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徐小兰估计是服务员,大声道:“请进!”
果然,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进来了,笑着问:“请问徐女士,可以上菜了吗?”
徐小兰坐正了身体,眼神里带着几分轻视,漫不经心又傲慢地答道:“可以了,谢谢!”
“不客气,请稍等。”
女服务员笑容可掬地关上门。
潘沪看在眼里,不太习惯亲妈的神态,心里还是想:“有钱人就是不一样,妈妈好有气势。”
“对了,儿子,吃过鲍鱼吗?”
徐小兰转头就问。
潘沪想了想答道:“吃过两次,都是在妹妹婚礼上吃的。”
两位养父母中途离场,让这顿饭少了点气氛,不过,母子俩的团聚才是重要的,徐小兰热情高涨放得更开。
“为了感谢你的养父和养母,我中午特地点了红烧干鲍鱼,可惜他们没有口福,妈就让你全吃。”
徐小兰特意提醒说:“这个干鲍鱼煮的时间很长,你前面慢点吃,别吃得太饱,到了最后又吃不下。”
经亲妈这么一说,潘沪的嘴开始馋了,喉咙一鼓动咽下了一大口口水。
其实他喜欢吃,可因为要存钱,不得不跟着养父母吃饭,每月交伙食费。养父母吃得比较简单,隔天才吃一次肉,基本上都是猪、鸡、鸭和鱼肉。本来城市就在长江入海口,离大海很近,但他们只在节日吃海鲜,价格是最主要因素。
看着儿子心动的模样,徐小兰趁热打铁,愉快地说:“我点了‘天下第一鲜’、‘黄焖狼山鸡’、‘通式三鲜’、‘糖醋黄’,最后加了一个‘红烧干鲍鱼’。”
潘沪边听边点头说:“除了红烧干鲍鱼外,其它四个菜我都尝过,价格比较贵。”
徐小兰放心地笑起来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价格贵了一点,比如那盘红烧干鲍鱼,重量一斤总共有四个,价格是二千元。”
“啧啧……”
潘沪猛地抬头发出惊叹。
徐小兰颇感得意道:“四头干鲍鱼是我专门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我请了酒楼最好的厨师,花加工费就花了五百元。”
难得亲妈这么用心,潘沪连忙说了声“谢谢妈妈”。
徐小兰心里有数,在自己三十岁之前,她几乎吃遍了世上所有美味,恰恰相反,大儿子却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大儿子对美味感兴趣,更让徐小兰看到了自己影子,找回了久违的归属感。离开中国太久,回来的时间又少,她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徐小兰提起精致的小包,从中拿出小巧的化妆镜,随后对着脸照了照,右手上下移动,左手轻轻拍了拍左右脸蛋,觉得补够了妆,这才放下手来把小镜放回包里。
她拉上拉链抬头道:“儿子,妈给你讲个笑话。”
潘沪一下子没了受冷落感,扬起微笑道:“只要妈妈愿意。”
徐小兰双手捂住脸颊说:“这是你妈的笑话……妈出生在大上海,不过,1980年初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比较穷,我又在工人家庭长大,所以一直都没吃过西餐。”
二十八前徐小兰答应婚事后,离开上海前的一天中午,老华侨带她去外滩某西餐厅吃饭。
未婚夫饱含深情地说:“小兰,今天我特意请你吃西餐,换一换口味。”
徐小兰低头坐着,不言不语,因为俩人是老夫少妻,年龄相差二十九岁,成长环境、经历不一样,又缺少沟通。
好在未婚夫对她百依百顺,要什么买什么,满足了妻子所有需求,这样才拉近了距离。
老华侨面带笑容地问:“吃牛排,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