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一二四)_2017年至2020年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一二四)(2 / 2)

李大龙舀一小碗稀饭端来。

“菜贵的很,我没有买菜,冰箱里还有菜吗?”

“没有了。”

“我明天买点菜。”

“行。”

这条街全是卖电动车的,门都关着,李大龙手里提着充电器,边走边看有没有开门的店。前面站着几个人,门开着,他走过去。一个小伙子戴着口罩站在那里问他干什么?李大龙说修充电器,从包里拿出来充电器让小伙子看。小伙子看了看,说没有这么大型号的,让他去问前面另一家去。他来到另一家店前面,门口停着一辆快递三轮车,店老板在给修车轱辘。李大龙问修不修充电器?并把充电器递到师父面前,师父说充电器不能修,都坏了就扔了,换新的。李大龙问有没有新的?师傅说有,等轱辘上好了给他拿,李大龙站在那里等。其它店面都没有开门,也有来买电三轮的顾客。有个小伙子来买电三轮,只能买这两家的,在前面的店里看了,和老板谈价,又走过来看。

那辆电三轮修好,师傅接过李大龙手里的充电器看了看,进店里用万用表试了试,说充电器好着,没有坏。李大龙说掉到地上了,充电器里面可能零件松了。师傅摇了摇充电器,没有声响,说好着,能充电,不用换新的。李大龙问车子的电充满,加油门不走,怎么回事?师傅说可能短路了,让李大龙推来修。

李大龙回来,张招弟也下班回来了,她问李大龙充电器买了没有,他说修车师傅说充电器好着,能充电,就下去充电车子去了。上来,张招弟正跟张家宝通电话,他去做饭去。

“你怎么了?你家里人问你去看病,好了没有?”李大龙吃饭时问张招弟。

“就是上次我晕倒了,我给张家宝说了,想吓唬一下我爸,没有想到,爸说还有件事想跟我说,我猜他想说他们的事,我马上说他的事张家宝给我说了,我不同意。”

“哦。”

“张家宝说明天上坟,我问爸,爸说明天上班,他就不去了。”

“都在屋子里呢?”

“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张家宝把手机递给爸,我和爸说了几句话。”

“你总问啥事?”

“都不提了,家里刚安静下来,爸又想提起来这事,闹得一家人又不消停了?我能问吗?爸想啥着呢?我就说不同意。”

李大龙笑笑。

超市里,童小芳一直不停地咳嗽,陈丽丽见她走过来,赶紧躲开,害怕传染给自己。

“你怎么了?咳嗽的这么厉害?”张招弟走过去问。

“我是老毛病了,开春就咳嗽,”童小芳说。

“你总请假,去医院看一下,吊点药,”张招弟说:“你给上面说一声,在家休息几天。”

“我就还说休息几天,可是,超市没有人,就我们几个员工,顾客多,忙不过来,我一走,更没人了。”

确实是实话,回家过年的员工被隔离在老家了,领导通知暂时不要来上班,等疫情过去了再来,超市里就是本市住的员工上班,再也不敢招人,害怕传染。现在人少,连休息日都没有,再要走掉一个员工,其他员工累的挡不住,连张招弟都累的晕倒,更何况童小芳年前还住院动过手术。一天搬箱子,拉货,上货,累的气喘呼呼的,能不咳嗽吗?可是再怎么劳累,她在超市里咳嗽,大家都躲得远远的,即使是老毛病,也应该去医院看一下,时间长了,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万一染上病毒了呢?

刘助理走了过来,张招弟让他给上面说一声,童小芳咳嗽,问怎么办?刘助理看了看童小芳,她说自己老毛病犯了,赶紧上货去了。刘助理说去给领导说一声,就走了。一会儿,他又来了,说自己领童小芳去看病,童小芳跟着走了。

从医院回来,刘助理说医生给童小芳检查了,说她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排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让大家放心。

不过童小芳一咳嗽,大家心里还是犯嘀咕。

张招弟回来,说小区门口不让美团进去,美团让赶紧把饭给业主送去。物业说小区隔离了三十多户,每户派一个人监护,都得三十几个人,还哪里来那么多人送菜,送饭?

“怎么?我们小区也有传染者了?”李大龙问。

“有了,听说是从老家回来的,在楼上隔离半个月,不让出门,要什么,保安,物业给送去。”

“我还以为有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人了,要是有,那就麻烦了。”

“就是,”张招弟问:“你车子修好了吗?”

“修好了。”

“行。”

“我去修车子,修车子的师傅都不戴口罩,胆子大的很,也不害怕感染病毒。”

“你戴着口罩,他们就放松警提了。”

“下午那阵子,修理店来了三拨人,市政上的人来了,查问商铺老板哪里人?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开门的?报到了没有?来了在家隔离十四天没有?查看了营业执照,登记了,走了;一会儿,城管上的人来了,询问了,登记了,走了;工商局的又来了,同样询问了,登记了,走了,严的很。”

“就是,刚刚疫情有了好转了,没有感染者了,老家又有一个感染者,说从外国回来,一路上检查体温都好好的,回到家里就查出是新冠病毒肺炎携带着,商铺刚开门,又让关停了,所有人都让宅在家里,尽量不要出门。”

“外国疫情严重的很,出国回来,必需隔离。”

“就是。”

“有的人跟你说话故意不带口罩,修车的时候,有个男的站在旁边根本没有戴口罩,问老板电动车卖多少钱?一副临危不惧的样子,我赶紧避远

(本章未完,请翻页)

点。”

“就是,你自己小心为好,陌生人不要搭话。”

“嗯。”

“店长问员工谁要加厚口罩,超市订购,我们买不买?”

“买上。”

“买几个?”

“三人一人一个。”

“行,统计的时候,我买三个,”张招弟说:“一次性口罩家里快没有了,要是用完了怎么办?买三个口罩,就一直戴着,出门也放心了。”

“就是。”

“我累的很,赶紧休息一会儿,你做饭。”

李大龙做饭去。

“马兰发来的视频,视频中他们都在修渠,工地开工了,”张招弟说。

“农村地广人稀,空气新鲜,不容易传染,”李大龙说。

“李二秀和谢子栓要是一看见,那就心急了,别人都在家里干活挣钱了,他俩还在城里整天呆在屋里防疫,肯定坐不住了。都三月份了,过年来的,算时间,来城里一个多月了,整天呆在屋里不出门,肯定心里慌,窝火,白眼瞪黑眼,肯定天天骂仗。都是闲不住的人,闲了急躁,想都能想到。现在,一看马兰已经在工地上干活了,那就心里越急躁了,一个人肯定在怨一个人,可能想着要知道疫情这么厉害,就不来城里过年了,被困在城里,连门都不让出去,想回去,车站都封闭了,哈哈哈……。”

“高速公路不是通车了吗?车站肯定也通车了。”

“不知道,刚刚放松了,又从外国回来一人,一路上测温好好的,进小区测温,发高烧,程阳性,送到医院了,所有接触着隔离观查,小区又紧张了。”

“外国新冠病毒越厉害了,在国外的中国人赶紧往回跑,害怕传染了。”

“刚刚消停了,又来了一个,又不消停了,呆在家里,无事少出门。”

“就是。”

“物业又通知换通行证,说带上身份证,去小区院子里的篮球场上,人们都在篮球场上,”张招弟看着手机说。

“早上,我去小区门口换通行证,保安说都还没有换通行证,让我去物业前台去问,我一听,没有去,就回来了。”

“现在让去小区蓝球场换通行证,你去换,还是我去换?”

“我去换,电车子充电,我顺便把电车子推来。”

“行。”

李大龙戴上口罩,拿上钥匙出去了。他到楼下一看,篮球场上全是人,都排队在那里换证。他走过去,蓝球场用铁网子封住,有个进出的门,门口站着物业人员在测温,他测了体温,走进去。里面人都排队换证,那栋楼在那点换证,都用牌子写着,保持距离,前面放着一张桌子,物业人员坐在桌子前面登记,发证。进来的人都找自己的楼号,找到,排队,保持距离。李大龙走到自己的楼号那边,前面也排了七八个人了,他保持距离,排在后面。排到李大龙,物业人员收回上次发的通行证,让填写用户信息,再发一个通行证,颜色不一样。进出小区大门的人,大都是上班族,通行证上盖有小区物业的章,工作人员安顿上班的时候,在单位再盖一个章,便于了解你的行踪。两点一线,单位到小区,害怕交叉感染疫情,没有工作的就不用盖章了。并解释说出小区门,测温的人员会问你出去干什么去?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进出人员必须如实回答。害怕你一旦感染了,不知道你的行踪。病毒是人传人,一旦你被传染,跟你接触的人都会传染,所以,你的行踪很重要。李大龙换了证出来,去把电车子骑来,停放在楼下,上楼去。

“你怎么这么快就办上了?”张招弟问。

“登记,换证,就走人。”

“微信上有个户主说,工作单位远的很,换一次证,就要去单位上盖一次章,麻烦得很,”张招弟问:“我的证明呢?单位开的工作证明呢?”

“收去了。”

“证明怎么能收去呢?”

“让你拿上通行证,在单位也盖章。”

“嗯。”

“这个通行证到你单位门口也必须出示吗?”

“不出示,这个证只用于进出小区门口时出示。”

“哦。”

“我想下去透透气,在屋里闷得慌。”

“还是不要下去,外面人多的很,万一传染了,不要高峰期都过了,再传染上。”

“我就不出去了,”张招弟说:“我给李二秀打个电话,看他们俩人干什么?”说着,给李二秀打电话。

一会儿,她说:“李二秀两人还在亮亮那儿。”

“哦。”

“李二秀说他们俩明天说啥也要回家呢?包个车也要回家,哈哈哈……。”

“汽车站还没有通车?”

“不知道。”

“哦。”

“李二秀说玉米都还没有卖。”

“玉米涨价了。”

张招弟没有吭声。

手机响了,李大龙一看是邱富贵打来的。

“啥事?”李大龙问。

“这里有点活,你来干,”邱富贵在电话中说。

“行,我明天回去。”

“好,明天回来打电话。”

“行。”

李大龙挂了电话。

“谁打来电话?”张招弟问。

“邱富贵打来的,说有点活,让去干。”

“去哪里找活干呢?”张招弟说:“村子路口都用彩钢封了,不让外来人进去,你上哪儿找人干活?再说了,疫情又严重了,越严管了,你回去,村上再把你隔离了,还干什么活?那不白回去一趟。再说,疫情期间也不能干活,大家在一起干活,那不又聚在一起了吗?,万一有人传染上了,问题就严重了。”

李大龙没吭声。

“啥活?”

“农田基本建设,现在都三月份了,修渠,修闸,再不赶紧抓紧施工,水下来了怎么办?”

“村村封了,肯定找不上人,谁冒着生命危险出去挣钱?万一传染上了病毒。邱富贵找不上人,就让你去干,你上哪去找人去?”

“我回去看一下,能干就干,不能干就不干。”

“你回去就得去村上报到,就得隔离十四天,不让出门,怎么干活?”

“哪怎么办?”

“你就给邱富贵说,回去肯定隔离,不干了,回去还要找人,拉人,干活的人还要健康体检,天天测温,万一有人传染了怎么办?人命关天,你赔都赔不起,还是不要去干,推掉。”

“马兰不是发来的视频,也在铺渠,修桥吗?”

“我打电话问一下。”

张招弟给马兰打电话,马兰说她们干活的人专门有人开车来村口拉她们到工地,到固定地点测温。在工地上都戴着口罩干活,因为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特批让开工的。回家时,又去固定地点测温,干活的都是本地人,知道都没有病,大家都在一起干活。如果你从外面回来,村上就让你隔离十四天,还不让你出门。村干部天天满村子转,如果发现你跑出去了,逮住你,再重新隔离你十四天,那是必须的,绝不手软。李大龙要回村上,肯定得隔离十四天。先前,还放松了一段时间,因为疫情稳定了。这回又从国外回来了一个工作人员,被确诊是新冠病毒肺炎携带着,整个县城都严密封锁起来了,不让出村,不让外来人员进村,本村人在家隔离,严防疫情扩散。所以,这些天越严了。

张招弟打完电话,把马兰说的话说给李大龙听,李大龙听了以后,说谢子栓和李二秀不是说回去了吗?问一下?他给谢子栓打电话。

谢子栓说他们租了个车回来了,没有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检查,从滨河路回来的。一路上各村路口都用彩钢板封了,严的很。回到村子,村子路口也封了,要去村部报道才能进去。他们没有去村上报道,直接从沟里偷偷地跑回去了。村上很快知道了,通知了镇长,镇长连夜就来了,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去村上报到?谢子栓说不知道要去村部报道,没有人给他们说。又说自己又没有病,赶回来赶紧种田,赶紧工地上挣钱,不然,睡到城里,日子咋过呢?镇长没气气,给他们测了体温,让他们在家隔离十四天,不许出门,串门。他说李大龙还是不要回来,回来就得隔离,不让出村子,怎么能去工地上?

李大龙挂了电话,张招弟说等疫情过去了再找活干,不要在节骨眼上传染上疫情怎么办?

邱富贵又打来了电话,李大龙不想干,又不好拒绝,只好说回去还要去村上报到,隔离十四天。邱富贵让他直接去工地上,不要回村上。晚上,车停在街上,偷偷回去,不要让村民发现了,第二天早早起来就到工地上。并嘱咐回去千万不要去村上,让发现非让隔离十四天,隔离了,怎么干活?李大龙只好说明天回去再说,挂了电话。

“你还是辞掉,”张招弟说:“回去村上把你隔离了,怎么拉工人干活去?再说了,上哪儿找人干活?劳务市场又没有人;去村里,路口都封住进不去。即便找上人,天天还要测温,每个工人还要健康体检,麻烦的很。要是好找人,邱富贵自己就干去了,他找不上人,让你去干,肯定人难找,你还是不要回去,给他说你不干了,推掉算了。再说了,疫情又严重了,传染上怎么办?”

“天天闲着怎么办?网上不是说马上复工了吗?”

“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药还没有研制出来,能复工吗?世界上各国都传染病毒,复工还早着呢?”

“明天再说。”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