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的人少,把街的坑坑凹凹露了出来,如一个得久病老人身上的脓包。
卖山货的人,都是乡下的人,卖些时节的芭蕉、柿子、臭豆腐,卖臭豆腐的还在叫嚷着:“毛是我的长,臭是我的臭,赶快来买,不买不有洛……”
卖日用品的是城里人,叫赶山街,一辆货车,塞一车不分人和货。到了街头,用木架搭货架,铺一张竹连子,再来张油布,货就张开双手,等山里人掏干瘪的腰包了。有卖衣服的,把乳罩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卖鞋子的,不说是用劣质材料做的,只是说便宜,只三无钱一双……
“这肉怎么卖?”桃子的爹走近肉铺,卖猪肉的是个长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
“噢,是老姚呵,老熟人啊,四块二,便宜卖了。”
“再便宜点,我要两斤。”
“不能再便宜了,你是拿工资的人,怎么这么小气。”
“我要点猪腿肉,就要这块。”
“还知道那点的肉好,还砍价。”
“我是给老人买的,要瘦点的。”
“不给婆娘和孩子买点?”
“要吃她们自己买……”
“你这人……”络腮胡男人一边摇头一边剁肉。
桃子爹提着肉往回走。
一个女人和他擦肩而过,走了几步,又折回追上桃子的爹。
“真是你啊,大姐夫,”追上问,脸显欣喜色。
“噢,是她三舅妈,”在这个地方,父母经常用孩子的角度称呼亲人,这中年女人是桃子妈三弟的婆娘。
“还割上肉了,应该好好犒劳奖励一下小桃了……”
“说啥?啥事?”
“你不知道?”
“知道啥?”
“桃子考上了!”
“考上什么?”
“中专啊!”
“考上就考上呗。”
“是全村第一个中专生啊!”
“第一人又怎样,还不是迟早是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