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寻经探宝_跌宕尘缘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七章 寻经探宝(2 / 2)

“主人先请!”李宏起身作答。

“叨扰了!”

“看来今天是要沾旭东夫妇的光了!”

大家陆续离座,随马旭东夫妇步入右侧的餐厅。

才走到餐厅门口,大家就被厅内的豪华装饰和满桌的山珍海味给吸引了。虽然这些人都是多少见过些场面的人,但面对眼前的景象还是吃惊不小:

“旭东也太有品味了,这餐厅都赶上五星级饭店了!”

“你们也太客气了,都是老朋友了,还搞这么大的排场!”

面对大家惊讶的眼神和溢美之词,马旭东表现得很淡定:“今天大家肯来,就是给我面子,何况大家都是几十年没见面的朋友了,略表敬意是应该的!”

“是呀,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我们尽地主之谊的应该的。”温丽君也笑言,“有不到之处还请多包涵!”

“你们这么说,我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潘辰岳拍手道:“那么客随主便,大家都不用客气了,就感谢我们有这样一对值得自豪的哥嫂吧!”

“对、对、对,辰岳说得对!”

“谁叫我们是哥们呢,再客气都不够意思了!”

大家嚷嚷着,就近入座,三杯下肚都不知道身在何处、谁请谁了。

席间,温丽君频频起身为大家舀汤、添饮料,遇到李宏的杯盏时还会有意无意地多加点。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反正李宏是感觉到了,为了分散注意力,他问了个大家也许意识到而又没有提及的问题:“旭东,你们的孩子怎么不见出场呀?”

“哦,我女儿去大连读书了。”马旭东用纸巾擦了擦手回答。

“都是他,”爱女心切的温丽君指着马旭东数落道:“佳佳明明可以留在本省高校读书的,就他以专业对口为名,硬把她给支开了,一年难得见一两回。”

“你这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了!”马旭东反驳,“凡事要从长远考虑,孩子还小,应当以前程事业为重。至于将来如何安排,那是可以商量的。“

现在大家总算明白他们夫妇的矛盾是源于此了,但又不好插嘴说什么。

还是李宏的脑子转得比较快,他问旭东:“你来这里多少年了?”

“将近十年了吧,”马晓东用湿巾按了按嘴角,回答道。

“那你可知道,当地有什么值得探访的名胜古迹?”

“我虽然来了这么多年,但在这方面了解得不是很多,也仅止于道听途说的水平而已!”

“那说来听听!”爱旅游的程绮丽对此来了兴趣。

“首先,这里出了位开闽进士、一代帝师薜令之。因为他为官清廉,皇帝给他的家乡赐名廉村。其次,这里有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有经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年流水冲刷而成的形状各异的天然地质奇观——冰臼。天气睛好时,站在白云山顶可以眺望东海日出,运气好的人还有望看到“佛光“。第三,有以奇峰、秀水、栈道闻名的金山大峡谷。这些都是值得诸位移步一睹的好去处。”

“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上流传的韩阳十景,更有一首曾为当地建县立下不朽功勋的不凡诗篇。”

“噢,什么诗?快念来听听!”爱好诗文的王钧催问道。

“这首诗是一位在朝为官的乡贤郑寀所作,宋理宗皇帝因这首诗而开恩赐县,并亲笔题词祝贺。”马旭东娓娓道来,早把这桌上众人的好奇心给充分激发了出来。

“真有这么神?别卖关子了,快说!”潘辰岳都有点等不及的样子。

“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四顾罗山朝虎井,一条带水绕龟湖。

形如丹凤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此处不堪为县治,更于何处拜皇都。”

马旭东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将这首诗给吟诵了出来。

“果然好诗,难怪理宗皇帝要破格开恩了!”身为语文老师的程绮丽拍手称赞道。

“那么皇帝的题词又是什么呢?”姚喜民意犹未尽地追问道。

“敷赐五福,以安一县。”马旭东应声而出,“福安之名便由此而来。”

“哦,这文人就是利害!”潘辰岳感叹,“仅凭一首诗,就将一座县城给拿下了。”

“可不,当年福安属长溪县管辖,后来渐渐兴旺而有独立的欲望,但上报朝廷后争论多年都定不下来,最后还是凭了郑老先生的这一首诗,钦定立县。”

“真了不起,”王鈞赞叹,“人说一字千金,这位仁兄一字值万金也不止了啊!”

“哦,原来还有这来头啊,真不简单!”李宏感叹道,“而且,福安这地名也挺好听的。”

“对对对,来这里安全又有福,这趟真是没白来!”姚喜民拊掌道。

“哈哈哈……”

“说得有理,说得有理!”

众人附和。

“那先这样吧,”马旭东看时间不早了,便以主人的身份做出安排:“请各位清空门前杯,然后到楼上客房休息。明天我带大家到几个有标志性的地方逛逛,如何?”

“客随主便,这几天我们就交给你了!”潘辰岳首先站起来喝干自己面前杯里的酒。

大家随即也站了起来,相继喝掉自己杯中的酒或饮料,然后依次与马旭东夫妇道别:

“大哥、大嫂,你们这次可是让我们开眼界了!“

“明天就有劳了!”

“谢谢了,明天见!“

“不客气,明天见!”

马旭东夫妇分别与大家握手道别。

客人们在机器人小姐的引导下,分别入住卫生整洁、设施先进的客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