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美食录 第17节_临安城美食录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临安城美食录 第17节(1 / 2)

  孟琼舟(护短版):不许说我老婆做饭不好吃!

  1鏊饼和漫泼饭做法出自《岁时广记》

  第24章西湖游船

  寒食节前后是踏春赏游的旺季,食店开业以来,林稚还没怎么休息过,便想着趁此机会给自己和沈小七放个带薪假。

  临安城江河密布,又兼江南水乡,此时泛舟西湖也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

  打定主意,和沈小七商榷过后,林稚租下一舟画舫,沈小七见到实物震惊道:“好大一条船!”

  “听老板娘介绍,这已经是他们家最小的画舫了。”

  “最小的画舫”长约三丈,可容纳十几人,雕栏画拱,精巧创造,两人甫一登船,顿时产生一种西湖是自己家的感觉。

  因为半天都要在船上度过,他们带了不少零食杂嚼,什么蜜筒甜瓜、琥珀核桃、蜜渍昌元梅等等,装了满满一包裹。

  现下分门别类地摆出来,倒有点像要做起水上生意的意味。

  水上生意顾名思义,小贩们乘着舟楫穿梭在画舫间,专门贩卖各种茶果点心、酒水饮料和菜肴小吃,不仅如此,还有吹弹歌舞、杂耍表演的艺人歌姬。

  果不其然,他们的画舫刚悠悠划出,就被几个穿着白底蓝花的女郎拦下了。

  “小郎君,木瓜豆儿怎么卖呀?”

  得,明明是来旅游度假的,结果半路又被迫做起了生意。

  林稚扬唇一笑,笑得对面小娘子心花怒放,一点都没看出来这其实是个苦笑。

  说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价钱,对面小娘子笑吟吟地把银钱抛过来,林稚再把包好的木瓜豆儿抛回去,这笔水上生意就算完成了。

  他一直很好奇,如果买方卖方在抛掷过程中,银钱或者杂嚼不甚掉进湖里,损失该由谁来负责?

  想来想去,没想出谁该负责,倒想出谁获益了——自然是湖里的鱼。

  做完这几个女郎的生意,林稚斜靠着席子,和煦的阳光把他照得暖洋洋的,眯起眼睛打量湖面上如织的游人。

  波光粼粼的湖面遥映着远处山色,大大小小的画舫坐满了人,无论是高官巨贾还是学子百姓,或是带妻挟子,或是风流聚会,都能在西湖上都能找到专属的玩法,是真真正正的其乐融融。

  沈小七正用手划拉着水玩,余光里突然瞟见什么,抬起头来:“前面好像是程家人?”

  不用他说,林稚也瞧见了,原因无他,那画舫实在是太大了。

  长逾二十丈的画舫宛如一艘海上轮船,在平静的湖面上翻起巨大的水花,舫上光船夫和艄公就不止三十人,实在很难不引人注目。

  林稚咋舌,这就是临安首富的排场吗?

  和他们比起来,他和沈小七脚下这条舟楫,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

  尽管如此,沈小七还是觉得林稚租来的这条船最好,哼着鼻子不屑道:“三个人坐那么大一条船,也不嫌浪费!”

  程家三子立于船上,程朝云抱着手臂,不知在想些什么,但林稚觉得多半是生意上的事;程砚清摇着扇子,不停对划船而过的小娘子抛媚眼;程令宜今日穿着打扮得十分隆重,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正对着一面铜镜整理自己的衣襟。

  整理完毕,他满意地扬起一个笑脸,把手中铜镜随手搁置一旁,突然瞧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招手道:“林小郎君!”

  林稚冲他扬了扬手,心里纳闷,他是怎么在众多画舫里发现自己的?

  程令宜是他的熟客,程砚清和程朝云是他的房东,自然不能失掉礼数。

  沈小七不是很情愿地摆动船桨,小画舫慢悠悠漂到巨轮身边。

  待他靠近,程令宜喜道:“能在这里见到小郎君,真是太开心了!”

  林稚笑着点头:“能见到程娘子和两位郎君,我也很高兴。”

  程朝云冲他点了点头,接着声音不大不小地对程令宜道:“令宜,你已经十五岁了,要庄重。”

  “知道了,我只是见到林小郎君高兴而已,难道阿姊你以为我见到谁都这样吗?我看见孟淮安就不会!”

  程朝云无奈地瞅了他一眼。

  担心他又说出什么不该说的,程砚清收回乱抛的媚眼,拉回话题,略正色地给程朝云介绍:“这位林小郎君就是林氏食铺的店主。”

  这下确实引起了程朝云的兴趣:“哦?原来是林小郎君,久仰大名。春风楼最近进帐上涨,可少不了小郎君的功劳。”

  虽说是恭维的话,但林稚只淡淡一笑,把帽子抛了回去:“全仰仗小娘子春风楼的名声罢了。”

  几人又客套几句,这才就此别过,纷纷各自划船而去,临别前程砚清还不忘预定了三只烤鸭。

  真是人生处处有生意,林稚笑着点头应下来。

  孟琼舟原本没打算来游湖。

  近日朝中事务繁忙,他又一向不爱抛头露面,然而架不住母亲的规劝,便跟着来了。

  孟淮安刚刚给他塞了把林檎,绿油油圆润润的,挺好看,吃在嘴里却味同嚼蜡。

  正在这时,一抹熟悉的月白闯进眼帘。

  林稚站在画舫上,不知和对面的程砚清在说什么,聊得正欢,让他想起那日花朝节玫瑰花饼的味道。

  很甜,带着只有他察觉到的涩。

  孟琼舟垂下目光,对陈平吩咐:“去湖中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