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那吴家小哥儿对你挺上心啊。”
程玉看了一眼车窗外面,小伙子模样真不错。
“程掌柜,我们也才见过几次面,还不太了解。”
“多接触几次就好了,吴家小哥儿在镇子上还是颇有些名气的,配了他,如今看来他倒也不能委屈了你。”M..
玉林县距离林杨镇并不是很远,马车走了两个时辰就进了县城。
青青从车窗口往外看了几眼,吴知行忙从后边赶了过来,“青青,可是相中什么了?”
路边的小摊子,卖什么的都有。
“知行哥哥,我并无想买的东西,你不是要去同窗家里吗?我们下午未时二刻在城门口聚合。”
“中午你去哪里吃饭?”
“请吴小公子放心,青青跟着我必定是饿不着她的。”程玉笑着道。
“让程掌柜费心了。”
吴知行对着程玉行了一礼。
看着离开的吴知行,程玉连声叹道,“这才见了几面,就把你放心上了,看来吴家公子对你颇为满意啊。”
“程掌柜,莫要再揶揄我了…”
“哈哈哈,不逗你了,我们正事要紧呐。”
县里的绣坊可不止一家,程玉带着阮青青去的那间锦绣楼,算是镇上最大的一家绣坊。
掌柜是位五十多岁的妇人。
“仇夫人,妹子又来麻烦你了。”
“谈不上,程妹子过来,也是为了生意,咱们在商言商,谈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锦玉绣坊以前出的绣品,县里的三家绣楼都有收购,而锦绣楼是收的最多的。
程玉与仇夫人常接触,来时她就与青青说道过此人,仇夫人可不简单,她乃是出自帝都的姑娘,外人不知她为何会嫁到离帝都如此远的一个小县城里,程玉这个淮北郡过来的外地人就更不知,不过这些与她关系不大,今儿只是来绣楼取绣线和绢布的。
青青与仇夫人打过招呼后,自己便转身去挑选东西,独留下程玉与仇夫人说话。
“这就是你们绣坊新来的那个绣娘?”
“不是我们绣坊的绣娘,阮家姑娘只在家里接绣活。”
“哦?那…”
“仇夫人可莫要与我争抢了,你们绣楼好几个大师傅压阵,我那小绣坊就这一个支应,您可放过我吧。”
“瞧你,我还没说什么呢!”
“可不能让您说出来,阮姑娘我是绝对不能放走的。”
“哈哈哈,行了,你就宝贝着吧,我啊,不和你争。不过…阮姑娘要是有好东西,你可要想着先往我这里送啊。”
“这点事还用您交代?早前我们两家就十分亲近。”
仇夫人从自家老爷那里听说了于家大爷找了人绣屏风,说是要赶在冬月的时候送进帝都。
仇夫人自然知道于家大爷所图为何,可只凭两对屏风可解决不了问题。
锦绣楼的柜台上边贵重的绢帛不少,绣线的种类和颜色也更多。
直到程掌柜走过来,青青才问道,“程掌柜,怎地都是这种薄绢。”
“这边的布料都是做屏风的,绢帛自然是要薄软浅淡,怎么,你有其他想法?”
“程掌柜,我想看看厚重一点的布料。”
“你跟我下一楼看看吧,那边的布料更全一些。”
青青确实有些想法,于家大爷这单活计时限是六个月,可青青用不上,三个月便能轻松完成。剩下的时间倒可以做点别的。
挑绣线是最费时间的,真的是宁可多拿,也不能落下一种颜色。
二人从锦绣楼出来后,程玉抬头看了看天色,“青青,咱们买点东西路上吃吧。”
再晚点,程玉担心青青天黑前到不了家。
“听程掌柜的。”
程玉只简单的买了几样点心,就上了马车,二人在车上正吃着,就见到了城门处等着她们的吴知行。
“吴小公子,等了有一会儿了吧?”
“知行也是才到。”吴知行透过车窗看到二人手里的糕点,他将手里的食盒送进马车后才上马。
青青打开食盒,原来是两屉小肉包。
“呦,我这是借了青青的福,多谢吴小公子了。”
吴知行红着脸摇摇头。
“程掌柜,吴小公子可不比我脸皮厚,您悠着点吧,莫要欺负他了。”青青小声道。
“啧啧啧,这还没过门呢,就护上了?行了,不逗你们了,说正经事,你今日为什么要买厚绸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