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悲情陈家谷_剑荡燕云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悲情陈家谷(1 / 1)

闻听马蹄声阵阵,双方皆是一阵错愕,凝神向东面望去,只见东面地平线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杆镔铁长枪,慢慢出现的是一个身形修长,白面清秀,一身宋军校尉打扮的军人,后面跟着一群骑兵,约么有五十几人。

就着众人恍惚间,那五十几宋骑兵已跃至眼前,来回几个冲杀间,剩余的几十个天阴教精英已皆倒地,圆睁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甘与惊恐。

死里逃生的众武林人士大口的喘着粗气,互相包扎着伤口,他们感激的望着眼前的这几十余名宋军士兵。

周不惑向前走去,用眼神扫了一下众士兵,仿佛要在人群中找出这队士兵的首领,他拱手道:“多谢诸位将军的救命之恩,不知诸位将军是……”

“在下乃是杨老令公麾下奋武军枪骑校尉王素,奉老令公之令前来助众侠士突围”宋骑兵中走出一个人,正是那个手持镔铁长枪,身形修长面目清秀的校尉军官。

这杆镔铁长枪接近丈余长,枪身皆用镔铁铸成,足有几十斤重。

能使用这等长枪,足以说明这人的武艺不凡;显然他是这队士兵中的首领,他甩了甩镔铁长枪上的血渍,声音洪亮道。

这王素是杨业手下的亲兵校尉队长。其父乃是殿前马步军都军头、胜州刺史王贵。

原来,突围时,老令公见这边杀声震天,就知道情况不妙,他派出了自己亲兵队长枪骑校尉王素前来驰援,保护众人安全突围。

“原来是老令公麾下的亲兵队长,怪不得如此勇武”。

“多谢王校尉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等死于此地倒是不怕,还能博个青史留名,只是不敢辜负了老令公之托,害了老令公之孙呀”众人答道。

周不惑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说道:“王校尉前来助阵,那老令公那边......”

周不惑知道王素是杨业的亲兵队长,王素来到这边,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业那边的情况就会更加堪忧。

周不惑打算让人把孩子安全送回宋境,然后自己率领众武林人士和王素一起前去杨业那边帮忙。

王素看出了周不惑的想法,拱手说道:“周真人的心意我知晓,但是老将军的命令是让我等护送你们诸位侠士安全归国,你们身为江湖人士,本可不必如此卖命,现在已经为国付出太多了,不能因为奸人的陷害,使你们也遭此厄运。”

王素本不想前来护送众人,他本想陪杨业一起战斗到底,虽最后结果可能有死无生,但是身为亲兵队长,他觉得这本就是自己的义务,可杨业怒斥他,说这是军令,让他服从军令。他只得含泪跪别杨业。

“我们快走吧,等辽军反应过来就更难脱身了”王素悲戚的望了一眼东面战场,声音沙哑的说道。他知道,这一去就再也不可能见到杨业了。但作为杨业的亲信,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去完成。

东面战场,契丹出动大军,把他们团团围住,杨业父子和他的部下虽英勇善战,毕竟寡不敌众。

他们从正午一直打到临近黄昏,只剩下一百来人,而且各个带伤,杨业不忍心他们陪自己一起阵亡;

杨业对他们说:“将士们,你们皆是好男儿,我杨业为拥有你们这样的将士而骄傲,但是现在敌众我寡,再拼下去只能是徒添伤亡,你们且退至陈家谷,那有我们的伏兵接应你们,老夫为你们断后。”

众将士闻听此言,皆跪地泣曰:“将军不退,我等岂能独活,愿随将军突围”。

杨业眼圈微红,重重的吸了一口气,他抬头望了望天边的残阳,满天的血色光芒犹如这修罗般的战场;

杨业说道:“好,儿郎们,随我杀出重围,”说完,杨业挥舞着荒火鎏金刀向敌军冲去,他身后的将士们也跟随而去。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映照着天际。杨业等众人浴血厮杀,冲到陈家谷,而辽军也一直紧咬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尾随而至。杨业向陈家谷两侧望去,心里瞬间冰凉,空旷旷的陈家谷口,一个援兵都没有啊。

原来,潘美、王侁等人很久没得到杨业的消息,以为“无敌将军”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战胜了契丹,争先恐后的前去抢功;

等走到半路时得到情报,听完杨业败了,正在向陈家谷逃来;他们瞬间慌了手脚。

看到辽军也跟随而来,他们不顾杨业军队的死活,命令部队撤军。杨业望着眼前空旷的陈家谷,心里无限的酸楚与悲愤交集着;

杨业悲恸欲绝,仰天长啸,向南跪拜道:“陛下,末将尽力了,愿来世再为陛下建功立业。”说完起身上马冲向敌军。

杨业深陷重围死战不降,身边的亲兵和将士一个个倒下,马步军都军头、胜州刺史王贵接连射杀辽军数十人,矢尽,抽刀连斩数名敌军,最后力竭战死。连杨业身边的长子杨延玉也在辽军一次流箭中阵亡。

杨业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他悲愤的向天咆哮怒吼,挥舞着荒火鎏金刀向辽军冲去;

虽然他的“荒火鎏金刀法”霸道无比,但是恶虎难斗群狼,在手刃百余名辽军后,身受三十余处重创,因体力不支被辽将萧达凜一箭射中腿部被俘。

杨业无论是在辽军中还是宋军中,都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两国公认的“杨无敌”,杨业智勇无双,是统兵作战的奇才,一套“荒火鎏金刀法”更是罕逢敌手。

无论是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还是辽先锋主将耶律飞鸿,都十分钦佩和敬重杨业,俘获杨业后希望能收为己用,多次派说客劝说,被杨业一次次怒斥而回,最后杨业绝食三日而死。

辽人感其忠烈,在燕云之地为其建祠名曰“杨无敌庙”。

杨业死讯传回国内,举国哀悼,太宗为其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又以国礼葬之,追封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倍极哀荣,民间多传杨业为武曲星下凡,纷纷为其设祠建庙。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