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span>丁晓剑本不想说,因为这难免有挑拨之嫌。
可是赵匡胤问了,丁晓剑一想到自己还想让赵匡胤北伐建功,一咬后槽牙,索性也就把真相说出来了。
“开宝九年十月你在万岁殿逝世,皇后六神无主,急忙派内臣王继恩召你的四子赵德芳进殿,没想到内侍王继恩直接去找了晋王赵光义。
皇后见到晋王后非常的惊愕,跪着对晋王说:“日后,我们母子的性命就全托付给您了。”
晋王哭着答道:“共保富贵,不必担心。”
那个时候,你应该也推算的出来,你的四子秦王赵德芳17岁,次子燕王赵德昭25岁。”
赵匡胤黯然点头:“是啊!不错!我那苦命的老大若是不早夭的话,已经27了!还有那苦命的老三……”
丁晓剑可没心情跟他扯这些。
语速不停继续说道:“赵光义继位后,决心继续完成你的未竟之功,统一天下。
公元979年,他御驾北征,妄图一举攻灭北汉。
可惜他不太会打仗,不幸在高梁河一战中惨败,把他自己都给走丢了。
随驾同征的正好有你的次子赵德昭,还有你的四弟齐王赵廷美。
当时兵败,军中一片混乱,赵光义又离奇失踪,为稳定军心,诸将便欲立你的次子德昭为帝。
可偏偏就在这关键时刻,太宗皇帝赵光义又平安归来了,此事便作罢。
回京之后,因此战失利,赵光义便连诸将北伐的功劳也搁置不议了。
你的次子德昭觉得有功不赏,容易引起诸将的抱怨,便入宫请奏,早日论功行赏。
这两件事儿加一起,似乎触动了赵光义心头伤疤,他勃然大怒,喝斥德昭:“你急什么,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也不迟!”
知子莫若父,你应该知道你的次子德昭,这孩子平时谨重寡言,不善言辞。还是个性格刚烈之人。
为明心迹,回去之后他就自刎而死了。
而你的四子德芳,因你驾崩时,皇后曾派王继恩召他入宫之事,深恐赵光义追究,惶惶不可终日。
压力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德昭之死给他的压力,终于一病不起。
德昭死后一年多,德芳也去世了,年仅23岁……”
丁晓剑给赵匡胤讲这些的时候,尽量使自己的语气平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可是赵匡胤听着听着,还是不由得义愤填膺。
四个儿子,没有一个能活过30,他赵匡胤这一支算是绝了呀!
这就是兄弟之情?
“好你个赵光义!算计了我也就罢了!没想到你竟然狠辣若斯,连你的亲侄儿都容不下!
既然你不仁,那也就休怪我不义了!……”
这么大的反应,丁晓剑一下子就明白了,赵匡胤暴毙,烛影斧声,竟然真的是赵光义弑兄。
接下来,不用问,他也知道了,肯定有好戏看了!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甭管赵匡胤是要用匹夫的方式怒,还是天子的方式怒,千古阴人赵光义,这回注定了要凉凉了。
(https://.bqkan8./91256_91256888/689801915.html)
.bqkan8..bqka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