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_清穿之皇后难当 - 海棠小屋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章(1 / 2)

道光紧了紧手臂,伏下来吻她的额头,“前朝有些事,朕恐怕要出宫一趟。”

沅宛又“嗯”了一声,刚要说话却发觉不对。“皇上要出宫?”

“张家口一带河堤坍塌,百姓死伤无数。今日官员奏称,张家口一带又突发疫症。朕今日和几位大臣商量了一下,朕打算亲自去张家口走一趟,算是私访。朝中之事,暂时交给绵忻。”

原来已经决定了。朝堂上的事,沅宛向来不多说什么。如今听道光这么说,知他心意已决,再劝也没有什么用。但皇帝微服私访毕竟不是小事,这样仓促准备出宫,恐怕……

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样,道光说道,“你放心,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虽仓促了些,好在有你阿玛在,他已经打点好了一切。老四虽然常年在外带兵,但是治军和治国亦有相通之处,何况还有一帮老臣在,前朝交给他,朕放心。后宫——”他顿了顿,撑起上身在她额头上落下一个凉凉的吻,“交给你,朕也放心。只是你怕是要辛苦一些了。”

“皇上放心。”

两日后,道光下了早朝便带了亲随匆匆离宫。他走了之后,整个后宫风平浪静,呈现出少有的祥和景象。

相比之下,前朝倒是十分的热闹。

按理说,亲王暂代政务,其实也不过是挂了个头衔,但凡遇到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奏请皇帝做主。代政的那个若是代上了瘾,假戏真做起来,惹了皇帝的猜忌,那可是大大的不妙。毕竟国无二主,皇上才是大清朝的正经主子。

这么看来,道光初初离宫这几日,那个奉旨代政的瑞亲王的一些做法,倒真的像是在自掘坟墓。

说是那一日瑞亲王去给太后请安,碰巧撞到卫公公带着几种样式的瓦片请太后挑选,说是作为修葺寿康宫之用。皇太后见了儿子,哪里还会有心思去管这些琐碎的小事,便吩咐此事由卫公公做主。

这本是件小事,可是瑞亲王留了心,他离开寿康宫后,便暗中叫人调查卫公公,这一查可不打紧,卫公公所做的那些见不得光的敛财勾当,全都被翻了出来。

瑞亲王常年在外带兵,想是眼里十分容不得沙子。当即亲自提审卫公公,若非太后及时赶到,恐怕卫公公的那一条小命就真的要交待在那里了。

身边的人做了这等见不得光的丑事,太后异常震怒,连审都未审,直接下令杖毙。这样一来,绵忻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事情的结果是,那卫公公挨了将近一百下的板子,如今在寿康宫闭门思过。

说起来这卫公公倒也真算是命大,前后两次命悬一线,又前后两次被太后救下。可见做奴才的,最要紧的还是要跟一个好主子。

发落了卫公公后,绵忻便借着这件事整顿朝纲。听说他在养心殿宴请了朝中二品以上的官员,按对朝廷有功与否安排位次,至于何为有功,何为有过,他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说法。听说那一日入座的大臣只有少数的几个,就连道光的老师,军机大臣乌苏安格,也因为曾经违规提拔门生而只能站着用餐。

这些事情经由彩燕之口,零零碎碎的传入沅宛耳中,她不过一笑了之。果然是常年带兵之人,以为处理朝政就像是带兵一样简单,殊不知朝中之事纷纭复杂,一着不慎,便会叫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二十二章

天气越来越热,这日下午时分,沅宛斜倚在贵妃榻上百无聊赖的翻着诗集,翻了一阵儿便觉得更加无聊。想起道光走时曾经嘱咐她多去给太后请安问好,便叫彩燕备了肩舆,略略收拾了一番往寿康宫去。

还未踏入殿门,就听到里面传来男子爽朗的笑声。沅宛疑惑的望着门口的小太监,那小太监恭敬的为她解惑道:“瑞亲王在里面呢。”

唔,他倒是胆子大,前些日子差点把他额娘的心腹打死,这会儿还敢来说笑。

沅宛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还未来得及说话,就听到有人提高了声音问道:“谁在外面?”

沅宛本来还犹豫着要不要进去,他这么一吆喝,她也只好进去了。

太后正在和瑞亲王说着什么,看上去心情还不错的样子。见她进来了,略点了点头,“皇后来了。”

沅宛按着规矩向太后问了安,才笑着道:“本来臣妾还担心这会儿子来会不会打扰了太后休息,不想太后和瑞亲王关起门来,在说体己话呢。”

绵忻道:“臣弟才刚和一班大臣商议了些事情,看时候还早,就顺道来给皇额娘请安。这也才刚来一会儿,皇后娘娘就到了。”沅宛笑道:“如此说来,那还真是巧了呢。”

绵忻古怪的看了她一眼,也没去接她的话。在沅宛面前,他向来都是奇奇怪怪的,沅宛也就没放在心上。倒是太后接着道:“绵忻,皇上离宫期间,一切政务都交给你处理,希望你竭尽所能,不要令皇上失望才好。”

绵忻俯首道:“儿臣谨记皇额娘教诲。”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沅宛说道:“皇上把政事交给瑞亲王,定然是因为皇上相信瑞亲王的能力。太后就请放心吧。”

绵忻摆手道:“皇后娘娘过谦了。”他看向太后,“行军之事儿臣尚可以应付自如,朝中之事就恐怕……”

“前朝的事,皇上既然交给了你,必定是对你十分信任的。你大皇兄已经战死沙场,哀家不希望再失去一个皇儿,这才希望你能够留在哀家身边,哀家于愿足矣。”

听她提起穆亲王,沅宛心中又是一跳。战死沙场…。。皇太后应该是已经认定穆亲王已死了吧?倘若来日她知晓了真相,知晓她两个儿子联合起来骗她,又会是怎样的一场大风波呢?

俗话说知子莫如母,绵忻这次回来已经在京城带了好几个月,确实也想早日回到军营去。奈何太后一直不松口,他也只好留下。本想借着皇上离京的事趁机告诉太后自己不惯于政事,哪知这才刚一开口,就被太后堵了回来。“皇额娘既然如此说,一切还是等皇上回来再做定夺吧。”

太后对他的回答显然不太满意,沅宛瞧着他二人的脸色,笑道:“虽然皇太后希望瑞亲王陪伴在侧,但瑞亲王一向不喜欢束缚,如今肯留在宫中这么久,倒真是瑞亲王的一片孝心了。”

她这马屁应该是拍到了正经地方,太后稍稍缓和了些颜色,绵忻趁机道:“皇额娘整日闷在宫里头,也怪无聊的,不如儿臣请戏班来替皇额娘解解闷可好?”

太后笑道:“处理政事本就繁忙,你就勿须为哀家费心思了。”绵忻道:“皇额娘这话,儿臣万万不同意。孝顺额娘乃是人伦之本,哪里有费心思不费心思之说呢?”

沅宛成日里闷在宫中,也甚是无趣。如今绵忻提出要请戏班,她倒觉得这是一个消磨时光的好法子,于是便也帮着说了几句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