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赵奶奶早上还想吃清淡一点的,结果看到姜音这面,立马改了主意,“闻着就香,卖相也好,看着跟饭店里做的似的。”
姜音弯眼,将自己手里这碗递给赵奶奶:“赵奶奶您吃这碗,我去问问辰辰赵寅他们吃什么。”
“好咧。”
这么香的面条赵奶奶不如姜音会做。
赵奶奶应了声,“我去问。”
昨天大肠惊艳的口感还停留在舌尖,赵寅和赵辰都一致选择吃大肠面。
卤肥肠面虽然香,但一大早吃可能会腻。
姜音又盛了一碟以前腌制的泡萝卜和泡青椒,解解腻。
“面好啦!”
“来了来了。”
赵辰小跑着过来,接过面,“好香啊小音姐姐!”
“快趁热吃。”
“嗯嗯!”
赵寅也进来把两碗面都端了出去,“快来吃吧。”
“嗯。”
姜音拿起筷子跟在赵寅后面。
四个人坐在桌子前,吃着碗里的肥肠面,一口肥肠一口面,再来一块泡萝卜爽爽口。
太阳慢慢从东边冒了个头,为安静的村落蒙上一片金光。
旁边是马上建盖的红砖房,碗里是以前从未吃过的这么好吃的面。
赵奶奶看着面前的孩子们,顿时觉得碗里面更香了,身子骨更硬朗了。
她觉得啊,自己说不定还能抱上重孙子呢!
上梁是一家的大事,八点不到,队员们就陆陆续续把自家的桌子板凳都扛了过来。
“这房子盖的真漂亮!”
大家看到院子里的红砖房,眼睛都亮了。
把桌子板凳放好后,围着房子转了一圈,“真漂亮啊,这房子花了不少钱吧。”
“哎哟喂,谢谢老张的桌子,一大早就搬过来了,等会忙完就给你送回去啊!”
这么多人吃饭,但是现在家家户户家里都只有一套桌椅板凳,桌子的腿都不一定整齐。
所以哪家办事,那些家里有完整桌椅板凳的,都不用打招呼,就主动问要不要把桌椅板凳送过去。
“谢什么啊,都是乡里乡亲的,到时候我儿子娶媳妇办事也要借你家的桌子不是?”
“哈哈哈哈是是是,老张你快坐。”
“行你不用管我,我自己转悠转悠。”
没多久,大家就陆陆续续都来了。
大家有人扛着桌椅板凳,有人提着鸡蛋,还有人提着白面、红糖啥的。
村里人一年到头就年底能分点钱,落到个人头上,一个人也就二三十块。
这都是收成好的时候,收成不好,一分钱都分不到,第二年还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所以平时大家伙有啥喜事,送钱的很少,都是送鸡蛋这些东西。
不一会,院子里就站了不少人了。
这还是他们村的第一个红砖房呢,大家伙都在看,看看房子,摸摸墙,再敲一敲。
“这砖头做的房子是不一样啊,一块砖都不便宜,这一间屋子不便宜吧。”
“好几百呢!和礼这些年真赚了不少钱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