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楔子
楔子
对话人:郑斌,24岁,实习律师。
鲁鸣放,41岁,资深律师,郑斌实习期间的辅导老师,按业内习惯郑斌称之为师傅。
时间:2005年4月的某天傍晚。
对话一:关于正义与公平
郑斌:“律师执业究竟是代表法律正义还是代表委托人的利益?如果律师沦落成委托人的代言人,我觉得这与我的追求有很大反差。师傅您别生气啊,我不是说……”
鲁鸣放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给你讲个西方的冷笑话吧,你应该听过的。说是,律师代理的案件获得相对公正的判决,律师立即兴奋地给委托人发去电报:“正义已经取胜!”孰知委托人马上回电:“立刻上诉!”
“是的,我们学校很流行这类东西。”
“这说明,”鲁鸣放收敛起笑容,“委托人关心的不是什么正义是否得到伸张,而是自身的利益。而委托人自身的利益并不总是与正义或公平相一致。用大白话来概括,法律就是一个正方形的框框,框框之内叫做合法,框框之外叫做违法!此乃所谓规矩方圆。但是;在合法与违法之间并非总是那样界限分明,会有那么一部分重叠交错,一般我们称之为灰色地带!对于灰色地带的行为究竟是合法还是违法,就有那么点子说道了,这也就是我们律师要去动脑筋做文章的地方。因此律师执业无关正义,只求合法。”
对话二:关于生存与发展
郑斌:“感觉起步真的好难呐!根本没有人愿意相信我们这些新人,没有案子做,吃饱饭都是个问题。”
鲁鸣放:“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个二八定律。也就是说,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业务份额,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只能去争抢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业务。在我们律师行业,这个比例也许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确切地说,是百分之十的所谓成功律师占据了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业务份额的经济收入!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金字塔,成功和富裕的仅是塔尖的极少数,他们是律师界的光环,一切关于律师的美好传言皆因他们而生。而你,郑斌,在塔的最底层!这就是你面临的生存状况。
“不要好高骛远,开头的三五年,律师职业就是你吃饭和谋生的手段!七十二行之一而已,与路边那些搬运工没有任何不同。但是,你要在心里始终把它视为你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等你度过了最艰难的创业阶段,等你有了一定的业务基础和经济基础时,你要做大、做强你的事业,事业是可以传继的,而职业只能用以谋生!”
或许,这就是律师这个职业的残酷之所在,也是这个职业的魅力之所在吧!
这部小说将为您讲述关于郑斌、关于鲁鸣放、关于中国律师的许多故事,带您走入这个既神圣又神秘、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
同时,这仅仅是一部小说。书中的人物、地名、名称、情节、情景、案例均为虚构,若与现实相同或相似,纯属巧合。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2节:第一章郑斌律师登场(1)
第一章郑斌律师登场
一
2005年1月1日,上午九点半,武汉市江岸区某住宅小区的出租屋内。郑斌被一声高分贝的“个婊子”给吵醒了,这令他很不爽,元旦假期都不能好好睡上一觉吗?郑斌在心里诅咒这对和他同租的夫妻,不,是诅咒那个肥胖的、粗俗的刘姐。
三个月前,刚刚与武汉市某家规模不大的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实习合同的郑斌着手在律所附近找房子。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社区,房源丰富,只是租金对于这个尚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显得过于昂贵。
因此,当看到这对来自武汉市郊区黄陂的夫妇贴出的合租广告时,郑斌赶紧与男主人取得联系。经介绍男主人姓王,女主人姓刘,孩子在老家没带过来,两口子就在这个社区做点小生意。
房子是两室一厅,这对夫妻住大间,小间用来分租,客厅、卫生间、厨房共用,如果合租的话,郑斌需每月分摊280元,水电费另算。
实地看了看房子,还马马虎虎过得去,但郑斌还是觉得负担有点沉重,男主人见状主动表示,你如果不使用厨房的话,每月你出250吧,还有水电费,考虑你是单身汉,你就承担三分之一吧。
郑斌心动了,知道这个价格已经不错了,但嘴上还是说,250多难听啊,240吧?男主人立马回绝,那我老婆还不把我整死?这样吧,248!行不行?郑斌点头,就这样,成交。
可是搬进来的当晚郑斌就叫苦不迭了。因为他看见了女主人,那个肥胖哟,简直难以想象她是如何把自己的身体挪上七楼的,那个身板、那个体积相当于男主人的二倍不止吧?
最主要的还是嗓门奇大、用词粗野,甫一开口就把郑斌震得一愣:“哟,个板板,好标致的伢哟,就是你姆妈太瘦了!(武汉话:好帅的小伙子,就是长得太瘦了。)”标准的黄陂口音,音量之大让准备不足的郑斌耳朵嗡嗡了老半天。
男主人苦笑一下,我家老婆别么子都蛮好,就是讲话声音大点,嘿嘿。随即这个叫刘姐的女主人麻利地准备晚餐,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咚一阵嘈杂。
郑斌趁机溜进了自己房间,打开自己大学期间攒下的电脑,可惜家里没开通宽带上不了网,郑斌一时也交不起开通费,找出个单机版的游戏玩了几把。半晌,房门被“咣咣”地擂得山响,郑斌吓得一个激灵,鼠标一抖,把游戏里的自己给干掉了。刘姐的大嗓门在门外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