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夏明朗对陆臻有生理冲动,徐知着对蓝田没有。
上下体位有冲动之后的第二件事。
夏明朗不那么介意体位,他觉得陆臻当然要对自己有强烈的需要,同时最好十之八九是自己在上面,他不希望陆臻是纯0,他觉得那样不爷们,陆臻当然更不能是纯1,那就成了自己不爷们儿了。
而徐知着还基本没走到考虑上下这一步。
所以,我们首先还是要考虑到,徐知着再温柔细腻,他是个男人,而且是逻辑思维完全不女性化的纯男性。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对爱情的最基本判断就是生理冲动,有冲动不一定是爱情,没冲动一定不是爱情。
女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女孩子,可能会不那么关心爱情中的肉欲成份,但对于男人来说,这是本能的考虑。
所以对于目前的徐知着来说,没有冲动就是不爱,不爱还硬要在一起,就是在欺骗蓝田。
如果骗着骗着能把自己套进去了,那万事大吉;如果骗着骗着无以为继,让蓝田看出破绽,那一无所有,从此相对成陌路。
至于蓝田说的那个给个机会如何如何的方案,在徐知着看来纯粹多余,试着试着能把自己试进去当然更好,试不进去,蓝田一样会离开他。
徐知着真正想要的是蓝田在自己身边,至于离开以后,蓝田是不是会怨恨自己,他其实不在乎。甚至他更希望如果万一两人不成,蓝田会怨恨自己,因为他的确觉得自己不厚道,他不舍得让蓝田独自承担失败的责任。
有时候,一个人行事是否果断并不是判断性别思维的标准,女人也有办事非常莽,做决定非常快的。
但一个莽撞的女人并不一定会让人感觉她很爷们,因为男性化思维的关键是权利思维以及责任感。
一个更喜欢负责,更喜欢掌控的人,会让人感觉到很爷们。
徐知着是一个纯粹的男人,而且还算是比较man的那种,所以他会本能的把他的责任感与掌控欲带到h的问题里。
在bottom还是top这个问题之前,徐知着最先需要考虑的是,我至少不能像根木头。如果自己只是强忍着反感,表现得很僵硬,完全让蓝田动作……那实在是太糟糕了,蓝田也不会喜欢。
听,徐小花的内心在咆哮:妈的,没有冲动啊!这种状态怎么上床啊!硬不起来啊,多丢人啊,蓝田得多失望啊!如果表现得不好,拿什么证明自己的心意呢?蓝田会相信自己吗?
目前,徐知着需要攻克的,第一是他的男性思维,他得先说服自己,坦然的面对这个自己负不了责的现实,把掌控权交给蓝田,相信蓝田能把事儿办好。
第二,就是他的愧疚感,他会考虑现在这种不顾一切想要跟蓝田在一起的冲动是不是正常,如果真的发展成情侣关系,装着装着自己装不下去了,怎么办?而蓝田很可能也会对伴侣有更高的情感要求,如果蓝田对自己不满意了,又怎么办?
以徐知着细腻的心思,他一定会考虑这些问题,而以他的责任感,他也一定会忧虑。
最后,综上……这一切,其实都是一个既没跟姑娘正经上过床,更没跟男人上过床的,被av和gv毒害过的,只跟一个姑娘谈过一次两地分居恋爱的,单纯半处男的想当然心理纠结。
有些问题很可能回过头去看,都不是个事儿,但当时,是真纠结,原谅他吧……
##枪支,白酒、文化、及群体惯性
最近人们又开始关心美国人持枪的事。拥枪真的能自保吗?持枪真有人权意义吗?以上两个问题其实都是否。
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类发展指数在前列的国家,都没有放开枪支个人持有。
你总不能说北欧、新西兰、英法等国的国民缺少人权,没有自保能力。
所有的数据都表明,枪支泛滥只会抬高整个社会的治安风险,所谓的我有枪,所以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想法,只是个人美好的幻想。
所以美国真正无法禁枪的原因只有:文化与群体惯性。
美国建国之初,地广人稀,盗匪横行,政府无力维护治安,需要人民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第二宪法修正案深入人心。
于是,即使现在的美国再也不允许私刑追杀,遇事也要叫警察,但这就是一种思维惯性。
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更理解枪支在美国的地位,及禁枪为什么难。
白酒。
酒在中国社交文化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酒,人们甚至会觉得这还怎么谈事啊?!
但事实上,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高度酒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每年因为酒精性肝病而死亡的人数估计不下于美国被枪杀的人数,如果再加上酒驾醉驾引起的伤亡,那数据就更可怕了。
而且,考虑到中国还有逼酒劝酒的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喝死的人里,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是自杀,而是他杀,那性质跟被枪击就更没什么两样了。
但是……你能想象中国有哪位领导人有本事禁酒吗?
没有!
所以,美国同理。
从社会整体风险来看,持枪是恶习,无酒不成宴也是恶习,但,因为长期的文化造成的群体惯性,这种恶习,恐怕很难改变。
p。s。
1、当然,在饮酒这种恶习上,老外的表现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