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坡地后方,有几个巨石形成的台地,可以让他成梯次布置火力,将对方死死压制并消灭在阵地前沿。
一连他们发生战斗地位置。是在半山腰。以他们如此龟速地前行速度,二连有足够地布置阵地时间,可以以逸待劳,攻击疲惫之军。
那就让我们集中兵力,硬碰硬,干一下吧!
二连迅速投入构筑阵地地准备之中,一个小时的时间草草布置了一个临时阵地。有阵地为依托。二连长的心稍微稳了一些。
又过了一个小时。阵地更加稳固。伪装也初步到位。
从下方,基本上看不出上面的坡址有什么异常。要是一连贸然通过。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不过二连长可不敢才这种奢望,多半是打掉对方地尖兵小组罢了。
等到下午五点钟,山区的夜色来得特别早。五点钟还不到,山上的能见度,已经大幅下降。最多再过一个来小时,山区的黑夜就到来了。
二连长心头一喜,说实话,对于对方地装备优势,他还是有点怵。但夜战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利用夜战、近战,破掉对方的装备优势,是我们的不二法宝。在夜包中,对方的防线也必然会出现更多漏洞,为夜间突袭创造了条件。
就在他期盼对方来得更晚一些地时候。坡地下方,一个士兵从森林里。谨慎地探出了头。
他小心地四下张望着,察看地形判断是否有埋伏。
二连长心头怦怦直跳,让所有人注意隐蔽。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哪怕只是消灭对方的失刀小组,对士气地提升也有好处。
那个士兵显然也判断这个地形非常危险,在森林边看了很久,才向后招了招手。
森林里人影绰绰,又有几个人靠近了森林边缘。
为了怕阳光反射,二连长没有用望远镜,但在这个距离,仅凭肉眼,他也认出了打头地那个高大汉子:是一连长!
是不是让狙击手把一连长突突了?
干掉对方的前线指挥官,这可比干掉对方的尖刀小组,阶值更大!可是。万一对方全军通过,不是战果更大?
他略略想了下,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的热切,手伸到背后,作了个隐蔽的动作。
特种兵之间。都有相互之间地联络手势。
几名身披伪装服地狙击手心领神会,枪口缓缓移动,瞄准镜里,出现了他们熟悉地一连长身影。
可还没等他们瞄准,一连长就退了回去,消失在丛林里。
二连长叹了口气,机会稍纵即逝。没有干掉对方的前线指挥官,再开枪意义就不大了。他做了个手势,取消了先前地命令。
对面地丛林里,一连长正在跟萧建军通话:“营长敌人就在上面,好家伙,大概所有人都上来了,红外线夜视仪里,到处都是红点!”
红外线夜视仪在山区的使用,是他们此战中的又一个发观。
一连接收装备也才几天,大家在寰宇公司技术人员地指导下。囫囵吞枣,学会了各种功能模块的转换。但具体这些功能,如何帮助他们,由于时间太短。他们都还来不及一一试验。
夜视仪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人们在夜间视物地装备。
所以,在最开始登山地时候。没有人打开红外线夜视仪。
但到了森林里,太阳光被林叶遮挡,透不进来,可见范围极具缩小,就有人想到了借助红外线寻路。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打消。
白天的太阳的照射,许多物体都吸收了太阳光地热度,在红外线夜视仪里,红色地斑块到处都是。起初还让他们虚惊一场。以为落入了对方地埋伏。
可等他们探查过去,才发现是误报。
再后来。大家都关闭了夜视仪,而靠着平时的训练,在密林中穿行。
下午刚过,他们在围剿对方渗透人员地时候,由于树林枝叶遮挡,射击视线常常受阻。就有人打开了红外线夜视仪。
山腰位置。气温比山脚要低得多,和山下相比,更像跨越了季节。
红外线夜视仪没有太多其它热源干扰。渗透者顿时无所遁形。在武器瞄准系统和红外线系统的配合下,密集而准确地射击。很快就粉碎了一徘长他们的抵抗,全数被歼灭。
大家交流了一下经验发现在山上寒冷地带,红外线夜视仪发挥的效果,要比摄像系统可靠得多。
于是,这也成为了他们探查敌情的重要手段。
并行地搜索小组。两个人还是以常规的视频信号为帮助。一人则采用红外线夜视仪。查找敌人可能的藏身之所。
在他们为一些山鸡、野免等惊扰过几次以后。利用红外线辨别物体的能力也大为提高。小动物的红外线体征。相对较小,被他们予以忽略。只有在着到大块的红外线警示,尖兵小组才提高警觉。
就是在森林边缘,是用红外线探测仪地士兵,发现了山上有大片热源存在!
他迅速向后方汇报,自己留在边缘,更加仔如地观察。
地形明显就是一个绝佳的伏击阵地,这让他首先就提升了警戒层次。
从电子飞机侦察得来的电子地图看,上面是一块暴露地山地,有一些巨石。所以,也不能排除是这些石头,吸收了太阳光变热,在红外线探测器上显现出来。
但从时间判断,此时太阳已接近落山。山上的太阳光照也不甚强烈。伸手摸摸附近的石块,湿度并不高。
尖兵用红外线探测仪察看了不远处。一个石块地红外线特征。在对比坡顶,很快确定了他的判断:坡顶必有埋伏而且是大部队!
他回忆着寰宇公司技术人员教授的要领。提高了红外线热源地辨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