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椒盐的话趁热撒上一点,味道还不错,可可小时候特别喜欢吃。”/p
徐拙想了想,还真找到了一点。/p
这是做秃黄油之前,老爷子提前做好的。/p
当时不知道两千只大闸蟹到底有多少,担心店里的人忙不过来。/p
所以老爷子备了点椒盐,一旦螃蟹太多拆不完的时候,就把剩下的螃蟹炸一下,撒上椒盐让大家尝尝鲜。/p
结果没想到两千只大闸蟹顺利完成,预想中的椒盐大闸蟹也没了下文。/p
而准备的那些椒盐,更是没了用武之地。/p
徐拙把椒盐找来,往胡萝卜丝上面撒了一些。/p
捏一根尝了尝,胡萝卜丝香酥,跟椒盐简直就是绝配。/p
真没想到,这玩意儿居然这么好吃。/p
接下来的步骤,基本上跟蟹黄豆腐一模一样。/p
建国他们开始去忙自己的活儿,徐拙也开始和面准备做烩面片。/p
只有冯卫国,守在于培庸身边,继续吹着彩虹屁。/p
“真没想到,这道菜居然还能这么做,真是让小弟开了眼,于大哥好样的!”/p
于培庸还是那副风轻云淡表情:“冯师傅,记得02年在杭州,你给大家展示的就是蟹黄豆腐,做法跟这一模一样,难道忘了?”/p
他就这点不好,别人吹捧而已,还真当了真。/p
要换老爷子,这种彩虹屁再多也坦然受之,甚至还会沾沾自喜。/p
冯卫国怔了一下,没想到于培庸不吃这一套。/p
不过没关系,换个方法就行了呗。/p
“做法虽然一样,但是做的人不同,味道也千差万别,我觉得还是于大哥做的好,看得我直流口水。”/p
于培庸看了他一眼:“你在徐济民面前也这样吗?”/p
嗯?/p
这个问题把冯卫国给问住了。/p
开始苦思冥想这是什么意思。/p
冯卫国思索片刻,认为于培庸不爽自己曾经喊过徐济民为大哥。/p
圈子里都知道,他俩有矛盾,但是两家的孩子却走在了一起。/p
这种时候两人就算再不对付,也不能撕破脸,所以就得在别的事情上显摆一下他们的能力。/p
比如,自己喊大哥这事儿上。/p
以前喊徐济民大哥,现在又喊于培庸大哥。/p
确实有点望风使舵的感觉。/p
但是以前我也想喊你大哥来着。/p
可是你一点机会都不给啊。/p
去第一楼找你,你连见都不见一面。/p
兄弟我心里也很苦好不好。/p
他刚准备给于培庸解释一下自己跟徐济民只是虚与委蛇。/p
结果于培庸却接着说道:“以前他最讨厌别人奉承的,没想到居然没赶你走,真是有意思。”/p
“看来,这些年,他过得不是很开心啊!”/p
这声感慨,让冯卫国有些诧异。/p
两人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了吗?/p
现在这是什么情况?/p
为什么我心里酸溜溜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