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
第二天,李大龙开车回家,车驶进村子的水泥路,就远远看见前面有辆车停在路边,有几个人蹲在田里,胖墩和三爹站在路上,他行驶到跟前问:“三爹啥时候回来?”
“几天了,你刚回来?”三爹问。
“嗯,王永华也转着?”
胖墩笑着点点头。
“田里人在干什么?”李大龙问?
“在测土壤营养成份,”王永华说。
“噢,要科学种田呢?,”李大龙说。
“就是。”
李大龙看见周围还放着仪器什么的。
“我先走,”李大龙说着,开车走了。
他刚回到家,魏平平打来电话,让他赶紧去签字,房屋确权。自己刚回来,魏平平就打电话来,消息够灵通的?他来到村部,村部大门口停着几辆车,院子里堆满了玉米。大门对面也是村部的地方,也堆满了玉米。前几年,有个承包商承包了村里的土地,搭的彩钢房,凉棚,现在不承包了,人走了,东西都留了下来,田村干部们自己种,里面堆满玉米,里面还有人在忙着。到处堆的玉米,村部变成了玉米种植大户,村干部们挺辛苦的,比村民还能吃苦。
李大龙进了村部办公室,各队的村干不们都在忙着整理各自的文件,魏平平看见李大龙进来了,赶紧接过李大龙的房屋证明,放在一摞房屋证明上,让他签字,按手印。
“怎么确权?”李大龙问。
“你家院子按图纸上,你和李小龙一人一半,”她说着从身旁坐着的小伙子手里拿过来一张大图纸,展开,指着一个位置说:“你和李小龙住一个院子,一人一半,从中间分开就是两个住宅。”
“上房还有两间,也是我的。”
旁边的小伙子也转过身来,看着图纸说:“你们俩说的啥意思吗?”听口音不是本地人,上面派来的人。
“就是兄弟两人住一个院子,两人上房都住两间,”魏平平说。
“我住西面两间房子,是分给我的,”李大龙说。
“哪不可能在图上弯个圈画上?宅基地都是长方形,怎么哪样绘图纸呢?”小伙子说。
“不行了就确一个证?”魏平平说:“房屋财产了以后你们两兄弟分去,图上说明就行了,怎么样?”
“哪样能行吗?”李大龙问:“上面政策上有这么一说吗?”
“也行,”小伙子说:“图上注明就行,拿了去看上面怎么说?”
“行。”
“不是你说行就行,你问一下李小龙,弟兄两人商量一下,”魏平平说。
“行,”李大龙说着出来,把情况给张招弟说了,张招弟说她给妈打电话问一下。
一会儿,张招弟打来电话说:“确两个证,一人一个证。”
“哪就按一个院子分两个台子,致于房子,以后再说?”李大龙说。
“就确两个,村里人都知道我们住一个院子,上房有我们两间房子就行了?”张招弟说。
“行,”李大龙说着就进去了。
“就按你说的,一个院子分两个住宅,”李大龙对魏平平说。
“那就签字,按手印,”魏平平说:“把李小龙的名字也签上,上面来的人今天就把这些东西拿走呢?”
“行,”李大龙说。他把李小龙的名字也签了。
王二宝也来了,李大龙问:“你怎么也来了?你房子好好的?”
“我的台子面积小了,都在居民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我的面积就比别人的少?根本不对,我来问一下?看重新拉,还是怎么办?”
“行,我先走,”李大龙说着,出来回家。
李大龙回来,一看时间都十一点钟了,时间过的快的很,赶紧进屋打开窗子,掀开门帘,让屋里的潮气冒出去,抽水,做饭。李二秀进来了,她问:“你刚回来?”
“嗯,你在哪儿干活?”李大龙问。
“在山上占渠子,”李二秀问:“张招弟也回来了?”
“回来了,在她妈家。”
“你一个人掰玉米?”
“一点点玉米,我一个人就掰完了。”
“你只掰玉米,不要砍玉米杆,谢子栓给养牛的打电话,养牛的人来把玉米杆子砍倒拉回去喂牛。”
“行。”
“让谢子栓给打电话明天来砍玉米杆子?”
“不行,我今天掰不完,让后天来。”
“行,”李二秀说:“村上房屋确权让签字,你赶紧去签字?”
“我刚去签了。”
“我们还没有签字,现在过去签字,”李二秀说着出去走了。
李大龙吃了饭,赶紧去田里掰玉米。
田靠着胖墩的果园,他看见胖墩正在园子里拿铁锹挖什么?头上戴着草帽,弯腰干着。
“你在干什么?”李大龙问。
“我挖苹果树根,苹果树根大的很,”胖墩说。
李大龙一看,园子里苹果树都快挖完了,显的亮敞了许多。
“果树根到处都是,不挖掉种不了粮食,”胖墩说。
“就是,种了果树的田,到处是树根。”
“你掰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