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深山夜话_巧儿传奇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章 深山夜话(2 / 2)

二人在深山里见到这个慈祥善良又热情的老婆婆,就好象是久别的儿女又回到了母亲身边的感觉一样,感到非常温暖和舒心。

老婆婆纳闷,“姑娘,你们怎么会深夜到山里来了?”雪儿,“我是前山道观里的雪儿,今日早晨出来,是送李公子去后山玲儿家去的,没有想到,看到山里这么美丽,就多玩了一会。不想迷路了。这是亏了您老人家的护佑,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老婆婆我们想在您这儿休息一晚,等天亮后就回去,好吗?”

“原来是小仙姑啊,请放心,到了婆婆这里,就尽管安心住下。我家里只有两个女儿,今天去龙华镇买油盐去了。要很晚才能够回到家,锅里有刚做好的米饭,桌子上有菜,你们先吃饭去吧。晚上你就和我女儿住一起,小哥哥就在外边的厨房里将就一晚好了。雪儿和李柯也不客气了,就到厨房里一看,厨房不小,里面铺一张床,另有一张桌子和三只板凳,房里收拾的很干净。雪儿和李柯吃饱了,说了一会闲话,天已经很晚了。雪儿将李柯安妥好了,带上门,就到老婆婆女儿住的房间休息了。

一夜无话,次日,雪儿早早起来,帮老婆婆做活。李柯在一边锻炼,看见房子傍边生长有许多草药。问起这是些什么草药。

“我们一家住在深山,就是靠这些草药维持生活啊”原来这老婆婆是一位隐居高人。

老婆婆指着一簇开着兰花的药草笑道:“这是还魂草,有一种清新的松香味,自古即被视为可增强记忆的药草。春夏开淡蓝色小花。夏天会开出蓝色的小花,看起来好像露水珠一样,名曰朝露。花叶清香,味辛辣、微苦,常被使用在烹饪上,也可用来泡花草茶喝。有唤醒记忆、提神、祛斑作用。”

又介绍了藿香,藿香味辛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出海边国,是罗浮山里的土产草药。《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形如都梁,叶似水苏,可着衣服中,用充香草。佛经当中多有记载,如楞严之兜娄婆香,法华之多摩罗跋香,金光明之钵怛罗香,涅槃之迦算香,皆藿分名。其气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洁古、东垣惟用叶,为能敷布宣发也。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辛温入肺以调气,甘温入脾胃以和中,故入发表药则快气,入补脾药则益气,入顺气药则理肺滞,有清上治中之功。胎前呕酸,同桔梗、半夏、炙草、姜、枣水煎,治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霍乱吐泻,或作疟疾。有诗为证,诗曰:

藿香入药叶多功,洁古东垣用颇同。

佳种自生边海外,奇香半出佛经中。

安胎不使酸频吐,正气须知暑可攻。

噙漱口中能洗净,免教恶秽气犹冲。

老婆婆又介绍了薄荷,留兰香很适合安抚那种狂躁不安的情绪,可以让人安静休息,工作的时候将一滴绿薄荷熏香雾化,能让自己的灵感永不枯竭。有诗为证,诗曰:

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

自怜不及狸奴点,烂醉篱边不用钱。

说罢薄荷,有讲丹参,丹参味苦微寒,无毒,入心经。花红紫色,根赤色。色合丙丁,独入心家,专主血证。盖宿血宜破,新血宜生,生胎宜安,死胎宜落。丹参能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排脓逐瘀血,止痛生肌肉。止崩中带下,调经脉不匀。古称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为调经之神品,女科之要药。然其性长于行血,妊娠无故勿服,大便不实者忌之。有诗为证,诗曰:

赤参色合丙丁奇,独入心家听指挥。

胎任死生俱有赖,血随新旧总堪依。

排脓止痛功偏速,长肉生肌效可期。

一味古称同四物,妊娠无故不相宜。

草像芝麻节节高,层层叠叠有九重。

四棱蒿子熬成膏,活血化瘀擅通经。

田边路旁寄此生,花生两腋如唇形。

不求名分不争利,妇人疾病第一宠。

最后是益母草,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此草人药有活血调经之功,为妇科经产之良药,故名益母草。也吟诗一首,诗曰:

吾家大江南,生长惯卑湿。

早衰坐辛勤,寒气得相袭。

每愁春夏交,两脚难行立。

贫穷医药少,未易办芝朮。

人言常食饮,蔬茹不可忽。

紫苏品之中,功具神农述。

为汤益广庭,调度宜同橘。

结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实。

作腐罂粟然,加点须姜蜜。

由茲颇知殊,每就畦丁乞。

飘流无定居,借屋少容膝。

何当广种艺,岁晚愈吾疾。

早饭时,老婆婆的两个女儿回来了,雪儿一见这两姑娘,两眼发光。原来她们是雪儿的好姐妹。雪儿给李柯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老婆婆到底有什么来历?她的两个女儿又有何传奇佳话,正是:

五色朦胧七宝全,红黄紫皂绿和蓝。

罗浮斜月真胜境,三星洞接落伽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