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至王后身旁安慰道:”王后忧虑的是,朕已派人查探过这二王子。这二王子是庶出,虽说身份低微又无权无势,但从小奋发图强,文武兼修,不近女色,且心有平民,日后必是不世之才。”
宣徽帝子嗣众多,女儿却不多,除去已招驸马的几位公主,当下年龄相仿的只有两位,分别是永乐公主和平昭公主。
谈及永乐公主时,太子正来此处请安,皇帝让其坐下观棋,淳皇后心想皇上召见太子必有要事,故以棋艺不佳认输。
皇上退去棋盘,转而吃起了家宴,太子惶恐,只待皇上一开尊口。
晾了太子许久皇上才开口,”我儿这些年励精图治,辅佐朝政,颇有建树,朝中不少老臣都说有朕当年风范,朕甚是欣慰啊。”
太子不敢居功,”这都是儿臣的本分。”
淳皇后在一旁融洽气氛,虽然说她向来恪守本分,不议论朝堂,可身为人母看到儿子有所作为,自然是满心欢喜。
皇帝接着说,”你三弟此次回朝,父皇希望你们能携手同心,共同佑我流觞。”
太子不假思索答应,”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皇帝也不再卖关子终于开门见山,“其实此次找你是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办,此事事关重大,非至亲之人我不放心。”
太子向来胸有成竹,自信答道:“无论是何事,儿臣定不负父王所望。”
皇帝摸了摸龙须很是高兴,“好,不愧是我的儿子。琉璃使臣不日就将抵达京都,一同随行的还有琉璃二王子,你且与其联系暗商夺琉璃大权之计。”
太子心里一怔,琉璃政权一向由奉国大将军把持,而他只诚服琉璃大王,莫不是琉璃宫内有变?
经历那次刺杀后花无忧加快了行程速度,争取早日入外都府。冥冥之中他总有一股不祥之兆,他在想不知子宴是否已成功入城?
不错,他此次大张旗鼓走大道而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掩盖子宴的行踪,早在郢州他们便兵分两路。子宴走近道先行进京都潜伏,而他则负责引出幕后想杀他的人。
进入外都府之前他们还需经过另一天险,此时花无忧正行至一座葫芦谷前,向山谷望去正如其名中间窄两边宽,是一个极其适合埋伏的地方。
只是此处若有大量军队出现必会惊动外都府的守城军,在调兵制度十分严格的流觞几乎不可能。
花无忧入谷之前注意到山谷前的一座亭子,名曰碧雨亭。碧雨亭本名避雨亭,多年前五王之乱在此处发生过一场十分惨烈的大战,数万将士战死在这片山谷,当时染红了避雨亭下的那片湖,虽多日降雨而不能洗去。后来取名碧雨亭即是希望此胡碧绿如初,也是百姓希望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
花无忧见识过战争的残酷不免怀古伤今,这才对着这片湖凝视良久,颇有感触,他这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望天下太平,只是乱世求太平谈何容易。
花无忧下令快速通过山谷,虽然一路谨慎,时刻紧握剑身直行至最窄处却依然不见山谷有伏兵,就当众人欲收紧那根紧绷的弦时。
身后一身惨叫传来,最后一排的士兵已经命丧暗箭之手,伏兵确实不在山谷,原来他们一早就埋伏在湖底,而花无忧刚才竟然毫无察觉。
花无忧一等所处之地无任何遮挡之物,只能任由暗箭洞穿他们的身体,此时他们唯一的方法除了死战还能是什么。更糟糕的是刚才所中箭之人很快吐血身亡,血呈暗黑色,很明显箭上有毒。
没一会花无忧身边的人便所剩无几,只剩寥寥几人。花无忧注意到那箭头,那箭他认识,十五年过去了没想到还是当年那批人,而十五年后他难道也要死在他们手上吗?他心里不甘,他绝不能就这样死了,他想知道真相。
那群杀手丢了弓弩,拔出背上的剑踏地而来,刀光剑影中花无忧身中数剑,却不曾倒下,再战一轮后他终究还是倒下了,一口浓血吐了出来。
花无忧剑插大地,将身体强行撑起,死死盯着这群杀手,其中一人挥剑而起顺势斩下,四周死一般寂静,是否还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