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这是我师叔了凡。师叔他精通医术,曾云游四方,救死扶伤,可厉害了。我特意请他来给你看看的。”
“阿弥陀佛,必明,不得妄语。”
“哦,知道了师叔。”
林抒随声看去,只见这位了凡和尚身着日常的黄袍僧衣,五官堂正,皮肤明黄,身姿笔直犹如松柏,眼神明亮好似星辰。
教育师侄必明要谦逊待人后,了凡和尚将手中药箱搁置,立马双手合十,向观音大士引佛礼,又含笑与林抒打了招呼。
了凡的行为举止立马得到了林抒的好感,他觉得了凡确实有一些真正佛家子弟的清静与澄澈,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杂质。
于是他立马起身回礼,只不过还是没有什么力气,显得有些摇摇晃晃。
“施主,贫僧了凡,负责本寺药堂,对医术稍有些心得。必明请我来,想为施主诊治一番,不知可否?”
“有劳大师了。”
“不敢不敢。”
林抒尽量坐正身体,将手递给了凡,请他诊脉。
前世,林抒其实也涉猎医药一二,他的二爷爷就是一名老中医。小时候身体不好,多亏了二爷爷帮忙调理,才逐渐健朗起来,所以他对了凡的印象自然也就更加好上几分。
只不过,他这次突然无力,显然与他初次御使灵气有很大关系。一个凡人医师如何能看得出病症来?
事实也如他所料,了凡把脉后,眉头有些微皱,似乎有点不明白:为何林抒的脉象并无大碍,却突然会瘫倒下去。
他察觉到林抒此刻血脉经络虽有些疲软乏力,但却以一种超越平常的速度在复原,甚至隐隐有一点超过一般健壮人的生机与活力。
百思不得其解,但他行医多年,却也不是一筹莫展。
他感觉林抒此时的症状与他曾经为一位江湖宗师诊治时有异曲同工之处。那位江湖宗师虽然年仅中年,但使的招式都是大开大合、刚猛霸道的。有时往往出力太多,事后便会虚弱乏力,动弹不得,需要调养许久,才能有所恢复。只不过林抒此时的脉象是虚乏中表现出强大的生机,与那位宗师有所不同。
“施主是否是做了什么颇费心思或力气的事?”
医术讲究望闻问切,他刚才已经观察了林抒的面相与声音,又把了脉。
虽然已经基本确定没有大碍,但仍然要问一问林抒自己的感觉与反应。
林抒听到此处也是有些惊讶,却也没有过多透露灵力的事情,只是点了点头,示意了凡说的没错。
了凡也听出了林抒的回避,所以也没有多问。他走南闯北,也见过许多能人异士,见过千奇百怪的病症。或许眼前这位就是一位江湖游侠,运功过程中有所缺漏,才导致了现在的状况。至于背后的原因,了凡自然不会像必明一般好奇心满满,此刻还向自家师叔使着眼色,表示疑惑。了凡自然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不愿意透露出去,没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正如世上有许多病症来也无知,去也无踪,其实只需要作息正常,很快就能消退。为人处世也是如此,遇见一人,也没必要刻意施为,顺其自然,有所进退,才能安人守己。
“那应该就无事了,小僧给施主再开上两副增补的方子。施主这段时日只需要稍加调养,不要再做这些劳心劳力的事情,很快就能好转。”
“多谢了凡大师,多谢必明小师傅。”
林抒自然是由衷的感谢,路上一个濒死的乞丐被人求助,甚至让他容身于此,可不能认为对方是出家人,就理所当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刻虽然林抒没有回报的能力,但他会把这份恩情长埋心底,一旦有所机会,自当报答。
“对了,我能借贵寺几本史书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