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一石激浪_三国之玺传天下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一石激浪(1 / 1)

七月十八日,天子驾临明光殿,随手翻看了几本奏章后准备起身前往西园。

卢植上前奏道:“万岁,臣的弟子刘宇回来了。”

三月,刘宏派遣八路观风使巡视天下,多数已经回归。奏疏中都是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话,要不抓住点鸡毛蒜皮大做文章,刘宏看过笑笑,这种歌功颂圣的奏章看得多了也腻。

四月,钩质令宋典修建玉堂殿,掖庭令毕岚铸四铜佛立于仓龙、玄武门外,又铸四座大钟悬挂云台和玉堂殿前。

五月,平门外桥东,铸独角兽、虾蟆,从口中吐水成泉,流入宫中御河;平门外桥西制唧筒洒水车,喷洒南北大道。

六月,荆州刺史王敏斩了赵慈,刘宏以为天下太平,宫中新奇玩艺不断,天子乐不可支,至于刘宇前往三辅观风的事,早已不放在心上。

看到卢植双手奉上厚厚一叠奏章,刘宏笑道:“看来刘宇走的地方不少,居然写了这么多。”

卢植奏道:“刘宇不学无术,所写奏疏不合规矩,臣不便替其改动,原样呈上,请万岁恕罪。”

刘宏伸手接过,记挂着前往裸游馆消暑,随手翻看道:“他未做过官,不知如何写奏章情有可原,卢卿以后教他便是。咦,刘宇倒是写得一手好字,这是颍川刘德升所创的行书吗?”

有别于公文的隶书,行书笔意流畅,有如行云流水。刘宏多才多艺,书法造诣颇深,常召鸿都门学中擅书法之人切磋,看到刘宇的行书,不看内容先观摩起笔意来,看到会意处禁不住伸手空书,啧啧称赞。

半晌,刘宏发觉失态,笑道:“朕有些忘形了,朕记得朝中有哪会大臣也擅书行书,卢卿可知?”

卢植道:“是原议郎蔡邕蔡伯喈。”

刘宏恍然道:“不错,正是蔡伯喈,他所创的飞白体朕极喜欢,朕记得当年还让他书写过熹平石经。蔡邕现在何处?”

“远在吴会之地。”

刘宏沉默片刻,想起是自己下旨将他贬谪,一晃这么多年过去都记不起因为何事,随口道:“蔡邕博学多才,朕赦其罪,准其还乡。”

卢植大喜,没想到刘宇的字居然让老友脱罪,跪下谢恩道:“万岁圣明,臣替蔡伯喈谢过万岁隆恩。”

刘宏开始读奏疏,日记式的记录让他耳目一新,原打算扫上一眼,没想到居然看得津津有味起来,不时地发出感叹声,“朕读史书知昔年秦、赵会盟渑池,没想到高台犹在,让人心生向往……唔,弘农羊肉真的如此美味吗,命御厨进弘农羊汤……来人,取地图来。”

地图悬起,刘宏兴致勃勃地站在图前对照着刘宇的奏疏指点着位置,仿如置身其境。卢植暗叹,刘宇确实抓住了天子的好奇心,这个弟子聪慧过人,自己要好生教导,不让他成为佞臣。

“这里是稠桑原,从图上倒看不出什么险隘,‘峭壁陡立,刀削斧斫,人行裂缝中’,朕真想亲眼看看。此处便是潼关了,那些关吏真该死,成天叫苦,暗中却收授好处,若不是刘宇提及朕要被蒙在鼓中,卢卿,要派人前去清查。”

卢植点头,刘宇的奏疏他事先看过,揭出了不少弊端,天子若是能够纠弊,这篇奏疏倒是起到了旁人难及的作用。

手指着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德殿,殿高三丈,陛有一丈,殿宇壮伟雄阔,可容纳千人上朝,是皇宫正殿,天子刘宏在此议政,召见臣下。

何进今年四十有二,头戴武冠,身着黑色锦纹丝袍,腰间紫绶,常年养尊处优让他身宽体胖,一脸雍容地向天子刘宏揖礼。

刘宏命人将奏疏中关于杜阳城部分递给何进,等何进看完,刘宏问道:“何卿,你看出什么来了?”

何进低着头,像是注意地看着奏疏,脑袋里却在盘算天子问话的目的。身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所以太尉还受其钳制。董卓与太尉张温不睦,有大臣弹劾他拥兵自重,天子有意召董卓进京任少府。

董卓以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牵挽臣车,使不得行”为由不肯交出兵权返京,派人贿赂何进大批金银珠宝,让何进在朝中替他说话。

“臣以为董卓带兵有方,其麾下亦是骁勇善战之士,凉州三辅不宁,西羌叛乱,正需这样的虎狼之将坐镇边陲,万岁才无西面之忧。”何进恭声道。

刘宏暗暗摇了摇头,自己的这个妻兄才学一般,要不是要借助他的外戚身份制衡士族和宦官,何进何德何能占据大将军之职,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这样自己才能信用他。

“何卿,你可知牛辅驻扎在何处?”

何进低头再看奏疏,五月初五狐奴军围困杜阳城,五月初六牛辅大军出现,还没有用一天一夜的时间,说明牛辅大军早就驻扎在附近。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自己收授了董卓的钱财,总要替他分辨两句。

“万岁,奏疏中说到杜阳城谣言四起,臣以为牛辅所部是听到谣言之后先行前去应变,而且牛辅确实夺回了杜阳城救下百姓,此乃大功。”何进道。

刘宏看了一眼桌上的地图,刚才蹇硕替他指出牛辅驻军所在,离杜阳城有八十余里,而且还相隔岐山,正常行军需要两天,来回便是四天,牛辅有如神机妙算,恰巧在狐奴族南下之时出现,不得不让人生疑。

伸手抚须,刘宏想起张让、赵忠等人告诉自己,大将军何进招揽豪杰,与外镇将军相互沟通,把持军政,唉,朝堂诸臣没有一个让朕省心的。

刘宏烦躁地站起身道:“明日朕在玉堂殿召见刘宇,询问他杜阳城之事,何卿不妨也来听听。”

恭送天子离开,何进直起腰,抚须傲然地扫看了一眼殿中宫女太监,迈大步出宫。

大将军府,袁绍听到何进的转述,道:“大将军欲匡扶汉室,当招揽天下豪杰,刘宇年纪虽小却颇有机谋,又得天子看重,大将军明日不妨将刘宇招到麾下来。”

张让住处,刘宇的奏疏在诸中常侍手中传看。张让问道:“夏恽,唆使狐奴族南下的汉人可是你家所派。”

夏恽从夏耀的密信中得知饶宾已死,死无对证,连连摇头道:“张兄,绝不是我夏家之人。”

张让并不相信,冷笑道:“是与不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人查出点什么来做文章,你要知道轻重,处理好手尾。”

赵忠耸耸肩道:“明日万岁在玉堂殿召见刘宇,咱们也派人前去听听,看看这个搅风搅雨的小子。”

刘宇收到传诏,明日玉堂殿觐见。焚香、沐浴、更衣、静思,刘宇耐心地等待着命运转变的到来。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