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老领导退休_我们这一代 牛牛的故事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八章 老领导退休(1 / 1)

“老孙,你可是厂里的元老了,是看着企业一路走过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人!我给你提个建议。趁现在退休有时间了,好好回忆一下,写个回忆录。既是对自己过去辛苦工作的纪念,也为下一代三线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们知道当年老一代三线人是怎样艰苦创业的!”邹主任动情的说完,立即赢得大家的赞同!

“我是1966年来金口河的,这一晃就快三十年了,要说当年那条件,确实艰苦!开始动工建厂时,我们是整整一年的时间都是吃、住在工地上,中午就吃着几个馒头就着咸菜,有时没有馒头就吃玉米面的窝头。那时路还没有完全修好,建厂房用的材料,全靠拉着板车,一车、一车的拉进来的,房屋的大梁都是人拉肩扛运进来,搅拌混凝土是一锹一锹地拌合着,那像现在都使用机械!”孙得权满怀深情的回忆着,

“老邹啊,我好像记得你是1965年从上海机床厂调到厂里来的吧?”

邹主任说:“我是1960年支援国防建设从上海机床厂调到兰州504厂工作,一共来的有十几个人。来的时候我才27岁,结婚没几年,1965年又响应党的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当时不是有句口号叫:好马好人上三线吗,就带着老婆孩子来到厂里,刚来时住在农民家的草房里,我记得那房子是用竹子编的墙,然后贴上报纸四处透风,后来厂里盖好了干打垒房子才从农民家里搬了出来,当时喝的水都是大渡河里的水,夏天的时候那水浑得都是沙子,生活条件非常艰苦。1968年厂房建好了,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我们住在厂房里没日没夜地安装设备,当时设备制造厂的设备加工进度跟不上,我又和牛牛的父亲去重庆通用机械厂去进行设备监造,当时重庆乱得很,验收好的设备运不出来,给厂里发电报告急。我们厂的党委张书记亲自到重庆协调解决,张书记是38年的老八路,转业之前是堂堂的军级干部。张书记到重庆后找部队帮忙,部队的领导见老首长回来了,立刻列队欢迎,派部队用军车将设备押运回厂,这才没有影响设备的安装。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用5年的时间建好了工厂,记得1970年投产的那年,厂里发了些白酒庆功,我们几个人全都激动的喝醉了!”

邹主任的话引起了孙得权的共鸣,接着回忆到:“我是1951年18岁时参军,先是在铁道兵部队修建铁路,在福建后又到了山西,转战南北,1960年部队整体划编到西北成立了甘肃省101建筑公司,在西北的戈壁滩里又工作了5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原子能工业联合企业404厂,然后转战到这里,先是在21建筑公司(也就101建筑公司的前身),工厂建好后又调到厂里工作,在这里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就到了退休年龄了。咳,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喽!现在还有一身的毛病,在部队时受过二次伤,脚和腿都被砸骨折过,每到冬天还隐隐作痛,现在又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也该回老家享福了,老邹你好像也是浙江人吧?”

“我老家是浙江诸暨的,现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人了,俩儿子都在上海工作,这退休后就和老伴回儿子那住,帮着带带孙子、孙女,尽享天伦之乐!”邹主任回话道,

“那咱们还是老乡呢,我老家是浙江海盐的,靠着海边,回去后钓钓鱼、看看书,像你说的那样写个回忆录!到时候也给儿子带带孩子,安享晚年!”

“老孙,你儿子结婚没有?”邹主任问道,

“嗨,那小子现在秦山核电站工作,听说谈了个对象,还没有结婚!”孙得权说完,指着牛牛说:“那像建川这样又懂事又听话!”

“彬彬也挺好的,又孝顺又能干!”牛牛赶紧回话,

孙得权又指着巧云和王海涛对邹主任说:“大闺女巧云就要和海涛结婚了。”转过身来笑着问牛牛:“听说还是你小子给定的婚期,把老子的权力都给占喽!”

“孙伯伯,我可不敢占您的权力,其实也不是我定的婚期,要怪就怪那个老人头,是他给定的!”牛牛赶紧解释着,

“哪个老人头?我怎么不认识?”孙得权问牛牛,牛牛就将事情经过讲给几人听,几个人听完他讲的故事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今天晚上其实是王海涛请客吃饭,肖永康当了七车间的副主任后,车间就选王海涛当了检修班的班长,牛牛就喊王海涛请客,加上孙副厂长和邹主任退休,就一起请来一起吃饭。席间两个老领导就这样东一句、西一句地拉着家常,边喝着酒边聊着,几个年轻人就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他俩讲着历史、传统和回忆录。

这时孙得权拍着张春红的肩对邹主任说:“你看,我的老太婆,从20岁时就从鱼米之乡的江南来到大西北,一直跟着我走南闯北的,先是在西北的戈壁滩上生活,然后又来到了深山沟,一辈子就没有在大城市里住过,陪着我把一生的青春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建设,相濡以沫、毫无怨言,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刚来时还是个黄花大闺女,现在成了老太婆咯,退休以后我天天陪着你去买菜做饭。来老太婆,敬你一杯,辛苦了!”

这一声“辛苦了!”把张春红感动的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大家一起举杯祝福这一对老夫妻!牛牛感慨的想着,是啊,人生有几个五十年,像父辈们的这一代人为国家建设付出了太多,吃了太多的苦,仍然无怨无悔、乐观地生活着,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要学习的榜样吗?要继承发扬下去的“石匠精神”吗?牛牛端起酒杯站起来激动地说:“孙伯伯、张姨,我敬你们二老一杯,你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爸、妈!我们也敬你们二老一杯,你们辛苦了!”王海涛和巧云也站起来向父母敬酒。

“你们俩要好好过,海涛你要多担当点,巧云也要多体谅着海涛,只要你们生活的好了,我和你爸才放心!”张春红激动地说着,

孙得权受到张春红的情绪感染继续说:“我俩也不知怎么的在甘肃的大戈壁滩里一呆就是5年,老太婆就一直怀不上孩子,那时把我给急的,老孙家不能在我这一辈断后呀,没想来到四川一下子就有了,而且还是双胞胎,我这一下就儿女双全了,刚生下他俩时我高兴得无法用语言表达,同事都说四川的水土好,养人啊。还得感谢牛牛的妈妈李秀兰,用她的奶水喂养了这俩孩子,牛牛、巧云和彬彬从小就在一起长大,一起上学,我和刘和平还开玩笑给牛牛和巧云订娃娃亲,可惜他俩没有缘分。看着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我们也满足高兴。四川真是个好地方,我还真有点舍不得金口河这个地方,我们的孩子在这里长大,我们的事业在这里奋斗。山清水秀、冬暖夏凉,还有这么多老战友、老同事,更还有看着企业一天天变强变大!真舍不得离开!”

“爸,以后你就和我妈经常回来看看,住段时间,看看老同事、看看你们生活过、奋斗过的地方,省得你们寂寞!”巧云对着父母说,

“是啊,一晃几十年了,金口河这个地方变化太大了,刚建厂时,这里是什么都没有,除了农田就是山坡上农村的一些破房子,当时还没通电,一到晚上除了依稀可见的高山外,就只能看见天上的星星和村子里煤油灯的灯光,听着大渡河水的波涛声。后来进厂的公路修好了,也通了电,当电灯亮了起来,一些农村的孩子不知道啥是电灯、汽车啊什么的,围着转呀、看呀,晚上放露天电影,大人小孩那个高兴呀,早早的就去占地方!现在想起来就跟昨天发生的事一样。自从工厂建好了,金口河是一年一个样,你看现在高楼林立,灯火辉煌!”邹主任感慨地说着,

“当初我还在21公司,建筑用的水泥和红砖都是用汽车运进来,山上是一条破烂不堪乐乌公路,那公路还是抗战时期抢修的,沿着山势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一会爬山,一会下山,每年都有汽车翻车掉入河里,我都亲眼目睹过翻车死人的事情,就这样我们的车队还是勇敢地往前开着,把建筑材料一车一车地运到工地,那些司机不怕死吗?肯定怕,可工作需要、国防建设需要我们克服这些困难,克服恐惧心理,为了尽快建好工厂,我们有的同志牺牲受伤,我们不哭一声,继续施工,有的同志生病,仍不离开工地,就跟部队打仗没有什么区别,当时条件那么差,工资又低,可工人的积极性是那么的高,人们思想是那么的单纯和正直,那像现在这么复杂、瞻前顾后。就是这样的条件我们还是一锹一锹、一砖一砖地把工厂建了起来,靠的是什么精神?靠的就是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孙得权回忆起往事又激动地说着,

看着孙得权激动地心情,牛牛动情地说:“孙伯伯,您一直是我敬重的老领导,我们一定会把这种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传承下去,下一步厂里的中试工程就要开工,我们将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建设好中试工程!”

孙得权站起来,握住牛牛的手说:“你小子,说得好,又进步了!我等着建好工程的那一天!”

邹主任看着在座的年轻人说:“还是你们这一代人好啊,赶上好时代了,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过我们也不后悔,也没后悔过!想想我们的老革命、老前辈,在那个战争年代不是跟我们一样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王海涛的宴请就在二位老领导深情回忆着历史和慷慨激昂的演说中结束!

在这次的宴请中对牛牛启发深刻,想着革命的老传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还有那“石匠精神”要继承发扬下去!要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请战书中,就急急忙忙回到宿舍修改和完善那份请战书。

自从听了周峰的谈话和要求后,牛牛就在思考着怎么写这份请战书,就与分厂的王厂长和郑书记进行了沟通,将周峰讲的内容和自己想法向二位领导进行了汇报,此时的王厂长和郑书记也在考虑着同一个问题,中试工程就要在分厂进行实施,这可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分厂内怎样筹划和分工,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两人高兴地看到牛牛的超前思维和工作作风,很是欣慰!表示坚决支持牛牛写请战报告,几个人共同商量着怎样组建这样一只青年突击队,承揽些什么样的施工任务,工程开工前还有哪些工作要做好准备,为牛牛写好这份报告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通过与分厂王厂长和郑书记的谈话,思路豁然开朗,就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写起,一、工程的概况和重要性,二、组建青年突击队的必要性,三、青年突击队可以参与那些项目的施工,四、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可以有那些收获,五、青年突击队的组建方式和人员情况。

晚上牛牛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按照这个思路开始动笔写了起来,题目就是《关于组建青年突击队参与中试工程建设的请战书》,一旦提笔就再也没有放下,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纸,写了改,改了再写,就这样完成了这份请战书,一看表已经深夜3点多了。

第二天将写好的请战书交到厂办打字室进行编排打印,校对后,打印了几份,就这样一份以一分厂团委名义的《关于组建青年突击队参与中试工程建设的请战书》交给王厂长审核,然后去了总厂,又将请战书交给了周峰过目审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