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仙女峰上的怪人_饕餮之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仙女峰上的怪人(1 / 2)

林家村是胶东丘陵环绕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

村庄四面环山,中部一条小河如利刃破开南边山岭,从上空俯视,如一个缺了一边的巨大漏斗。

村子三面各有一座主峰,东边的叫仙女峰,北边的叫黄金顶,西边的叫蛇盘岭。

三座山的山脚各有一条泉水汇成的溪流穿过村庄蜿蜒而下,于村南汇聚成河,流出群山后又在南边村口分成两路,分别自东、西山脚绕山北行,如一个巨大的心形。

东、西两山海拔五百余米,分别向南延伸,如巨人展开双臂将村庄环抱怀中,仅在南方留有缺口,一条小路与河流并行而出,是唯一的进出通道。

村中风景秀丽,四时如画,恍如世外桃源。春时,迎春、映山红漫山遍野,杏花、樱花、桃花、苹果花争奇斗艳;夏时,红红的大樱桃娇艳欲滴,瓜果桃李遍布枝头;秋时,数十种苹果色彩纷呈,香飘十里;冬时,一夜风雪过,万树梨花开,处处如冰雕玉琢。

但是,让林家村出名的不是这里的美丽风景,而是林家村的三怪。

“林家村里不姓林,爷爷孙子常重名。家家营生不重样,条条道路不同行。四眼泉水轮回转,一年四季流不停。”

这第一怪“林家村里不姓林,爷爷孙子常重名”是说,林家村里有四大姓,周、赵、钱、王,却没有一个姓林的。而且村里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就是家里的老人去世了,新生的男孩子要继续用去世老人的名字。如果清明节祭祀的时候,发现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同名,千万不要奇怪,这是林家村特有的习俗。

第二怪“家家营生不重样,条条道路不同行”是说,这村里老老少少近二百户,每家的营生都不一样。种地的不会去种菜,卖货的不会做裁缝,哪怕都是种果园的,这家种了桃子,就绝对没有第二家种这个水果的。两个人如果同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和别人干同样的营生,往往有一个人先走,一个人后走。

“四眼泉水轮回转,一年四季流不停”说的是村子北山黄金顶下的一眼泉水。泉水自山脚的一处石壁流出。怪就怪在,石壁上有四个圆孔,泉水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从不同的圆孔中流出,一个孔流水时,其他三孔无半滴水流出,千百年来,循环往复,从未停歇,被称为四季泉。历史上胶东地区数次遇上大旱,这泉水却从未曾断流,是全村老少赖以生存的活命泉。

赵山亭就身兼两怪。

第一怪,他是土生土长的林家村人,祖祖辈辈几十代都生活在这里,但他不姓林,而且他祖爷爷也叫赵山亭。

第二怪,他是专门逮兔子的赶山人。

现在这个时代,禁枪、禁猎、还在沿海发达地区,赶山人这个行当基本上已经绝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林家村不仅有赶山人,还有很多赶山人。

有专门抓麻雀的,有专门抓蛇的,有专门掏老鼠洞的,有专门抓野鸡的,还有专门抓知了的,专门捕萤火虫的。

说起来可能让那些与豺狼虎豹为伍的猎人们嗤之以鼻。

但这就是林家村赶山人的生存方式。

林家村的规矩就是,一样营生只要有人干了,别人就不能干,而且是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自从禁了抢,赵山亭就自创了几种抓兔子的陷阱。

林家村四周的连绵群山上,到处都是他布下的铁丝扣。

家里那条老猎狗活着的时候,他总是意气风发的吹着口哨,背着双手,带着老猎狗逛山。

一路上老猎狗狂吠不断,撵的野兔满山乱串,慌不择路的就撞到铁丝扣里。

一天下来,怎么也能收获七八只,不仅可以饱口腹之欲,还能去别家换点菜米山货,换换口味。

自从老猎狗死了,他也好像一下子老了,走起路都慢悠悠的,每天就这么从早到黑,沿着西边的蛇盘岭,到北边的黄金顶,再到东边的仙女峰,一圈转下来,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捡到三四只兔子,运气不好,往往空手而归。

好在如今已不需要靠逮兔子为生,逛山,更像是一种延续祖辈传统的仪式。

赵山亭是个守规矩的人。

路上发现谁家的猫猫狗狗被铁丝扣套住了,他会小心的解救下来,要是发现有什么野鸡之类的山货,他就放在那里,等这个行当的猎人来取。

夏末秋初,凉风习习。

太阳落山之前,赵山亭如往常一样转到仙女峰半山腰。

今天还有点收获,捡到一只四五斤的大兔子,又可以尝尝鲜了,还可以给几个邻居分点。

赵山亭乐滋滋的想着,哼着林家村独有的俗语,“仙女峰上仙女床,北望千里见汪洋。”

他忍不住又用京剧戏腔唱了几遍,摇头晃脑,很满意自己唱出来的味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