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阅读_建国大业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部分阅读(1 / 2)

44。西柏坡院内

夜空中,弦月潜进了辨不出形状的一抹暗云中。

阎长林和李银桥在值班。

突然,周恩来快步走来:“主席呢?”

阎长林:“刚吃安眠药,睡下了。”

周恩来刚要离开。

毛泽东的声音:“恩来,快进来!”

45。毛泽东居室

周恩来:“潘汉年来电,李济深秘密上船了。”

毛泽东高兴地:“好哇!”

周恩来读电文:“……船开了,货放在船长房里,英姑娘没有来送行,请大老板放心。”

毛泽东:“船上还有谁?”

周恩来:“彭泽民、柳亚子、沈雁冰、马寅初、邓初民、章乃器、施复亮、洪深、翦伯赞、孙起孟……”

毛泽东在看着墙上那个民主人士邀请名单,做上记号:“好呀,都是鼎鼎大名呀!政协会议就更有代表性了。”

周恩来:“他们化装成商人,躲过敌人的搜索。”

毛泽东:“大连方面要安排好接迎工作。”

周恩来:“都做了安排,主席,你安心睡吧。”

毛泽东叫住:“恩来呀,你眼睛熬红了,来,吃两片安眠药睡一会吧。”

周恩来掏出清凉油:“不用,我是沾枕头就着。现在还得抹点清凉油,等平津前线的报告。”

毛泽东:“我是睡不着,你是不能睡,恩来,咱们是在打疲劳战呀!”

周恩来往脑部抹着清凉油:“疲劳战打出个新中国。等政协的准备工作都落实,我就好好睡一觉。”

毛泽东附和地:“是啊,到那时就……就更没时间睡觉喽!”

两人相视而笑。

05

46。香港…罗便臣道李济深公馆外

字幕:1948年12月27日

翌晨。毛人凤派来的特务,擦拭无声手枪和匕首,一个正在安装狙击步枪。

为首戴前进帽的特务掏出手枪:“上峰要求干得利索,别让英国人抓住把柄。”

两个特务正欲行动,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了李公馆门口,从上面下来张序陪着衣冠楚楚的特使黄绍竑(53岁),有礼貌地敲门。

仆人开门。

张序:“这是桂系大员黄绍竑先生,代表白长官专程从武汉来接任公。”

仆人:“任公不在。”

黄绍竑一惊:“不在?”

张序:“昨天还在呢?”

仆人:“出门啦。”

黄绍竑:“上哪儿去了?”

张序:“我怎么不知道?”

黄绍竑无奈地感叹:“唉——来迟了!”

屋外,三个特务面面相觑,恍然大悟:“糟了!”

47。香港…何香凝寓所

张序匆匆赶来,故作镇定地:“廖夫人,任公在您这儿吗?”

何香凝:“他怎么会在我这儿呀?”

张序:“那任公怎么不见了?”

何香凝:“你是他秘书,他在哪儿你应该知道。”

张序:“您把他请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何香凝将拐杖往地上猛杵,板起脸:“你是说我把他弄丢了?告诉你,张序,如果任公出意外,我饶不了那些反动派!还不去找呀,你站着干什么?”

张序被廖夫人训斥得无言以对。

48。“阿尔丹”号驶入公海

船头如锋,嗖嗖地裁开了海面,船上迎风招展的苏联国旗。

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在甲板上散步活动,有人兴奋地高声吟唱。

突然,苏联船员发现一架侦察机向船飞来。

苏联船员急忙招呼:“躲进船舱,是国民党飞机!”

李济深、田汉(51岁)、洪深(55岁)等急忙进入船舱。

两架军用侦察机在上空盘旋,飞来飞去,轰鸣声传到船舱。

李济深:“侦察机?看来,他们还没发现我们。”

田汉:“任公,我们北上,老蒋还派飞机护航!”

李济深:“不开玩笑。现在没出台湾海峡,我们手无寸铁,现在一定要隐蔽。”

章乃器:“听任公指挥,方才谁在甲板上大叫,把敌机喊来了?”

飞机从头上飞过去了。

田汉:“是个意外插曲,没事了。”

当他感觉轻松地走出去,偶一抬头,看见海上迎面开来了一艘国民党的军舰,中华民国国旗桅杆上飘扬。

田汉紧张地退了回来:“这是冲着我们来的。”

军舰向“阿尔丹”号发出旗语,要求海上检查。

苏联船长命令旗手回答旗语:“公海航行不受检查。”

对方要求强行检查。

一位苏联船员按照船长的命令,带着大家往船的底舱里边走。

“这上哪儿去?”

苏联船员:“他们要求上船检查,查到你们就不好办了,也给我们惹麻烦。”

众民主人士愣住,看着李济深。

李济深:“听船长的,跟着走。”

49。船舱底部

那个苏联船员带着他们过了一道又一道的舱门,一直向前走着,直到了底舱的蓄煤仓里。

大家面面相觑,紧张而无言。

50。公海水域

军舰越来越近,三个国民党海军坐上小艇靠近了货轮。

不知何时,船舷上起火冒烟了,浓烟从上船的入口处越烧越高,弥漫起来。

船长指挥着灭火,各种消防器械都派上用场。

三个上船检查的国民党海军,立足未稳,就被烟薰得受不了,再加上苏联船员救火的消防喷水直射向他们,难以站住,片刻变成落汤鸡。

侦察机又飞过来了,绕了一圈,最后飞远了。

06

51。船舱底层

李济深一行人闷得透不过气来。

一股烟气传来,大家咳嗽不止。

洪深:“任公,能挺住吗?”

李济深:“哈哈,比坐蒋介石的牢房,自在多了。”

田汉:“任公,我们虽在黑暗的船舱,却看到了新中国的光芒,看到了自由的天使,在渤海的上空领航……任公,去过大连吗?”

李济深:“没有,田汉先生去过?”

田汉:“也没有,到大连就自由了!”

52。海面上

军舰看到船上失火,无意再等,遂放弃检查,撤退了。

火和烟还在甲板上烧着。

船掉头走远了,飞机不见了。

苏联船长:“统统灭火。”

甲板上的火很快扑灭了。

船员:“船舱下的人呢?”

船长:“让他们在下边隐蔽几天吧!”

53。大连港

船靠上了码头,抛锚。

黑暗中,大门打开,强烈的光束照耀着李济深步上码头。

群众敲锣鼓扭秧歌,欢迎李济深一行。

李济深与前来迎接的东北局书记高岗等人热情握手。

高岗(44岁):“我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在此迎接任公!毛泽东、周恩来让我转达对你们的问候!”

54。大连…大和宾馆前

标语:“欢迎李济深先生一行到达东北解放区!”

大门推开,已经穿上了高档的皮大衣、皮帽、皮手套、皮靴、毛围巾的李济深等人轻松大步向前走着。

长长的走廊,两边站着列队欢迎的人员。

门向前打开,宽敞的宴会大厅,西餐具摆放长长的宴会桌上。

四十多位民主人士刚刚落座,侧厅门缓缓推开。

目光都投注过去:

――李德全抱着冯玉祥的骨灰盒走了出来。

李济深一震:“冯夫人!”

李德全:“我和焕章在此迎候任公,一路辛苦了。”

李济深百感交织,走近:“焕章,我们汇合了。”

众人默然脱帽,鞠躬致哀。

静。

李德全掏出那只怀表:“任公送焕章的,他一直带在身上。在美国,他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拉拢,反对成立第三势力政府。他说,我和任公领导的民革,就是要完成中山先生的遗愿,和中共团结在一起,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

李济深接过怀表,手有些抖,眼睛发潮,转身对高岗说:“向毛泽东主席致电,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07

55。河北…西柏坡办公地院内

毛泽东兴冲冲拿着电报走来,见几个警卫人员在相互撞腿拐比赛,停住。

阎长林停下来:“主席,我们玩一会儿。”

毛泽东来了兴致:“来,我加入。”

李银桥想劝阻:“主席。”

毛泽东:“我玩过,银桥,你们三个一帮,我们三个一帮。”

毛泽东将左腿盘上,右手抓住,单腿向前冲撞,其快乐尤如孩子,一下子融入战士之中。几个人一起撞向毛泽东,他左右躲闪,又复而进攻。

阎长林从后边进攻,解救被围攻的毛泽东,别人纷纷落马。

毛泽东满头出汗,被撞掉下来,险些倒地。

周恩来上前扶住:“主席,这可不行。”

毛泽东:“快活呀,你小时候玩过吗?”

周恩来点点头:“年龄不饶人啊!”

毛泽东:“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周恩来:“李济深的电报看了?”

毛泽东:“任公不负我望呀。再有两个大桩,新政协的篱笆就扎成喽。”

周恩来猜测地:“一个是张澜?”

毛泽东点头:“民盟的当家人。”

周恩来:“另一个是孙夫人宋庆龄。”

毛泽东:“是的,建设新中国,不能没有国母。”

56。上海林森中路宋庆龄寓所

女人用戴在右手上的那枚金戒指印图章,盖在一张捐赠证明书上,红红的印章落有“sql”宋庆龄的英文缩写。

两位实业家收起捐款证明鞠躬:“谢谢孙夫人!”

宋庆龄:“应该感谢你们,支援中国福利基金会。”

一位实业家:“我们知道国母在筹集善款,救济儿童。”

宋庆龄擦拭着戒指上的印泥:“请转告实业界同仁,只要我签字盖章的,每一分钱善款都会用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身上。”

壁炉上,挂着大幅孙中山先生像,旁边写有“天下为公”。

实业家看着印章:“我们信任孙夫人。您是要在国民政府里出任职务吗?”

宋庆龄:“谁说的?”

实业家:“报上看到的。”

宋庆龄愤怒地:“这是造谣!”吩咐女秘书:“请你马上给我发一个声明。”

女秘书拿好纸笔:“您说吧。”

宋庆龄:“孙中山夫人今天宣布:关于她将在政府中就职或担任职责的一些传说,是毫无根据的,她以全部精力致力于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

实业家看着证书上的印章宋庆龄英文缩写红若梅花。

57。上海张澜寓所

字幕:1949年1月5日上海

《申报》两位记者:“表老,怎么看待蒋总统在《新年文告》中呼吁和平?”

张澜用梳子梳理着胡须:“我看,这并不是呼吁和平,否则就不会提出保存军队和保持法统。这样的条件,不仅中共,就是全国人民也不能接受。”

记者:“您认为中共领袖是道地的中国人,还是国际共产情报局的党徒呢?”

张澜:“他们属于前者,尤其是中共领袖毛泽东,他是中国的民族主义者。”

记者:“如果中共在全国执政,您采取什么立场?”

张澜:“我希望中共按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思想治理国家。如果中共违背民族的利益,成为外国的附庸,我和我领导的组织将加以反对。”

58。南京总统府外

字幕: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蒋介石身穿便装,在侍卫的护卫下正欲登车,李宗仁等在旁送行。

蒋介石:“德邻,我引退了,回老家了,下面就看你的了。”

李宗仁握手致意,告别:“那您走好!”

59。南京总统府内

李宗仁(59岁)踌躇满志地下达命令:“立刻代我起草一个就职声明,就说政府愿意就中共所提八项条件,即行谈判。”

字幕: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字德邻

60。上海街头

报贩吆喝着:“号外!号外!蒋总统宣布引退!李代总统发表和谈声明!”

人们街头巷议。

08

61。上海集益里张澜寓所客厅

李宗仁派邵力子代表他来会晤张澜与罗隆基。

邵力子:“……内战不能再打下去了!表老和努生兄一贯倡导和平,现在,李代总统决心实现和平,特请表老和努生兄出任和平调停人,请万勿推辞。”

邵力子示意随从拿上一个高档的皮箱。

张澜询问地:“这是……”

邵力子打开箱子取出一套西装:“李代总统知道表老生活节俭,特地请高级裁缝为表老缝了一身衣服,去北平和谈,换上新装,以展表老之尊严。”

箱子里躺着笔挺的毛料西服。

张澜把箱子合上了:“替我谢谢代总统。张澜出身贫民,这身布袍是妻子所缝,没啥不体面的,我从不接受对个人的馈赠。”

邵力子:“这是代总统的诚意,国共两党,不要再打,请表老出面调解。”

张澜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从前,国共两党之争,民盟是第三者,可以居间调停;但现在局势完全变了,是革命与反革命之争,我们要站在革命的一边,所以不能参加调解。请李代总统见谅。”

邵力子:“表老不给面子?努生兄肯否?”

罗隆基:“表老的决定,代表我们民盟。”

邵力子无奈地看着张澜。

张澜:“对不住您了,我还有客要见。”

62。张澜寓所书房

张澜进屋,一个国民党高级官员起身敬礼:“表老。”

字幕: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刘文辉

张澜:“文辉兄,久等了。”

刘文辉:“张群约我到南京商谈西南防务,我就便来看您。带来一笔经费,请表老全权支配。”说着递上一个布包。

张澜打开,是若干块黄澄澄的金砖:“好!谢谢文辉兄鼎助,民盟正需要钱呀。”

刘文辉:“这也是我交的盟员会费。”

张澜:“我马上会派人送到香港。局势在两三个月内将有大的变化。蒋介石必垮,共产党必胜。回去后掌握好军队,力量够,就早日脱离蒋帮;力量不足,就等解放军到了再配合行动。”

刘文辉:“我的盟员身份,表老一定不要露出去。”

张澜捋着长须:“我们需要你这样的秘密盟员呀!”

63。上海…宋庆龄寓所

李宗仁:“……今天来访,想备一架专机,请孙夫人到北方一行,向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转达我谋求和平的诚意,不知您以为如何?”

宋庆龄:“谢谢德邻的信任,我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

“为什么呢?”李宗仁不解地看了一眼房间里悬挂的孙中山大幅照片:“国民党为中山先生手创,对于它的成败,孙夫人不能坐视吧?”

宋庆龄:“正因为国民党为中山先生手创,我对国民党二十三年来的很多作为才格外痛心。德邻,我曾经明白表示过,在国民党未实行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前,我绝不参加这个党的任何工作。”

李宗仁无言以对。

09

64。北平解放

字幕: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解放军入城仪式,威武浩荡。

65。河北西柏坡院内外

爆竹声声,小院沸腾:“北平解放了!”

毛泽东同军委作战室的同志们兴奋地走出来。

警卫部队战士及家属们都在放鞭炮庆祝胜利。

周恩来走来了:“主席,平剧院在大会堂唱戏,去不去?”

毛泽东:“去,我们政协会议这台戏要到北平唱了。”

周恩来:“我已通知李济深不到哈尔滨,直接进北平。”

毛泽东:“恩来,是不是趁这个时候,接孙夫人北上啊?”

周恩来:“是时候了。”

毛泽东拿出写好的一封信:“我给孙夫人写封信,代表我们两个。”

66。上海…宋庆龄寓所楼上

宋庆龄坐钢琴旁边,拿出信展读:“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举行,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

秘书:“他们准备了一套周密的计划,先接您去香港,然后再从香港送您与廖夫人一道北上。”

宋庆龄思考,良久。

女秘书:“如何答复?”

宋庆龄:“我决定,不动。”

67。河北西柏坡毛泽东居室

“唔?”毛泽东接过信,自语式读起来:“……经长时间考虑,确认一动不如一静。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根据我的预计,蒋介石是无可奈何我的,请勿念。”

毛泽东沉重地把信放下,抽起烟来,踱步沉思。

周恩来:“看来在上海解放之前,孙夫人是不会来了。”

毛泽东:“……”

周恩来:“她说有高血压,正在治疗,不能成行。”

毛泽东:“蒋介石奈何她不得的,我们也不能勉强……”

周恩来:“怎么回信?”

毛泽东:“尊重孙夫人意见,上海见吧。”

68。西柏坡大院内

毛泽东叼着烟卷忧心忡忡地走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