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多,我们三个的精力跟不上,若学成个半吊子出去祸祸人还不如不学。”
燕大夫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
“燕大夫说的在理,这次咱们先在各自的医馆挑出来,外面的暂不考虑。”
青青表示同意燕大夫的提议。
不是她保守,而是这种大面积撒网的行为,那些人的人品谁又能保证?回头再让人打了善义医馆的幌子招摇撞骗,毁的是他们两家的声誉。
善义医馆,便是廖燕两个和程旭元两口子商量出来的名字。
宫里那边得知之后,也挂了这个牌子。
“陛下与娘娘的意思是只允许咱们两家牵头做这个事情,其他的医馆不可独自诊治。”
若是没了规范,这个行业变会出乱子,朝廷也算是给了廖燕两家至高无上的荣誉和权力。
这也是沾了程家小夫妻俩的光。
“青青,我们两家决定在北地九郡城分开开设医馆,招收药童和学徒。”
他们甚至已经商量了,不再同一个郡城开设医馆,以避免不良竞争。
“这些事情你们自己决定就好,只是有关唇腭裂手术的过程一定要详细地授与招来的学徒,我们以后还要去蜀中和西北,需要大量这方面的大夫。”
“青青,于此我们已经做了详细计划。”
半个月后,首例手术成功。
那第一个吃螃蟹的孩子哭着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第二例,第三例,直到第四例,到底还是出现了失败案例。
最后一个也是最严重的一个,这个人为双腭裂,人中位置缺的皮肉太多。
他们又找到了青青。
“不能光缝合,缺少太多的皮肉缝合起来也不会好看。”
“他们也是在术中发现了这个问题。”
“人中没有,我们便向身体的其他部分借一点…”
廖燕三位大夫:…
不过听了青青的想法后,他们仿佛被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也行?”
“不试试怎么知道?”
青青也就是说一说,具体怎地实行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
“试试就试试。”
总比现在的束手无策好。
“青青,今天吴家家主来没来?”
“哪个吴家?”
“北地最大的粮商吴家。”
青青想了一下,“没有。”
“怎么会没来呢?”
“怎么了?”
“他今天找到我了,说是家里有个唇腭裂的孩子,今年已经十六岁,孩子的性子因为这个缺陷变得十分暴躁。”
“吴老爷的儿子?”
“不是,是他最小的弟弟,也是他的亲弟弟,他娘怀上吴家小公子的时候,比咱娘怀小号时岁数还大呢。”
高龄产妇本身就很危险,孩子得病的几率也大。
“吴家老太太临死都在担心这个小儿子…”.
“不管怎样,需得吴老爷将人送过来让廖大夫他们看过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