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美好的;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生活的压力、没有社会的嘈杂
1991年,一个偏僻的屯子里,我带着后脑勺的疤降生了。经历了6年的朦朦胧胧的生活,终于迎来了我人生自认为开始的那天,用计算机来形容就是开机的日子。
1997年
开机-启动;
一个阳光炙热的中午,我光着脚,穿着一条妈妈自己缝的黑色松紧裤子,没有上衣,估计是因为不想穿的原因,浑身上下就一条裤子,不知道从哪个土堆里刚跑出来,浑身上下都是土,满手的泥。由于天气很热,就一个人站在家前街道的路边上坡那,那里有个斜上的土坡,土坡上是一个平的屋檐,正好可以遮挡太阳,角上还有一颗枯的只剩下1米长的根的枣树,我手扶着枣树,站在那,旁边是一个个送女儿出嫁的人群,我跟那看热闹。都说回忆是以第三视角看的,现在想想的确如此。就是这样一幅画,我的人生开机了。
我正看的热闹,突然一个深入骨髓的声音传来
“小超!!!给我过来!”
没错,这就是我那“慈祥'的母亲;母亲很严厉,脾气还特别大,在家里属于当家做主的女强人,开三马,干活,进货啥的都会,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发起火来六亲不认,吓的你浑身打颤。相反,爸爸却是一个极其内向的人,不爱说话,不爱沟通,你要让他去进货,去跟人家老板讲个价,那比登天还难。就是这样的一对父母,所以,在家里,我和爸爸都听我妈的,准确的说,是我怕我妈。
过去后,以为她会嫌弃我把裤子弄脏了,要打我,颤颤悠悠的到跟前一问,她脸色一变,瞬间挤出一脸笑容,把我吓一跳
”走,我带你去上学,你哥哥都去了,我也带你去。“
我能说啥,那个时候根本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概念,唯一能做的,就是”听话“,于是,我被我妈牵着手,去学校了。
这个时候没有幼儿园,当地人叫”育红班“,就是幼儿园的前身,只不过育红班只需要上一年,而现在的幼儿园需要上好几年;我当时只有六岁,按照当时的规定,育红班必须是七岁开始上,但当时的法制社会并没有现在这样健全,所有的信息档案都是手写传送存档的,极其的不便,所以,像年龄、名字、上学啥的,都是觉得差不多了就去上学了,因为村子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一个阶段的,所有上下差了一岁的也就一起去了,省的别人家的小孩都去上学,只留下你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有挺孤独的。像我,其实当时去的时候只有六岁,但是也就入学了。
妈妈牵着我去学校,一同去的都是平时的小伙伴,一个个的都是妈妈牵着手拉着来的
教师是在一个厂子里,一间很小的屋子,外面是冲床压剩下的废料,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在一个角落里就是我们的教室,进去后,里面坐满了小伙伴,把我放到这里后,妈妈就走了,毕竟自己村,自己也回家了。
还没等上课,曾杰被他妈哭着拉进来了,一屋子小眼睛看着他,身为村里人,哪容得你这个惯着,哄了两句没效果,直接丢在这了,回首扬长而去,他坐在小椅子上一直哭,最后还是老师给哄好的。
开学的第一天,不是讲课,是搬学校;因为这里实在太破了,村里大队在邻村交界的地方盖了一所小学,就三间教室,一间育红班、两间小学,一个大队办公室,所以,我们来的第一天就当起了劳动力,开始搬桌子,搬椅子。瘦小的身子搬着桌子是真的沉,小孩子又懂啥,不愿意跟老师讲,只能默默地干活。
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搬过去了,打扫卫生的事就不用我们了,谁又能让一帮六七岁的小孩子去打扫卫生呢。
来到新学校的第一节课就是发书,四方型的彩色课本,上面印着的都是各种卡通图片,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本彩色的书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即,基本都是黑白黄底的,要是谁有一本彩色小书,那就成了所有人心中的偶像。所以,拿到书以后我格外的开心。
快乐总是短暂的,小孩子的矛盾就是这么天真,大家都特别喜欢自己的课本,虽然不会写字,也会跟老师和爸妈请教自己的名字,把名字写在书的封面上,当然写好后也会在班里炫耀,这是谁谁谁给我写的。
下课铃响了,我和伙伴们享受这难得的时光,回来后,发现我的书被人折了一角。我有些生气,质问班里的人“是谁干的?”当然这种事没人会承认。可就在这时,一起玩的小伙伴指着一个同学说
“是他干的,我看到是他把你的书压坏了”
“不是我干的,我没有弄你的书”
虽然我也不喜欢是不是他弄的,但还没等我问他,一旁的同学缺都纷纷指责他,他委屈的含着泪,趴到桌子上就哭了,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老师听到哭声来了,问了一下周围同学,这些人都一起起哄,说是他压了我的书,还不承认。
老师看了看我的课本“这不能用吗,没事,能用就行,你也别哭了。这么一点事就哭,别哭了”
老师也没安慰他,一声呵斥,就让全班安静下来,然后拖着富态的身子坐到黑板前的讲桌那,开始上课。
我瞅着身旁的他,看着他眼里强忍着泪水,顿时感觉不好受,又低下头看着我的课本,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是被他压的,是课本本来印刷的时候就有问题,一个角夹在里面了。我一下子羞愧了,却又肯低下头向他道歉,只能这样装作若无其事的放学回家了。
又过了些日子,突然发现他已经好几天没来学校了,开始还会问一下他们村的人,都说他病了,直到有一次我去他们家附近买东西,问了他家旁边的邻居才知道,原来他和父母已经搬走了,不在这里住了。
回去的路上很难过,这是懂事以来第一次难过,心里说不出的感觉,就这样,五味杂陈的回家了。直到现在,我依然记不住他的名字,也忘记了他的模样,只有这件伤心的往事,还留在记忆里。
有些事,错过了,可能就是一辈子。
冬天到了,一个懒洋洋的中午,像往常一样在班里玩耍着,男孩子的童年就是一群多动症,碰碰这,碰碰那。虽然小,但男生女生要保持距离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可总有一些调皮的人,经常故意去欺负女生,这不一个叫国庆的同村的人,正在那薅一个女生衣服上的毛毛球,别的人都在那起哄,唯独他还傻傻的在那迎合他们。
时间不长,突然duang的一声响,国庆倒在地上,把那群人吓的够呛,我回头一看,他正在地上抽搐呢,口里吐着白沫,当时所有人都吓蒙了,有几个起哄的也吓哭了。很快,老师就过来了,可能老师也没见过这场面,还是个女老师,立马叫人去找他的家长,那个时候也没用手机,只能几个小朋友飞奔去他家,叫他妈妈赶紧过来。
万幸的是,学校的旁边就是村里的诊所,里面的大夫是一个老大夫,听闻后立马赶过来。过来看了一眼,从随从的背包里拿出一个针管,打了一针,过了许久后,国庆不再抽搐了,同时,他妈妈也赶了过来。听他妈跟大夫的对话,孩子抽搐吐白沫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随后国庆便和他妈回家了。
只后的日子,他在同学们的眼睛里,仿佛就挂上了标签“傻子,疯子”等,我也是这群人,也不分清白的这样去看待他,嘲笑他,甚至时不时的去挑逗他。总而言之,他成了傻,憨的代名词,人人嘲笑,人人羞辱。反之,他本人好像挺开心的,有人故意捉弄他,他也乐在其中,当时只觉得这个人太傻了,直到多年以后自己有了一个比他更糟糕的孩子才明白,别人的嘲笑,是多么伤人,更何况他还这么小,但他没有反抗,没有回击住弄他的人,反而一直笑脸相迎。我想起了一句话
人人都笑树先生,人人都是树先生。
1998年
正所谓:9898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
本山大爷今年还很年轻,春节时刻把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讲给了全国的人民群众,让千家万户都笑的合不拢嘴。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概括了中国这一年的心路历程。
话说这些对我又有啥影响呢,的确没啥,只知道看小品时候的开心,具体的事,也就洪水有点映象。
98年七月,水位上涨,突发洪水。我们村是平原地带,不太会受这些洪水的影响,更何况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一个村子就有一部电话(还是插线的那种),电视机里只能收10个台,中央一是万年不变的,除了每天下午5:00的准时动画片,其他都是讨厌看的节目。所以在那个年代想快速传递某些信息,简直堪比登天。
只记得,那是一连好几天的雨天,从早到晚一直下,家里就两间屋子,这个屋子漏雨了,换到那个屋子睡。外面的风呼呼的吹,家里的天线杆子都吹倒了,雨哗哗的打着玻璃,一阵一阵的。外面明明是中午,却看不到一丝丝的亮光,说在晚上的八九点一点不为过。
突然,大门响了,这么大的雨,只有坐在窗台边上的我,看到一个佝偻这后背的身躯,有点瘦,腿微微下沉,头顶着一个编织袋做的雨披,手机抱着一个红色的塑料带,捂在胸口,威风凛凛的在雨中,一步步向这里走来。不用问,这种事也就只有我奶奶能干的出来,无论风雨雷电还是大雪纷飞,只要她想去,就没有她不敢做的。
“干嘛啊,娘,这么大雨不在家呆着”
“我这不怕你娘几个没吃的吗,给你,这是新蒸的包子,你几个趁热吃吧,我刚从你大哥二哥那过来,给完你我就回去了。”
老爸排行比较小,是家里的老四,上面有一个大姐,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当然,我记事以后,他们都已经成家了。我家里就我自己,毕竟生活在计划生育的笼罩下,不能超生的。大爷家有两个姐,一个哥,二爷家有一个弟弟,平时一家人都在一起,所以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说是亲兄弟也不为过。
奶奶送完饭后,进屋里看了看我“小兔崽子,别出去啊,出去把你卷走喽。”
“哦,知道了,奶奶,你头上的帽子是什么,我也戴戴”
说着我下床拿起奶奶的“雨披”套在头上,拖着编织袋长长的尾巴,感觉特别好玩,还特意出去试了一下看看什么效果,结果刚没走远,就滑倒了。
我妈抓起我来就一顿骂“你个塞子,让你别出去,别出去,你不听话,这回好了吧!”
我奶奶一把搂过我“你嚷吗啊,天天就知道嚷,来来,奶奶抱抱,没事没事,磕哪了?我去打他去。”
我呜呜的哭了几声,也就在妈妈的骂声和奶奶的哄声中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被爸爸抱着出了门,爸爸穿着一身军大衣,虽然是七月,但是连天的下雨,气温早就低的不行了。我抬头一看,爸爸正和一堆人站在大街上,不知道在讨论什么,再看天上,雨小了很多,只是稀稀拉拉的下着,但是天还是压的那么沉。
不久之后我们回家了,回来后爸爸便开始收拾东西,妈妈很疑惑,问爸爸干嘛收拾东西
“刚才大队的人说了,接到通知,说洪水就要来了,明天全村撤离”
听到后,我妈一愣,心想这辈子也没遇见过这事啊。
果不其然,撤离前的这个夜晚基本都睡不着,生怕半夜洪水过来。夜里,本来朦胧的雨伴随着一道道闪电,又大了起来,连天的下雨,村里已经停电好几天了,只有窗前的一根蜡烛还在那颤颤悠悠的发着光。年幼的我,只觉得这一切很好玩,很激动,毕竟哪个男生的童年没有一颗冒险的心呢。就这样,激动的,呆了一整晚。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被爸爸叫醒,我和妈妈手忙脚乱的把收拾好的东西都拿了出去。跟着爸爸去了大街上,此时街上都站满了人,街道中间站着一个人,是村里的书记,每个人都身披雨衣穿着雨鞋,书记站在路中间,拿着一个喇叭,手一边挥舞着一边说着话。
“都到了吗,没到的赶紧叫一下,赶紧的。我说一下啊,咱们所有人,一起走,从北洼一直走到四庄,到四庄小学,那里地势高,也已经安排好了,咱们去那里呆几天。”
随后一声令下,我们全村人男女老少,都一起出发了。爸爸领着我,背着东西,走在去四庄的路上。我穿着凉鞋,在水里来回跑,这场面可把我们这群小朋友高兴坏了,反观大人们,却是一脸的深沉。
好巧不巧,走了刚一半,雨突然变小,稀稀拉拉的就停了。正当众人一脸迷糊的时候,不见了好多天的太阳终于出现了,当那一丝阳光照了进来,仿佛天上有一个神仙,向这个混沌的世界伸出了双手,那一刻仿佛所有人都被治愈了。公路的两旁,还流着下过的雨水,形成了一条小河。两边的泥土,树叶,小草,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清新,久违的知了的叫声,终于出现了,大家走着走着都停了下来,看着这新奇的景色,心里仿佛开了花。
正当我和一群小伙伴,在路边的泥土,抓着蜗牛的时候。书记从前方赶来,高兴的对我们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