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吃过陆清秋做的饭之后,楚晏行那叫个念念不忘,隔不了几天,就得想办法去一趟石洼村。
但堂堂靖南王府世子频繁出入一个小村庄,很快就传进了一些人的耳中。
“你是说,世子最近经常去石洼村?”靖南王妃微微皱着眉,保养得体的脸上闪着狐疑的神色。
在她身旁,是一个长得精明干瘦的老婆子,人称崔姑姑,“嗯,隔个三两日就去。”
靖南王妃抿着唇沉默了片刻,随即说道:“去查查,他去石洼村做什么?”
“是。”
靖南王府办事的效率很高,崔姑姑很快就来复命了。
“王妃,世子爷去的是石洼村陆家。这陆家,原是河东郡的富贵之家,不幸遇到水灾,落了个倾家荡产,还死了当家男人。一家子没办法,一个寡妇拖着一儿一女便来石洼村投奔小姑子,不成想小姑子怕他们拖累自己,硬是不让他们进门。这时,偏那小闺女发了财,便落籍到了石洼村。”
寡妇?闺女?
这样的字眼一下子让靖南王妃紧张起来,她眸中晦暗难明,许久,才道:“既是外乡人,又怎会跟世子爷认识?”
“世子爷对那陆家有救命之恩,且那日,世子爷收到的那个盒子,便是陆家闺女送来的谢礼。人们都说……说……”崔姑姑忽然吞吞吐吐起来。
靖南王妃眼中立即迸出一道寒光,“有什么话就说!”
到底是执掌一府的主母,气势不是旁人能比的。
崔姑姑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她们说,陆家闺女是受贵人馈赠,才挣到了钱。而那个贵人,就是世子爷。”
靖南王妃闻言,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眸子里闪着锐利的光。
算起来,楚晏行已经二十出头,若是寻常人家,或许早就娶妻生子了。但他志在四方,一直想要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故而亲事便一拖再拖。但到底是个热血男儿,万一真有什么……
想到某种可能,王妃脸色暗沉的厉害。
作为一府主母,她决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做出有辱家风的事情!尤其是对方还是个农户!
……
石洼村。
得知陆家竟然要送陆青林去京城最好的私塾读书,陆金梅坐不住了。
她原本以为他们盖了房之后,身上就没多少钱了,没想到竟还能送陆青林那小子去白麓学堂读书,这就说明陆家必定还有钱。
一想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她就动了心思,特地跑来陆家认亲来了。
一进门,她就热情地喊,“大嫂,我来看你了。”
陆清秋瞧着两手空空的她,心底冷笑一声,活这么大,还真是没见过这么来看人的。
不过一向眼高于顶的她怎么会突然这般热情洋溢?
陆清秋笑而不语,看着许娘子将陆金梅迎进去后,将自家大门大大地敞开,随即也跟了进去。
这时快到饭点,许多去地里做农活的人正陆陆续续地往家走。平日里,陆家大门总是关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今日瞧着居然开了,且那院子里还晾晒着好多花儿,便有不少人停下脚步,纷纷张望着,想看看这陆家到底都在忙些什么。
走到屋里,陆清秋就听陆金梅开口道:“大嫂,前几日秋姐和林哥儿去我家,我本是想让他俩进去坐坐,尽一尽我这做姑姑的义务。却不想我家那挨千刀的,他一心嫌这俩孩子没有早点登门,觉得他们没把他这个姑父放在眼里,愣是不让他们进门。我当时还劝他来着,却被他打了一巴掌。”
说着,她便嘤嘤嘤地哭起来,但仔细看的话,她那帕子捂着的眼睛里一点泪花都没有。
陆清秋并不揭穿她,只静静地看着她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许娘子心软,一见到她哭,就安慰道:“金梅,别这样,孩子们也没怪你。”
陆金梅使劲拿着帕子擦着眼睛,直擦红了才停下,肩膀假装一耸一耸地说,“孩子们虽不怪我,我却怪我自己,若不是我没用,也不至于在家里连句话都说不上。大嫂,我是真心疼这俩孩子的,你别看我虽然刀子嘴,却是个豆腐心。夜里,我时常做梦还梦到大哥,他让我好好照顾你们,毕竟咱们是一家人。”
听到这话,陆清秋总算明白了她此行的目的,敢情是跑来认亲戚的。她心中虽然不耻,却是态度极好地走去厨房,包了一大块牛肉,还有糕点,又提着桂花酒走了出来。
“姑姑,上次我们去拜访您,没能进门。这次,您既然来了,我绝不能让你空手而归。”陆清秋一脸乖顺的模样,“这点东西虽然不多,但你千万要拿着,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