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会专门趁着雨后,在杏树底下捡霉烂的杏子。
张想会把那些杏子埋在地下,十多天后等杏子表皮腐烂,然后在从土里挖出来,在河水里淘洗一番后,只剩下干净的杏仁,晒干后就可以卖了。
这种方法时间比较长,有心急的人会把青涩的杏子摘下,放到锅里蒸煮,等杏子果肉松软后,在淘洗,晒干。
张想望着手里的青壳核桃,等它自己把外皮烂掉,时间太长了,不如试试在锅里蒸煮一番,看能不能把那果肉去掉?
张想正在厨房鼓捣那些核桃,却听见外面有脚步声传过来,应该不止一个人过来。
待张想走出厨房,却看见喜梅,宝山,还有几个他不认识的村民,齐齐把他给围住了。
“好兄弟,听喜梅说,你有办法把那核桃卖出高价,让乡亲们打得核桃先不要卖,对不对?”
宝山一把抓住张想,本来他对喜梅不让村民卖核桃,心中存疑,却没想到喜梅嚷嚷着是张想的意思。
对于他这个堂弟,他现在是万分佩服,听说是张想的意思,马上劝说村民先不要卖核桃,然后兴冲冲的带人来找张想讨主意。
张想望了一眼躲在人群中的喜梅,知道她是扯大旗作虎皮,拿着自己的名字糊弄人,不过她也是怕乡亲们吃亏,可以理解!
“宝山哥,我是有点想法,那核桃不应该卖这么便宜,我还在想办法,去掉核桃的那层青壳!”
张想说出了想法,准备过一会去厨房看看效果怎样,能不能真正去掉青壳!
“想子,可是那贩子说,我们这里的青皮核桃是一种药材,皮烂掉的都不能入药了!”一边四五十岁的村民,迟疑的说了一句。
他叫李小顺,在张家店呆了一辈子,他家的核桃树不少,今天刚准备卖核桃,要不是喜梅说是张想的主意,他那一千多斤核桃,就全部卖了。
第二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张想愕然,他没想到那核桃贩子还有这种说法,青皮入药,不能破损,难怪这么多年,这种青皮核桃收购价才三块!
“喜梅,你招呼乡亲们坐下,我去看一下锅里的核桃!”张想念着那青皮核桃,在锅里蒸煮了许久,要是自己猜想的不错,应该有结果了。
厨房里热气腾腾,张想用盆装起那些煮过的核桃,把它们搬到院子里,然后让喜梅用井水冲洗,引得其他几个人都围了上来!
“蒸煮核桃,那青皮烂掉咋卖钱?”
“这不是和煮青杏的方法一样吗?要核桃仁做什么?”
“想这孩子,书读的多,听他的没错!”
“这煮过的核桃,我咋看着有些眼熟呀!”
村民们看着喜梅,把核桃的青皮去掉,用水一遍遍的冲洗,有些不干净的地方,用刷子用力的搓洗,渐渐的,一颗颗浅褐色干果状的核桃露了出来!
“这不是我在外地,看到超市里面卖的那种山核桃吗?”
张宝山看着盆子里显出原形的核桃,目瞪口呆,这种核桃据说比猪肉贵多了!
那时候,他还感叹,张家店水土不好,只能出那种又涩又痳的青皮核桃,好在还能当药材卖,也不算很亏!
“原来核桃要这样加工呀,我还以为人家的核桃天生就那样!”
张宝山的话让张想无语,你一个村长都这样想,难怪村民们三块钱一斤的核桃,还卖的沾沾自喜。
事实胜于雄辩,当喜梅把那些核桃洗干净后,脑袋活一点的村民就知道,这核桃三块钱一斤怕是卖亏了。
“这种核桃煮过后洗干净,可是没有人来收这么办?”
李小顺畏畏缩缩的说了一句,核桃是他除了粮食以外,最大的经济来源了,这要是不卖给贩子,钱谁给呀!
“这样吧,你们回去说一声,核桃先全部去壳,在晾晒干。销路我来找,如果没人要,十五元一斤,最后我包了!”
张想知道这些村民的心思,实在是太穷了,每家的核桃多少能换点钱,他们是怕折本呀!
“想子说的话,还会有假,赶快去通知其他的村民,山核桃不要卖,都囤在家里,等想子找人来买!还有要注意,不要让其他村里人知道了!”
张宝山乐了,十五元一斤呀,这是什么概念,马上去通知其他村民后,自己也要去打核桃了!
围观的村民七嘴八舌,一个个在心底盘算着,这事要是成了,今年的山核桃怕是要让大家发个小财了。
人的嘴巴是最快的传播工具,不到半天时间,全村都沸腾了,男的去打山核桃,女人在家煮核桃,今天怕是很多人都要熬夜了。
张想把晒干的山核桃照片,发布到网上,又在求购核桃的页面留言。
让人奇怪的是,网上还真没有那种青皮核桃的照片,只有核桃仁的照片,难怪在宝山的睛里,核桃天生就长那样,恐怕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想子哥,在吗?”摩托车的声音响起,刘磊那家伙也听到信,马上跑过来证实。
“想子哥,村长说的是真的吗?”刘磊最相信张想,他家核桃树不多,这是跑过来讨主意的。
“恩,青皮核桃加工后,也是很值钱的,你家核桃树不多,要不我给点钱你,你去其他村,把人家队里无主的核桃树买来,或者收点青壳核桃,相信能赚一大笔钱!”
张想突然想起,刘磊家里也不宽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刘磊脑子一转,知道张想在帮他,心里很感动。
“想子哥借点钱我,我一定还!”刘磊刚结婚,手里还真是没钱,既然张想给他指了条路,他怎么也要去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