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珍珠并不觉得自己这么想有什么错,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还别说,都没等得吴二和吴秀芳在她面前演上一场,这姑娘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了。
无外乎,跟她哥哥想的是一个主意。
倒也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清早起来,王淑英想着昨天晚上雄大说的事,心里有了成算。
把二郎叫到了一旁,母子俩开始谈起了心。
这吴家姑娘突然打听起了自家二郎的消息,甭管有心无心,有什么样的目的,王淑英觉得她都有必要提前给二郎打打预防针。
“二郎啊,昨天晚上雄大说的你也听到了,娘问问你,你心里对那吴家姑娘可是还放不下?可还有什么想法?”
二郎此时听他娘问起这事,心里有点不悦,倒不是冲他娘,只是心中有点埋怨,这吴家姑娘。
眼瞅着年底就要嫁到他们村里正家了,怎的这会儿又开始提起他来,没得让娘和家里人担心他。.
“娘,儿子早就忘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既然当初他们家选择了别家,弃了咱们,那儿子还想着她们作甚?
况且,这些日子儿子下去收药材,和西邻村里正的儿子打过几次交道,大家也有几分交情,那小伙子人不错,儿子才没有兴趣抢别人的媳妇儿呢。”
听着二郎的这番话,王淑英心里算是彻底的安了心。
“眼下这活儿还离不开你,不过娘怕有什么不必要的麻烦,以后那西邻村,能让你大哥去,你就别过去了。”
二郎点点头,也同意他娘的看法。
接着王淑英又说道:“以后你们的婚事,娘要好好的斟酌斟酌,这两年娘是不打算再给你们几个娶亲,送嫁的。不过,若是这中间,你若遇到了看的合适,喜欢的姑娘,也尽管告诉娘,娘也不会耽误你。”
马上就要到年底了,日子要开始难过了起来。这时候能保证基本的生活,保住命就不错了,实在不适合娶媳妇啥的。
当然她也不想嫁闺女。当下必须一家人安安稳稳的生活在一起,她才安心。
还有就是她毕竟不是原主,作为一个后来人,这里的嫁娶年龄也太小了点。
如果孩子们愿意的话,另说。若是按她的想法,她是希望他们能够晚几年再成家。
二郎听了他娘的话,倒是没有什么意见。经过一次退亲之后,他对娶媳妇这件事倒是没有那么急迫了,甚至还有点回避。
现在他觉得,自己这么小的年龄,正是应该努力做事,找到自己所擅长的,提升自己的好时候。他是打心里不想现在就成家了。
吃了早饭,二郎就跟着雄大出去收药材去了。王淑英带着大郎去了后院的工地。
这些时日,众人加班加点的赶工,王淑英她们家新建的房子,已经有了大致的雏形了。
接下来就是上梁,加瓦,然后盖院子里的仓厦,棚圈之类的小活儿了。最后砌上高墙就算完工了。
按照靠山村这边的习惯,新房上梁是要请客吃席的,王淑英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跟张富贵确定,正式上梁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