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22节_七十年代韩小英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22节(2 / 2)

  “对啊,就买火柴,不买别的。”她别的什么都不缺,就不买了。

  刘金枝听了她这样的回答,脸上明显很失望,“哦”了一声。

  她以为谭知青来供销点又要买什么好吃的呢。

  以前谭知青只要买好吃的就会分给她一些。

  韩小英纳罕得看了刘金枝一眼,这丫头咋这么馋呢,刘家也没短她吃喝,都十三四岁的大姑娘,还舔着脸管人家要好吃的,也太丢人了。

  张翠云也她嫌丢人,不悦的歪歪嘴,没好语气的说道:“金枝,走了,回去了!”人家都说不买,还杵在这干啥!

  刘金枝撅着嘴,瞪了一眼脸已经别过一边去的谭雅婷,然后气哼哼的跟着张翠云回去了。

  肖兰这时已经买好火柴,周文静买了一卷卫生纸,她要来例假了,卫生纸不太够,正好这里有卖的,她就买了一卷。

  韩小英拿着布袋子帮她撑着装好,这样拎着出去省得尴尬,这东西她目前还用不着。

  谭雅婷说不买东西,真就一分钱没花,都不买别的,她们几个就打算回去了。

  结果刚出供销点,韩小英就愣住了。

  在她对面,一个穿着灰色短袖的平头青年跟她走了个碰头。

  见她停下了,对方看了她一眼,然后立马嫌弃的扭过头去,匆忙进了供销点。

  韩小英却有些出神,前面的周文静回头扯了她一下,催促道:“小英,咱们快回去吧,太热了。”

  “嗯。”韩小英呆呆的应了一声,跟在周文静身后,默默的往回走。

  刚才的那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她前世的男人张建设,前世他们结婚后,只过了一年他就意外死了。

  她前世所有悲苦日子可以说都是从嫁给张建设以后开始的。

  不过后来她也活明白了,就算张建设不死,她的日子也不一定就会好到哪儿去,实在是老张家那些人没一个好东西。

  只是想不到自己重生后来宋家堡,这么快就见到他了,虽然知道他们迟早会见面的,但是刚才她还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而且刚才瞅张建设那样,还挺嫌弃她呢,德行!

  韩小英嘲讽的勾了下唇,嫌弃才好,不然你张建设就是八抬大轿来抬,这辈子咱也不带再嫁给你的。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自留地

  张建设扭过头进了供销点,还在心里嘀咕呢,这个估计就是翠云姐说的新来的韩知青,确实是够丑的,都没法看。

  就是在乡下也很少见这么丑的姑娘,长得又瘦又小黑不溜秋的,好像刚从烂泥塘子里爬出来的,她咋这么丑?

  张建设咂咂舌,回想起刚才她瞅自己时那呆愣样儿,脑子可能也不大好使,翠云姐还夸她能干活,可光会干活有什么用,以后能嫁得出去才行。

  张建设是满心的嫌弃,买了他娘交代的红糖跟盐就离开了。

  韩小英可不知道他心里嘀咕的这些,这辈子她不可能再跟张建设有什么牵扯。

  跟肖兰她们回到知青点,去山上的知青们还没有回来,只有柳玉洁一个人在屋里。

  肖兰进屋就拿出笔记本把刚才买火柴的花销记上了,今天按排班的顺序,轮到韩小英跟柳玉洁两个人做饭,这不上工不干活,晚饭也不会太丰盛。

  韩小英拿大号的搪瓷盆子泡了一盆玉米碴子,晚上吃玉米碴子粥。

  这玉米碴子粥要想煮得软烂,必须得提前两个小时泡上才行,至于用小苏打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即使供销点有卖的,她们也用不起。

  尤其是几个老知青,家里一点儿补贴不给的,只靠上工挣的工分,一年到头也分不到几块钱,手里拮据得很,每花一分钱都要算计着。

  比如柳玉洁,她的日子可能最不好过。

  韩小英回来时她正在补鞋呢。

  这干农活特别费鞋,柳玉洁的黄胶鞋穿了好几年了,补丁摞补丁了,还舍不得扔。

  韩小英泡完玉米碴子,从箱子里拿出高一的数学书,坐在炕上翻看着。

  一旁的柳玉洁见状,就一脸好奇的问道:“小英,你怎么还看上高中课本了?”

  “我没事儿随便看看,你鞋补完了?”韩小英从书上移开视线,打量了一眼柳玉洁。

  只见她一张小瓜子脸两道柳叶眉,大杏眼,加上好看的琼鼻,人长得十分秀丽,而且性情温良谦和,待谁都好。

  只听她说道:“补完了,这鞋将究还能再穿上一夏。小英,高中课本你看得懂吗?”

  “还行,有一些我能看得懂,有一些看不懂,有不懂的我就问你跟点长。”其实她大部分都能看得懂。

  前世有自学过,虽然后来很多年没怎么摸过课本了,但是大半记得,温故一下很快就想起来了。

  “行,有不会的你就吱声,我数学还行。”柳玉洁是高中毕业,上学时成绩很不错。

  除了她,廖俊杰跟肖兰都是高中生,韩小英有不会的题目可以请教他们。

  他们都很乐意教的。

  肖兰记好账又出去了,她是一会儿都闲不住。

  快到傍晚的时侯,上山的知青们回来了,陶永芳还有另外两个女知青也跟着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