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在就自己和主人的时候,他自是说话无所顾忌,一是天生如此,二是也是连日里觉得主人心情烦闷,想通过自己的插科打诨来博主人一笑。
但是自打赵世苏醒以后,由两人变成了三人,不说赵世早已是主人内定的公子了,就算是一个外人,自己也要表现出相府的良好家声,不可坠了相国的名头。是以乐福到处表现的和赵世苏醒之前判若两人。
少顷,乐福便拿着衣物回转而来,随即要服侍赵世穿戴。赵世先行谢过主人之后,又向乐福一躬。不过乐福还是未受。急忙服侍其穿戴起来。
这倒不是赵世托大,而是自家知道自家事。那可是古装,不是大裤衩子和跨栏背心。随便一套就穿好了。为了不出笑话,赵世也就听之任之了。
不一会,一个身着古装的赵世就闪亮登场了。不过由于头发被烧焦了,所以也就没什么头戴纶巾的镜头了。其实就算没烧焦,他也戴不了,现代男人几乎都是短发,赵世自己也不例外,哪有地方戴劳什子纶巾啊。
好在一来赵世穿越以后,身体发生了变化,好像变成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和原来相比矮了不少。二来乐池大相国,身材不高,用现代人的标准也就一米六几,所以他的衣物赵世倒是穿起来还算合适。
---------------------其实我算高的呢,你是没见过齐国的晏子,他最多也就一米五。
穿戴停当以后,一个翩翩佳公子出现了,就是头发短了点,眉毛少了点,皮肤黑了点,身材矮了点。赵世再次躬身倒地,谢过乐池。
乐池哈哈大笑,忙说些许衣物,不值一提。然后又问及赵世家中可还有亲人尚在?
赵世答道,听恩师言道,时值瘟疫横生,尚在襁褓中的自己于草堆之内被师傅发现,除了言及自己身世的帛书,身边并无任何人。而那卷帛书,也在不久之前,毁于大火。言及于此赵世不禁又悔恨不已。
当然,这一切都是赵世自己在胡说八道,老子给你来个死无对证。看你能奈我何?至于家乡的名字,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战国地名,而自己又来自2000多年以后,那时的天津就在当今的燕国境内,但是现在的地名他就无从得知了。
我是天津人,说自己出自燕国,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身世的一种纪念罢了。
乐池哪知道这么多的弯弯绕?所以也跟着在一旁不胜希嘘。当问及赵世师从何人之时,赵世也是信口雌黄,说什么不知恩师名讳,恩师一脉更是一脉单传。
而到了自己这代,学的还不及本门所学之万一,恩师更是身染重病,不久于人世,所以才会对自己言及身世,并嘱托自己寻根问祖。
并且,在言明一切之后,恩师更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不辞而别,只留下了少许师门信物,恐怕此时早已魂归司命之所属了。言罢于此,赵世更是动情的眼泪汪汪。真是听者伤心,见者流泪。人生之大不幸莫过于此。
赵世真是个狠人,为了给自己编造一个完美的身份,真是不惜一切了。不过他的经历确是深深的打动了旁敲侧击的乐池,真是太完美了。真的是-----全家死光光啊。百年不遇啊!
为此,他一边安慰赵世,有时还跟着长吁短叹,一边心里却乐开了花,不过面上到没有任何的表现。
旁边跟着听的乐福,看见自家主人的表现不由暗伸大指,“高,实在是高。相国大人不愧是相国大人,真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机深沈,老谋深算啊。”
-----------------乐福,你又调皮。
看着赵世,岳池倒没有马上亮出底牌,而是邀请赵世同车回转灵寿。一来增广见闻,二来自己大病初愈,也需要人照顾。
赵世想到自己初来乍到,身无分文,并且又人生地不熟的。也就欣然愿往了。
这时岳池好像想起了什么,急忙回身从刚才休息的草席之上的包裹里拿出赵世的那把刀。递了过来说道,
“公子见谅,适才才想起此刀,是时因为要对公子急救,事急从权没有问过公子就将此刀收起,如今公子已然恢复神智,料想此刀必是公子师门重宝,现还于公子。唐突之处,还望海涵一二。”
“老丈哪里话来,我之性命皆因您援手相救,区区外物原本就算送与老丈亦无不可,然则此刀确是师门之物。
见刀如见家师,想家师含辛茹苦地将我哺育成人,更传我大道。如今生死两地,睹物思人之下,小子不敢将刀送与他人,还望您老海量汪涵。”赵世假模假式的回答道。
“即是贵先师之遗物,老夫怎可夺人所爱?公子不可再说。不过此刀确是重宝,但不知是为何名?”
“刀名:‘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