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纯瞎扯)
十里村。
十里村不是因为村子的长度是十里而取名,而是因为村里的桂花可以飘香十里,从而起名。
村的东边,陶家女儿陶宜初长成,到了出嫁的年纪了,而陶家父母看中了十里村西边的刘家少爷——刘毅。刘毅还没有配妻,但有着一身好本领,无论上战场还是田里耕作。
只是陶宜从未见过刘毅,也没有对他的好感,只是有些可惜自己的美丽容貌。
在这社会风气还未开放的年代,就算女子有着美丽容貌,也单纯在家做媳妇,何况是偏僻的农村地方。
但父母之命为上,陶宜还是需要出嫁到刘家的,就连出嫁日期都定着了。
陶宜在出嫁之前,经常坐在房间窗前,望着天空发呆,但不知道发呆点什么。
而窗户之外,是树林,树林之后便是山,一座一座的山绵延向远方。若是陶宜是个读书女子,那大概会为此写首诗吧。
“远方……”陶宜嘟囔了一下。
陶宜望着天空,望着飞鸟,却没有注意树林中走出来一个人。是一个男子,在这秋天的时期,穿着一件狼皮衫,狼皮衫只是穿在左右侧上,将胸腹与手臂都裸露出来;男子很年轻,却有着一身十分结实的肌肉。他有着一头长发,长相也十分英俊,眼眸中透出坚毅。
待到陶宜注意到他的时候,男子也正在盯着她在看。
看到陶宜注意到自己,男子走上前去,在窗外问陶宜:“姑娘一个人,怎么在这里发呆啊?”
陶宜也没有隐藏,答道:“公子,小女子即将出嫁……”
“出嫁?这不是一件大喜之事?”男子打断陶宜的话,问道。
“只是……小女子并不认识和对那位男子有好感,只是可惜自己草草嫁了出去。但父母之命不可违啊。”
“可怜姑娘你了……”男子说道。
“多谢公子……”陶宜现在并没有什么能说的,只是为这安慰稍稍有些感动。
“唉……”陶宜又叹了一口气。
“这是我在山上摘到的果子,给你吃一个吧。”说着,男子从兜中拿出一个黄色的果子。陶宜接过果子,多谢了一声。掰开果皮,里边红色的果肉十分诱人,一口下去酸酸甜甜,让陶宜十分开心。
“不知公子府上何处,小女子从未见过公子。”陶宜问道。
“也就是在山中,一处小房子罢了。家产不大,比不上姑娘家。”
陶宜“嗯”了一下,一个小果子被吃完了。
“姑娘……想逃婚吗?”男子问道。
“这……小女子就算有这心……小女子也不敢啊。”陶宜咽了一口口水。“公子为何问这个问题?”
“没什么,问问而已。”此时,男子显得镇静。
“不知公子姓名?”陶宜问道。
“姓陆,名长安”男子回答道。
“多谢陆公子今日能和小女子闲聊。”陶宜说道,“小女子姓陶名宜,只是无才。”
“陶姑娘长相倒是非凡。”陆长安说道。
陶宜脸色微微一红。
“公子也是英俊。”陶宜脸色更泛起红晕。
陆长安微微一笑:“那也谢谢姑娘赞赏。”陶宜并没有再答话。
“那,我就先走了,回见。”陆长安说道。
“回见,公子。”
陶宜的眼光一直看到陆长安消失在树林里。
……
次日下午。
陶宜还是坐在窗前,只是脑海里想着昨日的陆长安。怎么说,在出嫁之前,这陆长安都要比那刘毅要好。
窗外的大树的树枝一层叠一层,茂密的枝叶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十分柔和,轻飘飘的风微微地吹起树叶,鸟儿在清脆地叫唤着。
在树林之中陶宜又看见了昨日的那个身影——陆长安。他的身上照样穿着那件狼皮衫。手中却多了一个东西。
“午安,公子。”陶宜说道。
“这是我今日给你的。”陆长安说着,将手中的东西递给陶宜——是一个粽子。
陶宜谢过陆长安,然后打开粽子吃起来。
“姑娘何时出嫁?”陆长安问道。
“回公子,还有十日。”陶宜咽下一小块粽子,回答道。这个粽子是甜的,但是不热,让陶宜很喜欢。
“十日啊……”陆长安咽了一口口水。“姑娘想嫁给那位男子吗?”
“我……不想……”陶宜小声地回答道,“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姑娘能够改嫁给我吗?”陆长安说道。
……
“改嫁……不可能吧……”陶宜说道。
陆长安:“抱歉了姑娘,我说错话了。”
“不不不,公子……”陶宜有些慌张,但不知道真正在慌什么。
“那姑娘,能和我走吗?我这么大的人了,还未娶妻……”
“想啊,但是走不了啊……”陶宜喃喃道。
“姑娘你到时候收拾好东西,我来找你!”陆长安说道。
说完,陆长安就离开了。
……
之后的几日,陆长安和陶宜经常在窗边见面。一来一往的,陶宜倒是对陆长安起了好感,觉得他是个好男子。
直到出嫁前夜
这晚,两人心里都很沉重。
一大早,天还未亮,但陶宜就醒了,她居然真的听陆长安的,收拾了一些东西,放在一个小包里边。再过一会儿,陶宜就要被化妆了。
就在这时,窗户处被敲了两下。陶宜打开窗,看见了陆长安那虽年轻但英俊的面庞。
“出来吧,陶姑娘。”陆长安说道。
陶宜闻言,趴到了窗台上了。陆长安将她抱了出来,顺便背起了她。陶宜手中拎着那包“行李”。
直到走进树林,她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这个男人……认了吧。
等到太阳升起,陶家各人找不到陶宜,便跑出去寻找,但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