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热闹一直持续到灯宵节,这天一早,景阳便以给丞相行学生礼的由头顺利出了宫。
宫外人潮涌动,御街两侧各家摊位紧挨着,整齐排列,五花八门的表演,鳞次栉比。乐声嘈杂,锦绣交辉。
景阳乘一辆普通马车径直往相府方向行进。
时值年里,相府门庭若市,往来祝贺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车夫将马车稳稳地停在相府门前,往来之人有识得宫中车驾之人,立即停止喧哗,默默站立一旁。
景阳经缃叶提点,晓得今日相府人多口杂,不能行为放纵,失了体统。
“景阳公主驾到,众人回避!”缃叶掀开轿帘,走下马车扬声说道。
众人闻言纷纷退避一边,“快,快,公主来了!”守卫忙不迭跑出来跪地迎接。
“备凳!”缃叶招呼仆人一句。
一切准备妥当,缃叶同随行的侍女将轿帘收起,一左一右将景阳扶至方凳上。
景阳看着跪了一地的人,说道:“起!”
众人回应:“谢景阳公主!”
守卫立即起身引着公主进相府。
景阳按照规矩给楼相行了学生礼,“旧兮送往,新兮迎来,学生祝您成良愿,四体康。”
“好!”楼相爽朗地笑着说道:“公主快快请起!”
景阳惦记着楼浔答应她的事,一门心思想要出府。
楼浔看穿她蠢蠢欲动的小心思,带着她悄悄退出花厅。
“浔哥哥,我们是要出府吗?”景阳一双亮晶晶的眸子期待的望着楼浔。
楼浔嘴角微微噙着笑,点点头。
此时,缃叶取了一件绯色织锦绣花大氅走来,楼浔自她手中接过,亲自为景阳披上,叮嘱道:“多穿点,防止受寒。”
景阳天生爱热闹,但宫中生活无趣,她必须守着宫里的规矩,努力当好百姓口中称颂的景阳公主。
大街上,她拉着楼浔的衣袖,在街边摊位上挤来挤去,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
楼浔担心她被人群挤到,一直护在她身边,好让她玩得尽兴。
楼浔今日穿了一件月白色袍子,玉簪束发,清爽利落,人又长的好看,俨然一副俊俏书生的模样,过路的女孩儿不禁多看几眼。有恰巧与他对视的,竟羞的以绣帕遮面,快步离开。
两人走走停停,经过一处茶肆,里面传来说书人的声音。
“浔哥哥,咱们也进去听听吧!”景阳指了指对面的茶肆,仰着头说道。
楼浔抬头看了看这家茶肆,“前头有家更好的,我带你去?”
说完带着景阳径直穿过牌坊左转,来到一条幽静的巷道,巷道不长,两边是人家府邸的高墙,再往里有两三家店面,楼浔带她走进一家名为“时楼”的茶馆,这家茶楼位于顺城北部,人烟稀少,但楼中客似云来,座无虚席。景阳一进门便看见说书先生一袭灰白布衣坐在大堂的中央,正口沫横飞讲着一段惊心动魄地神话故事。
楼浔熟练的带她上了二楼靠廊檐的位置,这里视野开阔,整座茶馆一览无余。
“坐这儿吧。”楼浔说着话,替景阳挪开椅子。
伶俐的伙计拎着茶壶走到桌边,脸上堆满了笑,“楼少爷,您来啦!今儿有什么需要?”
“还是老样子。”楼浔随口说道,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再送一盘樱桃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