪位高人能写得比韩大祭酒还快。

送到大殿的卷子都是经过夫子审核无误的,是不会出现那些没有写完或者写得一塌糊涂的糟糕卷子。夫子送来卷子的时候眼神怪异,殿内三人都一时没明白是什么情况。

看到卷首萧暮二字,楚木睁开眼睛瞟了一眼,连连眨了十几下眼睛,悄然退却。

填文部分以飘逸的行草写就,从笔锋来看一行至底,从未停顿,从第一空至最后一空一以贯之如行云流水。与曲鉴寒心中那个明灯巷舌战群儒的萧先生倒是符合。

这份填词的题目也是韩月舟亲自写就,遍揽天下书籍,专挑有意义的小众诗文,不曾想被此人轻易解决,至于行文题目无心亦无求,一个很简单的字谜:愁,以愁字行文,范围宽广而难以把握,天下何处不是愁?

楚木从殿外回来说萧暮是开考一个时辰后入的场,从落笔开始就没有停下,若不是槐城天道规矩摆在那里,真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提前看过题目,总共花时间,也就两刻钟。

自己提笔之时他还未进场,可当萧暮停笔之时,自己仍未写完。

韩月舟自嘲地笑了笑。

文章是一首长诗。以“清槐佳酒斗十千,长安游侠多少年”为开始,共五百零四言,平淡且悠扬,从清酒豪侠,至悲戚苦旅,由世间最苦读书人至世间最恶读书人只世间最怜读书人,至“天下有理不可言,直教沧海照桑田”,至“我若行文天下间,当令人间无所谏”,至“可怜最是凡人苦,酒肆杯盏刀剑无”!一时婉转万千,长安尽显,最后来到“人间何有烦此愁,愁愁愁愁愁”!

一连六个愁,自狂草至楷书,六种写法,愁由离散,至顶天。

韩月舟搁笔,拍了拍自己的脸颊。

文章没有家国天下,更没有修齐治平,只是写了些长安县的街头巷尾……只是街头巷尾罢了……

萧暮来了两个月,却写了长安县两百年……

这还比个锤儿嘛。

韩月舟长长叹了一口气。

曲鉴寒和楚木相视,楚木把视线别到了其他地方吹起口哨,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但有一件事他们是知道了。

这一回,韩月舟认输了。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