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初一到现在都不见面,”吴美丽说。
“一直没有见来超市过。”
“做为店长,店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应该第一时间到店里,新冠病毒肺炎这么严重,员工出现发烧症状,都不急,万一是新冠病毒肺炎呢?”
“就是,可能道路封闭,窝在家里不出门了。”
“店长家在城里,又不在外地,出门坐公交车也来了。”
“作为领导,越是疫情严重的时候,越要出现在一线,平时象个人样,关键的时候,也不顾员工怎样,不来就不来,当缩头乌龟,怕死。象他这样,明天我们也就不来了,我们的生命难道不重要?万一员工有一个出了啥事怎么办?”
“就是,领导来指挥消毒,采取什么防范措施,来了也有个震慑作用,不然,人心惶惶,也不知道三楼的员工去了医院还能不能回来?”
“哈哈哈……,你胡说呢?”
“万一呢?”
“难道感冒咳嗽就要隔离吗?”
“赶紧干活,刘助理来了。”
两人赶紧上货。
一会儿,三楼的员工回来了,说是普通感冒,大家都才放心了。
李大龙进了一家药店,店员问:“买啥?”
“口罩,”李大龙说。
“没有口罩。”
他出来,又去了另一家药店,也没有口罩,就出来往回走。到了小区门口,三个保安挨着给进入小区的人测体温,门一开,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没测体温就骑进去了。一个保安正给开车的司机测体温,登记,看见骑摩托车的人没测体温就进去了,喊了一声,人家早骑远了,就问另一个保安:“你怎么没给测体温就让进去了?”
“我正登记,一抬头,人家就进去了。”
李大龙走到跟前,保安拿测温抢对着他的手腕测体温,不显示,说没体温。
“脖子,测脖子体温,”年龄大的保安对年龄小的说:“靠近一点测。”
枪口对着脖子测一下,两人就围着看温度去了,门开了,李大龙走进去。大个子喊李大龙出示门禁卡,李大龙掏出门禁卡让他看,他又问:“什么时候出去的?”
“刚出去的,”李大龙边走边说,不理他们了。
回来,张招弟问口罩买上了没有?他说附近的两个药店都没有口罩,她说她去了几个药店,也没有口罩。
“加了这几天班,累的很,还说休息一天,上面领导通知各店所有员工不能休息,都上班,安全防疫工作要做好,顾客进店要测体温,让戴口罩,”张招弟说。
“我去另一家超市,顾客都排队测体温,看有没有发烧的,我一看,就没有进去。”
“你害怕死呢?”
“我不怕死,万一测出体温不正常,那你就是另类,隔离。”
“你隔离了才好呢?”
“我就说我隔离才好呢?关在那里,还管饭。”
“哪把我们全家折腾死呢?”
“哈哈哈……。”
“你用酒把屋子喷一下,消消毒。”
“行。”
“不叫我们店里人多,顾客都买满满一车子东西,”张招弟说:“我们店里顾客随便进出。”
“哦。”
张招弟看着手机说:“村部发来了微信,打工回家的,学生回家的,都必须登记,检查。进出村子都有规定,从这条路进去,从那条路出去,不许走其它路,也严的很。”
“就是,全国都在防疫,都一样。”
“走县城的路,乡村的路都封了,”张招弟说:“我同事的小叔子回老家了,来时,道路封了,回不来了。”
“哦。”
“李小龙也去了超市,购买了满满一车子货,多多也跟着。”
“储货。”
“你买米了吗?”
“我去你超市,人多的很,排那么长的队,我一看就出来了,去菜市场买了米回来。”
“菜也买了,先吃着,看情况再说。”
“就是。”
“大姐让我这几天不要上班,为了家里人的安全,大姐这么怕死,”张招弟边看微信边说。
“说的关心你的话。”
张招弟不吭声了。
陈丽丽走过来,看见吴美丽戴着黑口罩,还以为是超市里的,就问:“你戴的黑口罩,给我一个?”
“给你,”吴美丽边摘口罩边说。
“你戴过了,不要,要新的。”
“那是吴姐的老公给她买的,给你戴上呢?哈哈哈……,”张招弟笑着说。
“我还以为超市里的?”
“哈哈哈……。”
“戴一天口罩,耳朵根子都磨的疼呢?”吴美丽说。
“我也感觉烂了一样疼。”
“就是,库房里还有多少菜?赶紧翻包。”
“涨多少钱?”
“一块就行。”
两人赶紧翻包,买菜的顾客多的很。往年,初一到初五,超市都冷冷清清的,人很少。今年,人这么多,这都是新冠病毒肺炎惹的祸。这几天,货刚上架,台面就空了,不是明显的抢购,但是有那个意向,不明显。如果疫情扩大,道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封闭时间长,说不定就抢购了。而蔬菜,水果天天要进货,如果断货,关店,就有无处购物的现象发生,超市都关店,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谁都不会把后果想象的那么坏,毕竟,科技的发展会战胜病魔的。一个小小的细菌,踩都踩死,喷一次药,杀死一片;一个活生生的人,转眼让它要了命,不可想象。可现实又摆在面前,新冠病毒肺炎是传染病,不是自身得的病。都知道,传染病是恶性病,一个传染者死了,被传染者性命难保,所以,就要把传染源堵死,就要把传染者隔离,不能让病菌扩散。就要从预防措施着手,戴口罩,消毒,人不要集聚在一起。自身得的病,都是良性病,大多能治好。好多人都分不清,大家都好好的,我肯定也身体好好的,他不戴口罩,我也不戴口罩,传染不给他,肯定也传染不给我,哪万一呢?人人都不能麻痹,有胆大的,不听劝,犟驴脾气,家里脾气大,出去脾气大,不戴口罩。要是传染上,就是一家人,周围一片人,那就危险了,还是干个保险活。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多的很,还是听人劝,随大流,戴上口罩。有时候,人们都是阳性,看别人干啥就干啥,爱随大流,实际上跟现实都有关联的。这家店衣服便宜了,别人买,大家都跟着买;庙里过庙会了,周围人一听,都去看庙会;彩电便宜进村了,大家一听,都去买;你家的孩子补课了,所有有孩子的家长都领孩子去补课;村里有人进城买楼了,大家想尽办法都涌进城里去买楼;温疫来了,道路封了,马上想到要购买粮食,蔬菜了。人以粮为本,离开了粮食,就没法活了,心里都有了底,多少都得储点粮,天有不测风雨,万一呢?
“你为啥蒜苔上午两元钱,下午三元钱了?”有人顾客问张招弟:“这不是哄抬物价吗?”
“我们平时就这样,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根据供应量而定价,如果销售快,我们就涨价,不然,我们仓库没有货了,蔬菜台面空了,顾客进来怎么想?还以为我们关门呢?造成不好的影象响,我们得留一些蔬菜,只能涨价。我们超市是一个综合部门,还得照顾水酒,化妆等其它部门的生意,不能我们的台面空了,而影象他们的生意,所以,得涨价,”张招弟解释说。
“这不是发国难财吗?政府供应的菜也敢涨价?”
“我们超市也是做生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时有货了,我们降价;有时缺货了,我们涨价,我们总不能关门吗?”
“特殊时期,故意哄抬物价,扰乱民心,我给电视台打电话,”那个顾客说着,掏出手机打电话。
张招弟一看,这个顾客来也不是善茬,故意找毛病。这时,吴美丽走过来对顾客解释说:“后库确实没有菜了,我们又没有成倍翻价,怎么是哄抬物价?我们按平时的规定定价钱的,能随便抬高价钱吗?”顾客不理他们,只顾打电话,还说给市长打电话。
张招弟还以为疫情期间市民不让出门,电视台不会来人。一会儿,电视台来人了,记者还用摄像头录着,吴美丽管蔬菜,给记者解释去了。张招弟赶紧给刘助理打电话,刘助理在家里,让他们不管问什么,都不要说话,就说不知道,不要面对镜头,张招弟说知道了。
连市长也来了,说打电话让店长来解释。初一到现在没有见店长的面,这件事才惊动了店长,店长赶来了,给市长和电视台解释去。看热闹的人也多,三楼的员工也跑下来看热闹,穿着工服,其中一个没戴口罩的员工走过去对着镜头看。记者正找新鲜事呢,超市是顾客光顾的地方,大家都戴着口罩,唯独她没有戴口罩,还跑过来抢镜头。记者直接就问她,为啥不戴口罩上班?问了个她大张嘴,站在那里解释去了。
店长一看,嘴都气歪了,直翻眼睛,给各部门经理都按顿,员工不要乱说话,不要抢镜头,背对镜头,远离镜头,只管干活,问啥都说不知道,问领导去。哪来了这么个傻帽?还专门跑来凑热闹,还不戴口罩,防疫这么严重,进店都测温,查戴口罩,还有上班时间闲的凑热闹的人?哪个部门的?他在问身边的经理,经理说可能是三楼的,不是他们部门的人,店长气的没气气。随后,记着,市长都去了店长办公室,因为超市顾客多,不能影响顾客购物。
张招弟手机响了,一看是李大龙打来的,说给她送点饼子来,她让他拿到楼梯口,她去拿。他上到楼梯口,张招弟过来拿饼子。
“今天出了大事,吴美丽让我赶紧翻精包,顾客多的很,我赶紧翻精包,有个顾客投诉了,直接打电话找来了电视台的人,还有市长也来了,事情闹大了,”张招弟小声对李大龙说。
“你翻包打价了?”
“嗯,”吴美丽直催说翻包,有个顾客听见了,给电视台打电话,给市长打电话,市长也来了,都刚走。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事情闹大了。”
李大龙没有吭声。
上下楼梯的顾客多的很,张招弟让他赶紧买点米,面,顾客都在抢购,万一超市关门了,就没处买东西了。他点点头,就跟着她去超市里去了,人很多,收银台排成了长队。他在超市转了转,懒得排队,就出了超市。
他来到菜市场,买了一袋米,一袋面回来。
晚上十一点多钟,张招弟下班回来,看见地上放着米,面。
“你没有在我们超市里面买米,面?”她问。
“人多,排队等到什么时候?我就没有买。”
“我看你脸子吊到那儿,怎么了?”
“再不要打特价菜了?”
“哦,你说我和吴姐打特价菜被投诉了?不是,是库房没有货了,吴姐喊我赶紧翻价,她喊的声大的很,顾客听到了,质问我为啥涨价?吴姐过来解释,库房没菜了,涨价是正常的,顾客就给电视台打电话,不是我们打特价菜了。忙都忙不过来了,库房菜都卖完了,哪还有打特价的菜?你是为这个事吊脸子的,我还以为你身体不舒服。
“翻倍涨价?”
“两块涨到三块,涨了一块钱,平时也这样,没货了就涨价,哪敢翻倍涨价?涨一块都不得了。”
“这几天,疫情严重期,在风口上,千万不敢闯红线了,哄抬物价,那是要犯法的。”
“没有,库房没菜了,总不能台面空空的,我们站在那里,两眼望着其它部门卖东西吧!还不如关门呢?价格往高涨一点,顾客进来就能看到还有菜,就知道超市不会关门,有的超市都关门了。”
“我还以为你打特价菜让投诉了,为了省几个钱,弄得臭名昭著。”
“没有,吴姐的蔬菜,我卖水果,是帮他们,吴姐跟记者解释了。看今天晚上是不是上了电视台,要是上了电视台,我背对镜头,谁也看不见我。三楼的那个女员工,大家都躲镜头,她还跑到镜头跟前,连口罩都不戴,记者直接问她为啥不戴口罩?”
“咋处理了?”
“站在那儿不知道咋给解释去了,忙的人还管那些个事?”
“我好象发烧了,”阳阳说。
张招弟一摸阳阳的头说:“真的发烧。”
“吃点药,”李大龙说着,拿感冒药让阳阳吃了,说明天去医院看病。
阳阳药吃了,睡去了,他两也睡了。
第二天,阳阳也不发烧了,张招弟让他不要出门,就在家里。
她上班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