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九十三)_2017年至2020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九十三)(2 / 2)

“你干什么?”李大龙问。

“我壅玉米,渴的我进来喝一口,”蒋木匠缓口气说。面汤喝完了,好象还没有解渴,又说:“连水都没有。”

“你壅完了?”李大龙问。

“没有,要是壅完了,我就回去了,不进来喝水了,”他说着,板着脸走了出去,边走还边说:“连水都没有。”

泵也抽不出水了,是不是泵坏了?李大龙正愁怎么办?泵是新泵,不可能坏了。网上一查,有一种原因,就是地下水位下降了。他把泵卸掉,按上机井,用力压,还是不上水,看来是地下水位降了。

第二天,吴月珍背着半袋子肥料走过来,李大龙和谢子栓在门前面路上站着。

“你还掺尿素了?我去买尿素,没有尿素,”谢子栓问。

“我掺了一点点尿素,尿素对玉米不好,玉米棒子长的小小的,”吴月珍说。

“施二铵太贵了。”

“掺点复合肥也行,”吴月珍说。

“我准备掺点尿素,没有尿素。”

“昨天,我让我老汉去干活,他就是不去干活,和我壅玉米。我想着一点点玉米,我一个人就够了,不用他帮忙,哪怕我多干几天?我老汉就是不听,在田里壅玉米,一转弯就踏折几颗玉米,总共踏折七、八十颗玉米呢?我说你干脆把玉米都踏折,也省下来壅肥了,气的我……,犟损棒。应着啥就是啥?拗不过来,气的我一夜都没有睡着。”

李大龙笑了笑,不叫昨天来喝水,气呼呼的,又赶上没有水,原来肚子里窝着气呢?

“渠里水这么大?”谢子栓说。

“给灌玉米的水?”李大龙问。

“不是,还没有到给玉米灌水的时候。”

“前面女人都喊着,那边是在灌玉米。”李大龙说。

“我去看看我的田总没有水淹上?我肥料都还没有壅,”谢子栓说着,骑电三轮朝前面田里去了。

吴月珍也赶紧壅玉米去了。

屋里没有水,李大龙拿小塑料桶去李二秀家灌点水。

“你拿塑料桶干什么?”李二秀问。

“水泵抽不上来水,用机井压,也压不上来水,”李大龙说。

“可能水管子烂了,堵住了,”李二秀说,两人进了院子,李大龙去厨房灌了一桶子水,提上回去了。

张招弟打来电话。

“你干什么?”张招弟在电话中问。

“没干什么?”李大龙说。

“村里危房都翻盖着没有?”

“我转了转,好多危房都推平,还没有盖。”

“村上又催了没有?”

“没有。”

“胖墩盖了没有?”

“我没有过去看,不清楚。”

“再没有啥事了,挂了,”张招弟说着,挂了电话。

正好渠里下来水了,李大龙赶紧换了衣服,背起喷雾器去打苹果树药,来到果园,放下喷雾器,把药兑好,渠里水小,他往喷雾器里盛水。

“你干什么?”裁缝拿着铁锹走进果园问李大龙。

“我打药,”李大龙说。

“我以为你灌果园,我刚上去找来的水,有点菜,灌一下。”

“没有水,水流的小小的。”

裁缝用铁锹往上划渠里的柴草。

“先不要弄,我水装满了,你再划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拨。”

裁缝慌慌忙忙朝前走了,去找水。

把药打完,李大龙一看,满满一渠水,水大,还往果园里流,也不见裁缝的影子。他也不管了,流就流到果园里,正好果园里旱的很,他背上喷雾器回家。

李大龙一看谢子栓的玉米还没有壅完,就去马兰家借壅玉米的机子。以前灌水时用手壅肥料,现在,用一个人推的小机子,前面一个车轱辘,上面有个塑料桶,里面盛满废料,推上就走了,快。有水没水,早早把肥料壅进田里,等灌玉米的水下来了,直接灌田,省时间。

马兰刚从街上回来,手里提着一塑料袋菜。

“你壅玉米的机子借给我壅一下玉米?”李大龙问。

“在院子里,我给你拿去,”马兰说着往院子里走,李大龙也跟进去。

郝老太太从屋里出来,越老了,满脸的锈斑,眼睛也陷下去了,没有光泽。她盯着李大龙看了半天问:“这是谁?”

“李大龙,”马兰说。

老人年龄大了,眼睛都模糊了,耳朵也背了,还是没听清楚,李大龙笑了笑。马兰从凉棚里拿出来机子,李大龙接过来,郝老太太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又问:“你是谁?”

“李大龙,”马兰大声说。

她才听清楚了说:“噢,李大龙,使了就拿来,不要再借给别人了。”

“我壅完就拿来,”李大龙说。

李大龙拿着机子回来,换了衣服,背上肥料,拿着机子来到田里。不到一亩田,一会儿就壅完了,剩下的肥料又背回去,把机子赶紧还给了马兰。马兰在屋里做饭,见李大龙来了。

“壅完了?”她问。

“完了。”

“进来吃饭。”

“不了,”李大龙说着,放下机子,就出来了。

他回来换了衣服,去谢子栓家,谢子栓也刚从地里回来,院子里摞着肥料。

“你壅哪么多肥料?”李大龙问。

“这不多,壅掉的肥料比这还多,”谢子栓说。

“壅完了?”

“没有,远处的刚壅完,近处的还没有壅肥料。”

“噢。”

谢子栓把袋子里的肥料倒在水泥院子里又掺肥料。

“家里的井抽不上水了,压也压不上来了,”李大龙说。

“你往泵里灌满水抽,”谢子栓说。

“经常灌满水,就是不上水,压也压不上来。”

李二秀从屋里出来说:“我给吴月珍说了这种情况,吴月珍说井时间久了,管子下面的眼堵住了,要用水爽出眼里的泥土。她家的井以前也是这样,最后把眼里的泥土都爽出来了,眼通了;也可能是下面管子烂了。”

“用泵吸,”谢子栓说。

“泵吸清水能行,管子堵住了,吸不上来水,只能用机井压,把堵住眼的泥土爽出来,,水就上来了,”李二秀说。

“我用管钳把管子拧一下,把管子拔出来,重新换个管子,可能以前的铁管子锈烂了。”

“根本不行,我原来的管子也不上水,我和胖墩用管钳卡住管子,用钢管套在管钳上,两人使劲都转不动管子,管子吸在土里了,”谢子栓说。

“最后怎么办了?”李大龙问。

“埋到土里了,重新打了一个井。”

“用机井压,可能土塌陷了,堵住了,用机井压,才能把泥土爽出来,”李二秀说。

“我明天用机井压水,爽一爽看。”

“屋里有水,你提水去,”谢子栓说。

李大龙进屋灌了一桶水出来。

“一桶水吃一天,”谢子栓说。

“嗯。”

“你吃韭菜吗?我给你铲点韭菜,”李二秀说。

“铲点。”

李二秀出去铲点韭菜,李大龙拿上,提着水走了。

早上,李大龙用机井压了一会儿水,全身是汗,压不出水来。压了一桶水,全是洪洪的水,太吃力了,好象井里灌了一桶水,压出来一桶水,跟本没有上水。他汗流浃背,停下来缓一缓。太阳光从门前的大树空隙里照在院子里,没有风,他在阴凉处来回走动着,全身汗下去了,他又开始压水。又压了一桶水,压不动了,他浑身没劲了,就停了下来,喘着气。

谢子栓走进院子。

“水上来了,”谢子栓问。

“半天压一口水,太费劲了,”李大龙说。

“能上来就行,再压一会儿,用水泵吸。”

“水大了再吸。”

“你帮我把肥料抬到我肩膀上,”谢子栓说着转身往门外走,他跟了出去。谢子栓的电三轮在路上,车上放着几袋子肥料,李大龙帮忙把一袋肥料放到谢子栓肩膀上,谢子栓用肩扛着肥料翻过了前面的沟,向田里走去。田野里也有几个女人在给玉米壅肥,天气热,地晒热了,玉米一天一个样往起长。前几天,玉米叶子还黄黄的;这几天,田野里的玉米都绿油油的,正是壅肥料的时候。马兰的孙子也回来了,在路上玩耍,这几年好象村里很少见到孩子玩耍了,看见有孩子玩耍,让他想到了过去,成群的孩子在玩耍;又看到了未来,希望在孩子们身上,高兴。

路上拉砖的车过去了,拉到庄台子那里,是胖墩在盖房子。李大龙也想盖房子,可是又一想,不能盖,孩子马上毕业了,要给买房子,娶媳妇,那是大事。盖房子是小事,等儿子安顿好了,自己有精力了,再盖房子。现在不能动弹,一动弹把存的钱花掉,到时候孩子怎么办?别人盖自己也不能羡慕,不能见风使舵。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