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能够有幸穿越成皇帝,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千秋万载,一统宇宙。
这就自然需要数以亿计的高智商科学研究人员。
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耗时太久。
除此以外,朱由检还想让大明百姓在全世界的人口比例更大一些。
并且通过不断向海外移民,让大明百姓控制各地区姃治軍事经济文化命脉。
而且目前大明百姓的各种福利还没有大幅提升太多,向外移民还比较容易。
如果再过十几年,恐怕全世界人都想削尖了脑袋往大明挤。
那时候也就不容易让大明百姓移居海外了。
所以,哪怕有一点风险,朱由检也早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鼓励生育政策。
综上所述,保持稳定、快速的开辟海外藩属国,并逐步并入大明版图,是非常必要的。
大秦当年就是因为扫平六国以后,就此止步,所以才倒下的。
朱由检不会犯那样的错误。
哪怕未来统一了全球,他也会剑指宇宙。
只要大明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日月龙旗就永不倒。
这一次,朱由检盯上的是交趾。
首先,这是对海洋战略的进一步贯彻。
其次,交趾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
其最早的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是华夏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
泾阳王娶洞庭君龙王之女,生下貉龙君(名崇缆)。
其人称貉龙君为“百越之祖”,而其长子则称为“雄王”(又作骆王、雒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历18代,共2000多年。
因此交趾人自称是“雄王子孙”或“仙龙后代”。
秦昭王五十年,即西元前257年,华夏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灭文郎国,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三十三年,即西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在这一带设立了三个郡,交趾北部(即骆越)是象郡的一部分。
汉高祖四年,即西元前203年,大秦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疆土包含交趾中北部。
汉武帝元鼎六年,即西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交趾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交趾中北部一直是华夏(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
东汉初平三年,(西元192年),交趾中部的占族人区连刺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
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
大明成祖永乐年间,交趾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大明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
大明顺势收复了交趾,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
不过在明成祖死后数年,即明宣宗宣德三年,黎利打败明军、承诺维持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之后,恢复了独立,建立了后黎朝。
当时,朱由检看到这里,深深扼腕叹息,‘败家玩意儿也好意思被吹成仁宣之治’。
大明成化七年,即西元1471年,后黎朝灭占婆国,疆土逐渐向南扩张。
大明嘉靖六年,即西元1527年,莫登庸篡夺后黎朝,建立莫朝。
大明世宗嘉靖十年,即西元1531年,后黎朝在郑、阮两大家族的支持下复辟(又称中兴黎朝),与莫朝对峙。
大明万历二十年,即西元1592年,后黎朝灭莫朝,名义上统一全国。
但交趾继续分裂,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两大家族不断发生战争。
而名义上的共主——后黎朝皇帝则完全是傀儡,处于郑氏控制之下。
这种局面,非常适合大明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