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家贼难防戴宅遭难引倭入寇为祸一方
赣州府,地处东南,位于长江下游,境内水域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又被称为“鱼米之乡”。洪武年间,战乱平息,天下初定,太祖皇帝下令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以尽快恢复战争造成的伤害。与此同时,明太祖认为商人大多是些投机取巧的奸邪小人,因此对商人十分打压。在明朝初年,商人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其后代甚至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政令逐渐被废止。如今商人的后代不仅可以去考科举,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出钱向朝廷“捐官”,其地位早已今非昔比。而安远县作为赣州境内的县城之一,面积虽不算大,但因其物产资源丰富,因此县城之内商户林立,做买做卖的商人往来不绝。也正因如此,在早年间经常会有一些游手好闲的宵小之徒潜入百姓家中行窃。更有甚者,一些亡命徒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抢夺路人财物。本地百姓对此叫苦不迭。后来经过几任知县的大力整治,情况已有很大改善,拦路抢劫的状况已基本消失,即便偶尔仍有人家失窃,但也都只是些鸡鸣狗盗小偷小摸之辈。
这一日天已黑尽,安远县城在夜幕的笼罩之下显得十分寂静。街上除了巡夜的士兵和打更的更夫之外,基本已无行人,大部分人都已陷入沉睡之中。正在这时,安远县的县衙之中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衙役匆匆走进内院。来到知县林凡的住处。这时,睡在外间屋的长随小锣听到敲门声之后一边揉眼睛一边起身走过去开门。一间李贵焦急的样子,小锣赶紧问道:
“李捕头,这么晚出什么事了吗?”
“戴家有人来报案,情况紧急,我必须马上向大人禀报。”
这时只听里间屋有人说话:
“小锣,外面是李贵吗?让他直接进来回话!”
“是,大人!”
李贵一边答应着一边迈大步推门走进里间屋。屋中的知县林凡此刻已经起身,正抓过外衣往身上穿。忙乱之中虽然头发有些凌乱,但仍能看出其长相不俗。林凡今年二十二岁,生的是面如冠玉,目似朗星,鼻如悬胆,齿白唇红。乍看之下,书生气十足。但仔细看,会发现其举手投足之间十分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李贵进门之后,林凡边整理衣服便问道:
“到底出了什么事?”
“回大人,彩云天老板戴善堂家中的家丁前来报案,说就在刚刚有一伙强盗闯入戴家,不仅抢走大量金银财务,还砍死了两名家丁,另外还有几名护卫被砍伤,情况十分危急,请大人定夺。”
一听出了这么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事,还伤了人命,林凡也不敢怠慢,他立刻说道:
“李贵,你现在马上召集手下差人立刻赶去戴家查探情况。”
“是”
李贵领命转身出去,林凡想了想又转回身对小锣说道:
“小锣,你去告诉周武,让他马上派人通知北城门的守卫,即刻开始关闭北城门,只留南城门供行人出入。同时通知南城门的守城士兵,对近期出城的人务必严加盘查,一旦发现有携带大量金银出城的,直接扣押!”
“是!”
小锣也立刻应声而动,转身快步走出房门。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林凡已身着官服出现在内堂之中。为了让自己头脑更清醒,他正拿着一条在冷水里浸过的毛巾放在前额上轻轻擦拭。这时吕师爷从外面走进来。吕师爷大约四十岁左右年纪,早些年在接连两次科举落榜之后,便没有再考。因其读过书有些学问,后来便在县衙谋了份师爷的差事,一直做到现在。吕师爷进门向林凡见过礼后便恭恭敬敬站在一边,林凡这时开口问道:
“吕师爷,我一直听说彩云天布行的老板戴善堂在做生意方面颇有才干,但是自从我到安远县之后,整整三年时间我好像从来都没见过这个人,你是本地人,我想知道,这个戴善堂,是个怎么样的人?”
“说起这个戴善堂,他其实并不是本地人。”
“哦?他不是本地人?”林凡微微有些惊讶。
“恩,我记得应该是在六年前,戴善堂带着他的夫人搬到了这里,他搬过来之后,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开起了布行彩云天。因为彩云天的布匹种类很多,而且价格也十分公道,所以很受本地人的欢迎。彩云天的生意随之越做越大,没过多久,戴善堂又在买卖街上开了一家客栈,后来还开了一座钱庄和两间果品铺。总之,他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便占领了几乎半条买卖街。一跃成为本地最大的财主。只是……”
“只是什么?”
林凡一边询问一边将毛巾递给小锣,并伸手接过小锣递过来的茶杯。只听吕师爷继续说道:
“在最初的两年里人们还会经常见到他往来于各个店铺之间,后来听说是在外地又开了其他买卖,所以本地的产业就都交给了总管丁学忠打理,期间戴善堂也出现过几次,但转过年之后人们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哦,那戴家的其他人可有什么异常吗?”
“其他人倒没什么,戴善堂的夫人偶尔还是会到上清观进香祈福,戴家上下似乎也没受什么影响。”
“对了,他们没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