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导致西方各国有钱人、装逼犯基本上都保持着时刻喷云吐雾的状态。
对有钱人来说,亲朋好友见面,如果你不发一圈大明卷烟或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雪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当然,除了烟草外,朱由检还让人把罂粟制成了止痛药,销往西方。
毕竟西方正在混战,无数人处于病痛、战争创伤中。
大明皇帝如此仁爱,自然不忍看着他们疼得死去活来。
罂粟在华夏的历史其实很悠久。
其原产地是西亚地区,早在六朝时,即已传入华夏,并有种植。
《冷斋夜话》引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
故太白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此断肠草即指罂粟花。
但其一直未被广泛种植,至唐朝时还作为贡品从国外贡至。
据史书记载,唐朝乾封二年(西元667年)拂霖国(即大秦,东罗马帝国)遣使献底也伽。
而底也伽的主要成份就是鸦片等,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
所以,这也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九百多年前,西方送鸦片毒害大唐。
九百年以后,大明不计前嫌,把如此神药出售给他们。
当然,为了增进和各国统治阶层的友好关系,朱由检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豪华版,免费赠送,同时也让他们做一回广告。
唐朝时,罂粟的种子由阿拉伯商人携入华夏,部分地区开始种植。
不过,纯粹是为了观赏和药用,而不是把它当成毒品吸食。
元朝时,中医对罂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建议慎用。
如名医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
然而,世人并未记住朱氏的劝告。
作为从征服印度等地的战争中掠夺而来的战利品的鸦片,在当时还颇受欢迎。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了当时采收生鸦片的方法,他写道:“阿芙蓉(即鸦片)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晨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干用之。”
不过,之前大明境内的鸦片,还大都是从海外输入的。
据《明会典》记载,东南亚之暹罗(泰国)、爪哇、榜葛赖(马六甲)等地多产乌香(即鸦片),并不时作为“贡品”药材贡献给大明皇帝,如泰国即一次入贡300斤鸦片。
直至成化时,鸦片进口还相当有限,因此市面上鸦片价格昂贵,竟然与黄金相等。
其后,鸦片进口逐渐增加,大明正式对鸦片征收药材税。
万历十七年(西元1589),鸦片首次被列入征税货物清单之中。
万历四十三年(西元1615),明廷规定,鸦片每十斤征收税银一钱七分三厘。
朱由检当时看到这些资料时,立刻下令禁止任何人向大明输入鸦片。
并设立大明皇家鸦片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特许罂粟种植、鸦片制售。
并且设立相关法律,有私自种植、制作、销售、使用的,统统抄家、罚役。
举报者,经查实,可以获得抄没财产的十分之一。
至于之前从事鸦片相关行业的人,都收编进大明皇家鸦片股份有限公司。
这样,就可以严格控制鸦片对大明百姓的荼毒。
而原来从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出口,获取巨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