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数字化装备在训练中,容易损坏,每年更换、维修这些装备,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从摩尔定律可知,数字装备的换代,要比常规武器的淘汰率,快得多!
一个最新研制的高性能芯片,当你决定采用这款芯片,设计了一套系统,到生产出来,再到通过验收,等部队开始接受装备的时候,它已经落后!
数字化部队,就是一个吞金兽!
所以,尽管数字化部队概念很先进,作战效率,要远高于普通部队。但在目前,大家也就是小规模做点验证。
在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谁也舍不得,投入巨大的资金,去搞大规模地数字化部队。
于是,当发现沙特一下子装备了一个旅规模的数字化部队,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了他们身上,猜测他们为此,到底花了多少钱?
五万美元一套!
沙特军方被人发现了秘密,不得不半遮半掩地公开一些消息。但问到每套装备的价格,他们却一口咬死,是以五万美元一套购买回来的。
这套装备,他们也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单价说高一点,别人还是想买,那他们做中间商,也有利润可赚。要是其他国家嫌贵,那正好。寰宇公司产能有限,光是供应沙特十三万套的所需,就要十来年,
家包圆。
大多数国家,都在嘲笑沙特当了冤大头。
但是,驻扎在沙特各基地的联军飞机,从此以后,也纷纷扩大了“巡逻范围”。数字旅的上空,市场都有来自美、英、法地战机穿梭往来。
毕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建制地数字化部队,谁能对它掉以轻心?
沙特军方对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非常讨厌,但又不好驱赶。迫于无奈,他们只能隐藏实力,更多地是做常规化训练。
一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依然无法保守军事秘密,这也是一种悲哀。
后来实在是被骚扰得无法正常训练了,沙特军方一咬牙。和中国大使馆商量:将整支部队,全部转移到中国境内,以展开正常训练。以后他们都将陆续分批,让沙特军队在中国接收装备、熟悉装备之后,再整体回国。
自此,沙特军方和中方之间的联系逐渐热络,并渐趋紧密。
中国自己组建的数字化试验团,也常常和他们展开对抗演习,双方在对抗中,熟悉战术配合。学习如何对抗同样是数字化部队的方法。
最开始,双方装备的,都是初版数字化装备。
几次对抗,中国方面优势并不明显,通常是凭着士兵地个人战斗素质,取得最后的演习胜利。
但到后来。随着军用型数字装备陆续装备部队,中国方面的优势,开始渐渐体会出来。
在恶劣条件下作战,中国方面的装备稳定性,远远超过了沙特方面。不论是在灼热的沙漠,还是严寒的冰原,中方的数字化装备,效率下降都不明显。
但沙特方面就差得多了。
在沙漠高温条件下,装备开机超过两个小时,就会出现系统运行缓慢的情况。超过三小时。系统死机的频率会急速上升,装备老化地速度也会加快。
沙特方面曾经想购买中方装备的军用型号,却被中国方面婉言拒绝。
他们也清楚,中国方面肯定不会把最好的装备卖给他们。所以虽然有些眼馋,但也只能望而兴叹,眼巴巴等着寰宇公司外销型号的推出,期望不要比中国的军用型,差太多。
到九五年三月,沙特第二批一个旅的人马也来到了中国。
他们和第一批采用混编的方式。交换训练,以老带新学习数字化装备的战法。应沙特军方的请求。中国方面也派出了教官,教导沙特士兵熟悉装备。
望眼欲穿等到六月初,沙特方面等待已久的改进型和精锐型装备,开始一批批提供给沙特方面。
改进型和精锐型在设计思路上,是一脉相承,属于同一系列。
改进型算是精锐型地简化版,其性能要比精锐型,差一个数量等级。而且,双方所采用的电子元件品质也有所不同。
精锐型的元器件,除了通讯模块,其他和中方的一样,都是特级军品标准。
而改进型则使用的是工业级产品,质量比商业级高出一倍,比精锐型低了两个数量等级。
沙特方面在使用的时候,也明显感觉到了两者地区别。
同样是在沙漠地区,改进型的无故障连续使用时间是五个小时,精锐型则连续使用十几个小时,也没有明显感觉到性能降低!
不过,不管怎么说,改进后的数字单兵装备,比起初始版,还是要强多了。
沙特方面非常满意,这笔钱,花得不冤枉。
他们经过使用对比之后,将订单的数量重新调整了一下:原本的改进型,将十万套降低为八万套;而原本三万套精锐型,也相应增加两万套,达到五万套。
沙特方面相信,这样高低搭配以后,沙特方面的战斗力,将比以前提升三倍以上!
而这次订单修改,也为寰宇公司,增加了三亿美元的收入!
到十月份,第一批训练的数字化部队,已经基本成军,调回国内。而第三批接收装备的士兵,也正在启程赶往中国。
随着沙特方面换装的人数不断增加,外界对于沙特方面到底购买了多少套装备。都是莫衷一是。
有地猜是两万套,有的猜是五万套,但都没有人会想到,沙特军方,竟然大手笔地准备陆续装备十三万人地数字化部队!
沙特军方的大换装,也让美英等国惊疑不定。
看到一批批沙特士兵奔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