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太多,一天安排不完,青青打算在娘家住两天,程老太太不放心,便也一并留了下来。
“我说你就是银子多了烧的,作坊哪里不能建?非要去花钱给人建房子?”
去年村里不少人家靠着松子挣了钱,可让他们拿出二十两来建房子,还是有些棘手。
“不就是百八十两银子嘛,青青,奶奶给你拿。”
岳氏:老太太的话称得她好像后娘。
“老太太,青青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有些大手大脚,需得咱们做长辈的看着才行啊。”
“奶,我有银子呢,您的银子留好了,将来给您重孙子买糖吃!”
青青说完了还得意地看了她娘一眼。
“哎,好,好。”
岳氏:双重打击。
村头算上王大山原来住的那个空房子,一共有六家。
赵村长挨家走了一遍,轮到最后一家的时候却出了差头。
“村长啊,你看我们家这房子虽然破了点,但是这地方大啊,前边几家照比我家小了一圈不止…”
“李老头,你这话是啥意思?”
“…想买我家这院子,价钱上是不是还能商量一下?”
“你…你们家的院子是大了点,可你家的房子也是最破败的,阮家姑娘给你们找好了地方,再给你们二十两银子建房子,你家人虽然多,去年摘松子不也挣了二十来两银子吗?我觉得是够了。”
“话不能如此说,我家这地方…”
“李老头,你是不是忘了采摘松子的活计是谁给咱们出的主意?”
“…村长,一码归一码,我这院子按照二十两卖肯定是亏的。”biQuka.Com
“哼,就你家这院子最多作价六两,房子作价十两,二十怎么不够?”
“这可是我们家祖宅…”
李老头油盐不进,赵村长在他家吃了一肚子气。
“不过是对比之下感觉自己吃亏罢了,这件事也好解决。”
青青给出的银子绝对超出他们房场的价值。
第二天,村里就开始流传出来阮家姑娘对村头卖了房子的几户人家安排工作的事。
“爹,咱家咋没接到信?我仁叔他们都接到了。”
“老头子,我就说不让你作妖,你瞅瞅,现在可怎么办?”
听说这次每家安排的人数是按照院子大小来的,有的人家只安排了一个人,有的人家安排了两个人。
他家院子大,按理至少能安排三个人。
“着啥急?其他人家都安排了,咱家还能落下?”
“爹!爹!”
李老头的二儿子从外面跑了进来。
“嚎啥?”
“爹,前院赵叔家的大儿子已经去报名了,说是就在村口这个作坊上班,一个月一两银子。”
“那么多?”
“爹,是赵石头亲口说的。”
一个人一年能挣十二两银子,他家三个儿子,就是三十多两啊,关键是月月有进账,比上山采摘松塔多挣不少啊。
李老头坐不住了。
“走,跟着我去阮家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