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看,不由心生敬意。
纵使如今白发苍苍,却依旧精神矍铄,那一身的肃杀之气,自战场而来,几十年经久不衰,仿若在告诉人们,这位曾随太祖逐鹿中原的将军依旧宝刀未老。
“老臣,参见陛下。”
三跪九叩,行的是面见君王的大礼,而君王起身,降阶相迎。
“老国公免礼。”沈昭明弯腰,欲亲自将冯国公扶起来,而冯国公膝下如灌了铅一般纹丝未动。
沈昭明有些无奈。
“冯国公有何事都好商量,先起来吧,天气渐寒,要多多注意身子。”
“陛下,臣有本要奏,还望陛下恩准。”
见冯国公双手递出了折子,头依然低垂着,沈昭明便知道,若是他不看这折子,冯国公也不会起身。
于是沈昭明接过了折子。
浏览过后,沈昭明神色略有迟疑,他和蔼一笑,再次弯腰,去扶冯国公。
这一次,冯过公没有推辞,缓缓站了起来。
“朕理解国公的心情,只是,老国公年近古稀,如何能经得战场的奔波与拼杀?
原本朕也只是想让国公推荐一位可堪当大任的良将,却不敢打扰老国公晚年的太平。”
闻言,众位大臣有些吃惊,从未想过老国公如今的年纪竟还存有上阵杀敌的志向。
果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陛下,臣年少随太祖打仗之时曾向太祖许下一诺。”
“老国公请讲。”
冯国公抬起头,与君王对视,眼眸中有摄人的光。
“臣曾诺,有生之年,愿一直为大晟征战,只要在大晟的土地上起了战事,臣定当披甲上阵,纵为马前卒也要将敌军赶出大晟,穷其一生,臣要为太祖守住他打下来的清平盛世。”语毕,冯国公合手前推,再次低下了头。
众臣的眼眶有些湿润,望着这样的冯国公,沈昭明陷入了沉默。
半晌后,他含笑扶了扶冯国公的胳膊。
“国公高义,朕,不敢不从。”
至此,冯国公刚硬的面容上,渐渐有了些柔软的笑意,似是欣慰,似是满足。
后来的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里,在九州大地上,始终流传着这一段君臣佳话,那位征战半生的老将军,终是守住了他年少时许下的诺言。
沈昭明准了冯国公的奏请,封他为征西大将军,率兵二十万支援西境,另外封成璟为副将,随冯国公一同出征西境。
收到旨意之时,成璟还在将军府的书房里研究边关的地形图,桌上还有成玥给他煮的清粥,此时已然冷了。
“成副将,快快接旨吧。”宣旨内侍提醒道。
成璟方才回神。
是的,初闻圣旨,他有些不解,为何皇帝派了他去支援西境,却派秦子修去营救他的父亲。
但他还是接了圣旨。
“成副将身体渐好,今晚陛下在宫里为您和冯国公还有秦将军设了送别宴,届时还望成副将能来宫中与陛下一见。”
成璟点点头,“成璟谨遵陛下旨意。”
陛下,应当有话要对他说。
成璟望着地图,一脸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