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世界一:辞官_快穿怨气消除系统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章 世界一:辞官(1 / 1)

自从那天谈话后,一个月过去了。

梁晓在宫中还是照旧该吃吃,该喝喝,看起来丝毫没有担忧。

系统444: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梁晓:等着呗。

系统444:等着?

梁晓:不然呢?我还能做啥,我现在只要能在皇宫中不作妖,保全自己就不错了。再说了,我要是现在做点啥,你以为皇帝能不知道?

系统444:那咱们就等着李梦舒家人搞垮杨家?这能行吗?(一脸怀疑)

梁晓:应该能行,她父亲挺重视这个女儿的,而且能够带兵打仗的人也不应该是个蠢材,之前是太过相信杨家了,现在有了提醒,抓住他们的把柄不是问题。

系统444:好吧。

梁晓:……

不管怎么说,梁晓这边的小日子,还是该怎么过怎么过。

至于李家,李父刚下了朝回家,就有下手来报,听着跪在地上的手下一一禀告,李父气的把手边的杯子都给摔了,“好你个杨忠。”

此时,李家大哥步伐匆匆进了书房,看见父亲如此勃然大怒,皱起了眉头,刚要询问。

便见李父抬手让那个手下把书信给了大哥,看完信上的内容,大哥一脸森然。

李父:“这些年来,我对他,我李家对他可有半分不好,他竟然敢在背后意图陷害我儿,要是真让他得逞,你怕是……”

大哥:“从此信看来,杨忠怕是早有预谋。此外,怕也未必没有上头那位的默许,军营中最近很多人混了进来,怕是有些上头的人。”

接着大哥迈步至李父身边,小声说道:“这些年来,父亲您屡建战功,统领着二十万大军,未必不会令人忌惮。何况当年陛下登基,我们并未助力。”

李父:“这……那时候内政混乱,羌族趁着这个时机,大肆攻击边关,危急时刻,我冒死领命,带着你和你弟驻守边疆,多少个浴血奋战的日日夜夜,皇帝岂会不明白。”

“可如今,已然太平,皇上恐怕……不然又为何会让杨家的女儿同时进了宫,在宫中的事儿,你不也听母亲说了,这是要用妹妹和杨家女儿来平衡呀。”

大哥说完,和李父对视,两人无言片刻,李父也好似瞬间倾颓了些许。

第二日便传出了李父身染恶疾,卧病在床的消息。

就这样过了小半个月,李父始终不见好转。

待到第十五日,李家大哥上朝之时,也将李父手写的辞官信递交给了皇帝,在朝中,皇帝自然三番挽留,不过大哥依旧只说:“家父已年迈,此次多年的伤病一下复发,就算病愈只怕也达不到从前盛景,若硬占着将军之位,只怕误了国家大事。”

皇帝挽留当然只是做足表面情谊,给李家留足面子,听了此番话,也不再挽留,收回了李父手中的兵符,倒是又赐了一个威武将军的名号,并且下旨称李父病愈后随时可回任将军一职,此外李家大哥也官升一职又派王德福送了一大堆的珍稀药材,让李父保重身体。

这倒是极大的荣耀了,说明皇帝还记着李家的功劳,更是让朝堂内外皆感念皇恩浩荡。

此消息很快传到了后宫内,听闻李父病重,梁晓宫中差点乱成了一锅粥,尤其是鸣春、咏柳二人着急的不行,梁晓听了,细细想了想,倒是高兴地笑了一下,原来书中并未有李父病重一事,说明李父此次病重说不定真是合了皇帝的心意,如此到不必惊慌。

不得不感叹,李家父子果然并不只是打仗的莽夫,上一世如此凄惨,盖只因错信奸人,如今只怕是察觉出了点什么。

不过看着手下的人慌慌张张的,梁晓倒也没有怪罪,毕竟这么大的事儿不慌张,皇帝只怕更为疑心。

梁晓也就顺势演了起来,甚至连午饭也没怎么吃就睡了。

另一边,皇帝正看着暗子送上来的信报,“看来李家已经发现了我往军中送的人,不过他们倒也聪明。”

原来李家父子商议完后,便将军中属于皇帝的人给提拔了起来,至于其余鬼祟之人皆暂时未动。

除了李家十分安宁,此时京城,各大家族皆有骚动,一个将军之位空了出来,京城的天怕是又要变一变了。

杨家此时更是蠢蠢欲动。

“李治(正是李梦舒其父之名)前段时间身体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而且还把兵符交了上去?难道是陛下?”说话的正是杨家家主也就是杨如雨的父亲杨忠。

“生病这应该不会有假,我们安插在军中的人手昨晚便传回了消息。不过这么急着辞官、又把兵符交上去确实有些蹊跷,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不正是好事一件吗?”

杨忠的大儿子说完便朝着父亲微微一笑。

“不管怎样,我这个副将还是应当过去拜访一下,看看情形。之前安排你做的事儿,要加快点速度了。”

说完杨忠便靠在他那张梨花木交椅上,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其余人见他如此,皆悄然退了出去。

当日下午,杨忠便携妻带子去了李家府上,一进去发现府中奴仆脸上皆是哀愁,至于李家大哥如今已然成了府中的顶梁柱,上下事全由他来主持。

“将军突然病重,心中一直挂念,又害怕前来探望影响将军病情,拖到今日才来拜见,还望将军不要怪罪。”

杨忠这一番话说的倒是好听,然而李家早已知道他这一副忠诚老实的面皮下掩藏的是怎样的险恶之心。

不过如今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样子,李家如今掌握的证据还不足以绊倒整个杨家,此时示弱令其松懈,更有利于杨家漏出狐狸尾巴。

李家如今的家主,李家大哥装作一脸愁闷的样子说:“杨叔与父亲情同手足,又何来怪罪之意,只是如今父亲确实病容憔悴,只能卧躺在床,不便来迎客。杨叔的关切之心,想来父亲一定能感受到。”

“这,怎么突然就病重如此,我记得前些日子看着也还好好的。”

“唉,那日父亲练剑后起了一阵大风,当时便风邪入体,晚间隐约就烧起来了,隐约还说些胡话,急忙叫来郎中,看了看,说是父亲发烧引起了旧伤,原先中的剑伤就并未痊愈,多年征战又让父亲身体留下多出隐疾。”

说到这儿,大哥止不住的叹气,“如今也只能是勉强养着了。”

听到这儿,杨忠也早已相信了大半,毕竟当时受剑伤他也在场,箭有多深,留了多少血,他也是一清二楚,何况李家也没有理由来骗他。

之后,杨忠又派人去请了那个给李父看病的郎中,郎中所说也能对上,杨忠彻底放下心,全心全意想着接下来如何拿下这个将军之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