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也不太知道,她只能尽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楚玉九岁这年,昏聩的朝廷果然没有抵挡住南下的胡人。
瞬间北方成了胡人的狩猎场,楚玉虽然内心焦急,但以他们现在的人手,对于励精图治了二十多年的胡人,毫无胜算。
朝廷南迁过母亲河后,朝廷上只剩下懦弱的求和派,对于在外的将领和军队,却又不给足粮草。
如果放任胡人继续南下,那么整个晋朝和汉人,终将灭亡。
楚子安只能站出来,承担起救援任务,还要思考如何不让自己手中的兵马折损过大。
想到此处,楚父面色更增加了几分肃然,他对着留守的侄儿楚文和家里人一拱手,就翻身上马,领着大军出了杭州城。
楚玉站在杭州墙头的角楼上,她看着一队队骑兵和步兵,如同钢铁般的洪流从城门奔出,高高竖起的骑枪和冰冷的盔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晃花了楚玉的眼睛,泪水顺着眼角流出,又随着军队奔跑后留下的烟雾灰尘,拙见消失。
“回去吧!娘亲”
直到再也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她才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对身旁的娘亲说道。
雄鹰从空中掠过,发出声声清越的鸣叫,如同北上的军队一样,振翅破开厚厚的云层,一路向北而去。
之后,北方的消息都是通过书信传来,有的时候楚父他们开战,消息和书信会时隔两三个月,才会传来一次。
楚玉只好在后方,为父亲做好战后后勤。
楚玉在各个庄园中,种植了各种新新粮食,都是她从上个时空带来的。有产量很大的玉米,有怎么做都好吃的土豆,还有吃多了容易放屁的红薯。
在这期间,楚玉又收购了很多的庄园,养了很多猪,孵蛋室也开始大规模的运作起来,这些建立的粮食孵蛋基地,足以供给军队的食物需求。
楚玉一直尽力给楚家军队做好后勤,因为楚玉知道朝廷给大伯的军需一直不足,要不是有楚家支持,大伯肯定和前世一样了,这是朝廷的现状,楚玉无力改变。
之后,楚父一直跟着大伯留在北方征战,在楚家的努力下,经过三年的征战,楚家军赢回了一些被攻占的领地。
这些地盘被楚家赢回后,成了楚家的练兵之地。
而梁祝剧情也已经快要开始了。
《梁祝》开始于祝英台假扮新娘,帮助黄良玉逃婚,祝英台夜雨中,在寺庙偶遇梁山伯,黄良玉逃婚后,祝八哥大受打击,最后单身到英年早逝。
楚玉答应过原主,会帮助祝英齐获得幸福,她会兑现自己的诺言。
这天楚玉利用化妆术,打扮成了一个糟老头子,在怡红院对面摆了个摊位。
小摊旁边插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算命解惑,不准不要钱’,字迹虽然潦草却苍劲有力。
楚玉一手捋着假胡子,一手捏着酒壶。嘴里念念有词:“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黄良玉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摊前,本是不相关之两个人。
但不知怎么,就像冥冥中自有指引,黄良玉来到楚玉的摊子前。
这里是烟花之地,身家清白的女子本不该出现在这,被人看到会觉得有伤风化,但黄良玉还是来到了摊前。
原来黄良玉的脚,就像是自己生出了灵智,一点一点扯着她整个身体,挪到了算命摊前。直到坐在了小板凳上,黄良玉的意识才清明了起来。
那老头见她坐在自己跟儿前,丝毫不诧异她的到来,笑眯眯的看着她。
“相逢即是有缘,老头我心地善良,不忍看姑娘走错路,坏了自己的大好姻缘,从此误入歧途,走上绝路。”
所以老头想要送你几句话。
“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行错路途,便是一生。”
“一步之遥,便是天与地的区别。”
黄良玉听闻后,神色黯然眸色不免露出迷茫和失望之色。
“什么是歧途?不是自己想要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就是对的吗?”黄良玉嘴角露出一分嘲讽来。
“你是娘亲她们找来劝我的人吗?”边说边喃喃自语道:“娘难道已经知道了吗?。”
“什么是好姻缘?什么是误入歧途呢?”
楚玉看了看眼前的女子,倒是有些理解她。
她从小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好闺蜜又是个喜欢倡导自由的人。遇到油嘴滑舌、花言巧语的秦京生,她就以为自己遇到了爱情,激起了逆反思想。
最后,在祝英台的大胆策划下,做出了逃婚的举动。
“哎,良玉本无暇,何故惹尘埃。是命啊,命啊!”楚玉还是想要点醒这个有些恋爱脑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