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唉地叹了口气,沉重地说道:“如果国内可以……,我们又何必到日本来买?”
李工也是一脸无奈:“国内的那些仪器……实在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太差了!据我们普遍用过以后的感觉,国产仪器的指标完全属实的,只有六成,还有四成,根本就是次品!更可笑的是,国外的仪器经过改造,都能够提升效能,达到升级的效果。而我们的这些仪器居然还不能升级!一旦过时,除了买新的,别无办法!”
“是啊……”赵工的语气非常沉痛,“我们国内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百分制八十七,全部要靠进口!你说,再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我们能不落后吗?”
萧强听得眼睛都直了,口中喃喃地念叨着:“百分之八十七,百分之八十七……”
他实在是无法明白,为什么我们舍得花钱去买昂贵的进口仪器,也不自己多研发一点更先进的仪器仪表?两弹一星都搞出来了,难道区区一个仪器,就搞不出来?
科学研究是什么,是在亿万分之一的偶然中,去寻找到那个必然,并找到通往这个必然的最佳捷径!如果我们总是使用这样落后的仪器,又怎么可能在那极其有限的机会里,寻找到最准确的道路呢?
这就好比,我们手持着单筒望远镜,在漫天的星海中,寻找一颗黯淡无光的星星。而人家国外,却是坐在天文观测台,用庞大的射电望远镜,一次一个星域地进行筛选!
这样悬殊的研发能力,我们怎么可能不落后!
赵工又说道:“其实就算这些,日本仪器生产厂家,不肯卖给我们的精密仪器,也是他们几年前的产品了。真正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我们就是看,也别想看一眼!
现在的科研速度,是越来越快,几乎是以几何数字在向前飞速发展!每一种新产品,从实验室研制,到成为商品,只有三到五年。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如果使用这些落后的仪器,哪怕是我们抢先研究,但等我们有了结果,人家国外的产品,都已经抢占完市场,哪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萧强双手紧握,将那份清单,在手心捏成一团。
他铁青着脸,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突然停下,对赵工和李工说:“明天,你们俩到五百伴,听听顾客反应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记下来,作为我们下一步改进的参考!”
“那买仪器?”李工迟疑道。
“我去!”萧强咬牙切齿,“我就不信这个邪!买不到,我去租!租不到,我去骗、去抢!”
第一百一十章战略联盟
高平站在窗前,俯瞰着他的帝国。
没错,这是他的帝国!
抛开公司在英国、在美国的分公司,光是在他脚下一片土地,其价值又何止万亿日元?
在他的脚下,那一片片厂房,一栋栋研究所,一名名身穿公司制服的员工,都是他索尼帝国的一部分!
而他,就是这个帝国的首脑!
想当初,公司在日本二战后的废墟上,以五百美元成立索尼的时候,何曾梦想到,会有如此辉煌的一天!
高平的视线掠过自己的帝国,投向远处,一个相邻的工业园区。他脸上的自豪,顿时转换为不屑的表情。
对面那家公司的厂房之间,仍然有工人在忙忙碌碌。可是,高平知道,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更新过设备、没有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了。
那家公司的老板,从三年前,就迷恋上了房地产生意,整天不是炒楼,就是待在股市里。
因为,那两个地方,他只需要投进去钞票,就能看到公司的资产节节攀升!
不需要担心商业诈骗,投资伙伴会跑,而楼房不会!
不需要忧心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投资实业有可能出现错误,但楼价却不会,就连报纸也说了:房价只会不断增值,而不会垮掉!
不用操心员工太多会发不出工资,炒楼炒股不需要那么多人!
这样好的投资方向,这么高的回报率,还搞什么实业,进行风险极大的技术研究?
高平从这里,可以看到,附近其他企业的工厂里,有不少都和对面的公司一样。他们依靠陈旧的技术设备,却把希望寄托在房价上,寄托在不断升高的股市里!
这,也是因为日元涨得太快了吧……
说起来,高平是支持日元升值的。
他的海外产品价格,是以日本售价为基准,根据日元汇率来制定的。日元过低的汇率价格,让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他曾经多次向政府进行抱怨,认为政府每次遇到欧美干涉,都只是说:“我国将采取行动。”然后开放一些市场,给与欧美一些优待,但都没有从根本——汇率,去解决问题。
看到美元越来越坚挺,他内心的焦虑,甚过一切!
广场协定签订的时候,他和各大公司,都曾为此欢呼!这意味着,他们卖出的产品,更加值钱了,能够得到更大的回报了!
说起来,最近的日元又升值了,已经达到了一美元兑换一百零七日元的超高价位!而股市的疯长,更是让以股价计算的公司资产,增长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高平算着自己再次增值的公司资产,满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