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怎么样?怎么样?”常乐不停地问到。
“我没事,刚才是怎么了?”炀仪仿佛有些恍惚一样。
“大哥呀,你可吓死我们了。”常乐舒了一口气说。
“刚才发生了什么,你忘记了吗?”上官问到。
“我只记得在跟华山的封书青比武,之后好像忘记了。”炀仪说。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还好,炀仪施主并未迷失心智。”巴布达禅说到。
“巴布达禅师兄,你怎么也来了?”炀仪诧异地问到。
于是几个人把刚才的情景讲述了一遍给炀仪听。炀仪有些不敢相信,但大家都这么说,看来是真的,这摩觉掌法威力无穷,看来会迷失心智,正想要向巴布达禅一一请教。几个人商议了一下,还是回到小山村稍作休息,之后再向死者告别。巴布达禅表示会做一场简单法事超度亡灵,让死者早登极。等到大家吃过东西,休息了一会儿,炀仪便问起这《枯禅摩觉》。
“巴布达禅师兄,《枯禅摩觉》中前半部分是佛经,我并未看懂。而后半部分是一套掌法和一套剑法,大致的修炼法门是一样的。刚开始我很顺利地便修炼完前两层,可是第三层似乎并不简单,直到今日早晨我觉得已突破到第三层了。可是没想到,却差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炀仪特向师兄请教。”炀仪诚恳地说到。
“阿弥陀佛!实乃贫僧吾之过也。”巴布达禅说到。
众人听得一阵发愣,不知道巴布达禅所说何意。
“阿弥陀佛!那日贫僧觉得这本秘笈定与施主你有缘,便一心想要你能修炼其中的法门。想来依你的内功修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贫僧吾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武功本是强身健体突破自身身体极限的法门,那便越高强的武功便越凶狠,越能带给人暴戾的反噬,使人变的弑杀,进而容易让修炼者走火入魔,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巴布达禅说到。
“师兄所说的走火入魔,是指人性变成魔性,而不是练功时的气息紊乱?”上官问。
“阿弥陀佛!上官姑娘聪明过人,确是如此。”巴布达禅说。
“炀仪施主刚才已经走火入魔了,这门功法不能再修炼下去了。”上官问。
“也不至如此。心魔是可以化解的,只要化解了心魔便可修炼此功法。”巴布达禅说。
“巴布达禅师兄,如何才能化解自己的心魔?”炀仪急切地问到。
“阿弥陀佛!佛法无边,到通彼岸。”巴布达禅说。
“佛法无边?”炀仪一边自语一边想起《枯禅摩觉》中前半部分的佛经。
“施主说《枯禅摩觉》前半部里面记载的是佛经,请让我翻阅一下。”巴布达禅说。
炀仪立即取出秘笈递过来。于是巴布达禅翻阅起来,后边的摩觉功法只是简单扫了几眼。
“阿弥陀佛!看来与吾料想的一样。这摩觉功法也类属于佛门功法。”巴布达禅说。
“师兄,这个作何解释?”上官问。
“佛门弟子习武只为伏魔护法,维护天下正道。所学功法皆以佛学为基石,心存善念慈悲为怀。所学武功功法越是高深高强,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需每日诵经念佛,以无边佛法化解之,方能驱魔卫道中正善心。”巴布达禅说。
“明白了。越是高强的武功越能杀人于无形,越能带给人暴戾之气,使人魔性散发。师兄所说的意思是,可以应用佛家佛法的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化解心中的魔性,消除一切戾气,使人心静如水,慈悲为怀便能继续修炼此等厉害的功法喽。”上官问。
“阿弥陀佛!上官姑娘真是聪慧过人。”巴布达禅说。
“难怪这秘籍中前半部分全部是佛家经文。”炀仪说到。
“看来炀仪施主与吾佛有缘。”巴布达禅说。
“师兄,接下来我该如何做,请师兄指明方向。”炀仪恭敬地说到。
“本寺功法的绝技每一项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而颇具狠辣。且每一项功法绝技,均须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此乃本寺僧人皆知的道理。吾教历代高僧身兼绝技越多,皆因佛法高深。施主只要认真研习《枯禅摩觉》记载的渡世经文便可。”巴布达禅说。
“只是不知道怎样才算能够通达此经文?”炀仪问到。
“吾可以助你识经颂文,通意解惑。剩下的那就看施主佛缘是否深厚了。”巴布达禅说。
“多谢巴布达禅师兄。”炀仪说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吾这里也有两本浅意经文赠与施主,对施主研习佛法定有帮助。说到想要通达此经文,或者任何佛家经文,随施主心意便是,无需奢求。”巴布达禅说。
“多谢师兄,谨记师兄教诲。”炀仪说到。
“阿弥陀佛!说来炀仪施主确是与吾佛渊源。这本《枯禅摩觉》也注定为施主所得。当初,庄义大侠得《亢龙神掌》,也遇到了与你一样的瓶颈。书中所记载的佛法经文,是经我寺内高僧所注解才得以研习有成。后来庄义大侠亢龙神掌天下无敌、举世无双。且他菩萨心肠,心怀天下,一生除奸卫道,驱魔降妖,实为人人敬仰的一代大侠。”巴布达禅说。
“原来师父也与日昭寺颇为有渊源。”炀仪叹到。
“阿弥陀佛!不管是《亢龙神掌》又或者是《枯禅摩觉》,所谓摩觉即是终极智慧。摩乃无法无边,觉乃辨识智慧。谨记,佛由心生,佛即是觉。”巴布达禅说。
“炀仪记住了,多谢师兄。”炀仪说到。
接下来的几日里,他们就住在未损坏的房子里,大家为每一户村民立了碑。常乐决定要为他们守灵三日,炀仪也一起参加。巴布达禅这几日不是在为炀仪注释经文,就是在给大家讲经。大家从佛经中体会到很多,炀仪最为受益,似乎觉得自己早就应该研习经文了,偏偏对摩觉功法泛起了兴趣,而差点错过了自己该有的信念和信仰。
这摩觉便是终极智慧,与巴布达禅所赠予的《般若心经》和《地藏本愿经》同出一辙理法相通。一是皆为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另一则是解释种种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方法,教育度化世人,使人向善心存善念。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是地藏菩萨的宏大誓愿。师父便是这样的人,自己定要秉承师父遗愿除魔卫道,弘扬正义,使得人人向善,到那时候天下便再无纷争。巴布达禅师兄说,佛由心生,佛即是觉。
炀仪感觉到师父所传授的乾坤易经神功,便早已融合了佛法的无边妙用。之前神功的易筋之能,开通经脉,感应万物能量;排除体内浊气滤清,舒适畅快;吸取空间中的能量,耳聪目灵,气力充沛;气脉倒行,聚集能量,化作热流灌满全身。今日易筋之能又有所突破:用功之时肌肉坚胜钢,韧似金,除非神兵利器,否则一般刀枪难损分毫。洗髓之能,让他遇事沉着冷静冷静,洞悉岁月天地之宽长,洗涤心灵,消弭杀意。今日又得新感,渐渐有包容万物、至大至坚的状态,能令自己精神、灵魂、意志升华。
炀仪思量到,这其中易筋洗髓便是佛家功法,听巴布达禅师兄说师父庄义大侠的乾坤易经功,出自日昭寺《易筋经藏典》,由他自己从中悟化而来。若非如此,自己独自修炼那摩觉掌法时,早就走火入魔无法控制自己来,看来全都是因为乾坤易经功是暗含佛家功法而幸免。这样看来师兄所说:佛法无边,到通彼岸,皆能化解之。以后定要认真研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修炼功法,更是因为佛法里包含了自己的信念和信仰。
想着想着,炀仪不经意地诵念起经文来。
次日几个人商议去向,巴布达禅原本是想一个人要去天脉山一带查看魔军动向,正好在这里遇到了炀仪和上官云怡五人,他们五人目的和巴布达禅一样。但是想到天脉山统属摩天教的势力范围,最好还是先向肖阳大哥打个招呼,这样不至于和摩天教众发生什么冲突。于是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先往惜城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