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谢景安只能战术性喝茶,要么就是用拳头捂着嘴一直咳嗽,他哪里想过什么主意,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沈念昭倒也没太在意,反而跟谢景安说起了她的主意。
“朝臣们总是一毛不拔,个个都在朝堂上跟朕哭穷,所以朕也懒得在他们身上费心思,不如去民间,找那些有钱的商户们捐。”
谢景安有些疑惑:“就连朝臣都不肯捐银捐粮,陛下又怎么能确保那些普通商户能捐?”
沈念昭微微一笑,一脸得意:“朕跟楼明奕说好了,过些日子会在春晓楼举行一场义演会,邀请城中各大有钱的商行。在以楼乐师和李霜霜这京城最知名的花魁娘子坐镇,这知名度就大大上升,再散播一些小道消息,说朕也会亲临现场,这样热度就炒起来了,届时一定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参加。”
谢景安有些不赞成道:“陛下天子之躯,怎可去那种地方,还与粗鄙的商人为伍?若是御史们知道了,岂不是……”
沈念昭一脸狡黠:“所以啊,朕散发的是小道消息啊,待筹集了钱粮后,任由御史们怎么说都无所谓了,比起难民们受苦受难,朕的脸面不值几个钱,反正朕也不在乎那些,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啦!”
“可陛下,那赈灾银两不是小数目,陛下又凭何笃定那些人一定会捐款捐粮?”
沈念昭笑了笑:“很简单,商人最是注重利益,只要有利于他们的事情,他们便不会不答应,而如今什么样的利益对于商人的诱惑性越大?那自然是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士农工商,商人处于社会末端,即便是再有钱也无法改变整个家族的底蕴,可这一次,朕给他们这个机会!”
“陛下是要让他们捐钱买官?”
沈念昭摇头:“若真要那么做,只怕全天下的读书人用唾沫就能淹死朕!”
谢景安不解:“那是?”
沈念昭胸有成竹道:“义演当天,捐钱捐粮较多的几户人家,他家中子嗣便可入国子监读书,接受最好的教育,并且朕还会亲自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功臣之家!”
要知道,能进国子监读书的人,要么是世家大族,要么就是旷世奇才,一只脚踏入了国子监,就相当于已经踏入了半个官场,更何况里面的人脉资源是大到无法想象的。
“这些都还不算完,毕竟这赈灾粮的缺口那么大,也不是靠几个商户就能解决的,朕打算以工代赈,大兴土木,由朝堂提出一个项目规划,让有钱的商户接手,这样难民们有活干,有工钱拿,就不愁生计了,这才算是真正的赈灾。”
“还有那些朝臣们,朕可不会就那么轻易的放过他们!改明日起,朕就让官府邸报日日刊登各大官员家中的存粮以及捐粮数量,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看看他们富得流油,却一毛不拔,朕就不信他们好意思不捐?”
正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她就不信那些朝臣们宁可被百姓们戳着脊梁骨,名声毁于一旦也不肯捐?
沈念昭说的兴起,眉飞色舞的比划着,临了还特意寻问了谢景安一句:“朕这样是不是显得太无耻了?”
谢景安此时表情虽然维持着平静,可内心却大受震撼。
他从未想过,这些看似荒唐却极其可行的法子居然是昭帝想出来的。
她对灾民的上心,果然不是表面上装装样子,她是真的有在爱护自己的子民。
甚至他在脑海里还蹦出了一个疑问:他真的比昭帝更适合做皇帝吗????.BiquKa.coM
这个答案他现在有点不确定了,一直以来,他以自己能征善战为荣,觉得这天下之主非他莫属,可平心而论,他当真能做到昭帝这般深谋远虑吗?
如果赈灾之事,交给他去办,他又会想出怎样的妙招呢?或许他的法子是远远比上昭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