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旷野无人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章(2 / 2)

李兰妮不仅

活了下来,而且走了出来!她不仅不再忌讳说自己的病,而且还从一个病人变成了半个专家

。读《旷野无人》,你就会知道我们对人类精神疾病的了解是多么的无知。我相信,在

数以亿计的抑郁症患者中,兰妮的经历或许并非绝无仅有,但在已公开面世的出版物中,

像她这般癌症兼抑郁症的“双料”病人还真是前无古人。因此,《旷野无人》的写作更是一

勇敢者的艰难跋涉。往事不堪回首却偏要一次次再回首,这绝对是自讨苦吃,于是几度写

作、几度停顿、几度复发,好不容易成稿,又遇上我这个无知者还要不断与她磋商文本的修

改,残酷地让她三番五次再回首。罪过罪过!但兰妮从不拒绝,终成此稿。我深切地相信:

有过这般生活经历,生死于兰妮都早已置之度外,所谓写作、出书、出名一类的俗事儿在她

眼中实在是轻如鸿毛,但还要如此顽强地写啊写,不过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切身

体会给那些还在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兄弟姐妹们提供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

这是一部超文本的厚重作品。“认知日记”在告诉你如何自我疗救;“随笔”上溯家族、追

忆往事,意在探寻抑郁之多方成因;“链接”在传递迄今为止人类对抑郁症的经典认知;“

白”则将前三者串连起来。四部分浑然一体,我将其命名为“超文本”实属生造。其实,面

对兰妮的这种写作,重要的根本就不在命名,也不在文体,而在于抑郁症之成因、病状及治

疗的完整过程就这样被赤裸裸、真切切地暴露在生理的、病理的、心理的和历史的、家族的

、社会的以及文化的光天化日之下。这就够了,用不着再来任何酸文。

或许有读者会心存疑虑:李兰妮本是作家,有这个写作能力,而那些更多不具备职业写

作能力的抑郁症患者又该怎么办?我想,

本书的关键点并

不在告诉你写不写、怎么写,而在于当你不得不面对人类各种精神疾患时,能否敞开心扉

,让阳光驱逐阴霾。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总有一天会照到你这个即使不起眼的小角落,就

像兰妮在本书中告诉你的那样……

2008年5月1日

下载

电子站

兰妮自白

2003年6月6日——2003年6月27日

我有抑郁症?我怎么可能有抑郁症!我没什么可抑郁的。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说我非常

乐观。我这种人要是有抑郁症,那——全省人民大概都有这个病。

我看到头在一旁飘浮,四肢像被斩首的青蛙发蔫,身子是空的,脑浆——鲜血——额头那一

块皮——两个眼珠子……浮在空中飘,各飘各的。过去我看不懂毕加索的画,现在我就是毕

加索的一幅画。

2003年6月28日——2003年7月17日

永远不会老的张国荣在电视上微笑,眼睛微微有点眯,嘴角隐隐藏着一缕笑,有点

心事,有点顽皮,有点倦怠,他的眼神在说:今天是愚人节,我们来玩一个死人游戏好不好

我一只手扒着摩天大楼的天台边沿,全身悬空,眼看就要掉下去了。我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也不知道何时能爬上天台。我只有三个指头支撑全身重量。很想很想放手啊。

2003年7月18日——2003年7月30日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精神、命运的分水岭。当我们成为抑郁病人,或将要成为抑

郁病人时,必须安静下来,仔细梳理自己的精神脉络:到底哪个段落出了毛病?究竟哪个区

域有暗伤?阻塞是什么?裂痕有多深?

写这份遗嘱的时候,心里很平静,思维很冷静。没有伤感,没有牵挂,没有遗憾。人之将死

,是没有多少话要说的。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