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秋男主年龄尚小,没人使绊子,他也未曾出风头。
这次宴会的主角是淑妃和淑妃的哥哥上官颜盏。
一个抚琴,一个献舞,赢得一众喝彩。
上官颜盏并没有成为皇子伴读,这也是上官家自己的打算。
现在众皇子年纪尚小,淑妃还未有子嗣,此时做伴读,就相当于开始站队。
对于上官家来说为时过早,风险也太大,万一站错阵营,时间越久,损失也就越大。
若后面重新站队,恐怕也会被怀疑有二心。
更何况,淑妃近年颇得恩宠,上官家也把希望寄托于上官兰馨的肚子上。
可惜……
何之原想到原著上官兰馨才出生的孩子,一阵唏嘘。
稚子何辜,却被卷入朝堂斗争,成为男主的政治牺牲品。
思及此,何之原推了推还在努力进食的李昌灵,语重心长道:“小皇子,你以后可千万不能伤害小孩子噢,因为他们那个时候,什么也不懂,不能这么狠心的啊。”
李昌灵一脸懵地点头。
虽然听不懂之原哥哥在说什么,还是很听话地答应下来。
何之原也没报希望李昌灵可以听得进去他的话,毕竟原著的男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手黑心黑,心狠手辣。
只求念念他分糕点的好心,让他死得舒服点儿。
座上的李听放下筷子,开怀朗声道:“中秋佳节,若单是吃喝,岂不枯燥,不如上个才艺表演,也好让朕看看。”
说罢,意有所指地看向坐在显眼处的上官颜盏,道:“听闻上官家的公子玉树临风,才富五车,不如今天让朕开开眼?”
这是有意想把上官颜盏提到众人面前,亮亮相。
看过原著的何之原知道,这个机会可是上官兰馨吹了好久的枕边风,才让皇帝来提携上官颜盏的。
书中的上官颜盏也不负众望,父亲逝世后,子承父业,成为了文春国最年轻的丞相,有能力谋略,未曾让皇帝失望。
只可惜上官兰馨惹了男主,上官颜盏最后被连带冠上欺君的罪名上了法场斩首。
座位上的少年起身,约莫十七八岁,风华正茂的少年儿郎,一副书生打扮,水墨色轻衫在身,衬得人意气风发。
作揖行礼道:“皇上过誉,草民当不得学富五车的称赞。”
宠辱不惊,话虽是如此说,身板却挺得直直的,颇有些文人傲骨。
由于上官颜盏尚为参加科考为官,所以自称草民。
何之原都要为上官颜盏的浑然天成的文人傲骨啧啧称赞,不愧是当丞相的人。
李听微微侧视,瞥见上官兰馨指了指演奏队伍中的琴,心中了然。
摸了摸黑色的胡子,欣然道:“除了学问,朕听闻颜盏琴艺了得,不如展示一下?”
上官颜盏顺着台阶领命道:“谢皇上厚爱,那草民献丑了。”
上官丞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高兴地点点头,表示对儿子的赞许。
上官兰馨上前,偷偷在李听耳旁耳语。
不知说了什么,李听喜笑颜开地点头。
上官兰馨马上提着衣服福身就往后面去了。
其他人一头雾水,掌握原著所有信息的何之原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上官兰馨下去换跳舞的衣服去了,准备衬托自己的哥哥,也好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优美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