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告诉梦蝶,虽然学校里有很多同学谈恋爱,“但绝对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么厉害,好像一‘拍拖’就会上床,就会带来恶劣的后果。还有,谈恋爱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差,也不能说谈了恋爱就影响了学习。”
下载
对于青春期恋爱,张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
“它既是青春期心灵成长的记录,也是日后迎接成熟爱情到来的准备,更是值得珍藏和拥有的人生财富。”
提到女朋友,张彬对梦蝶说:
“我和她之间,连手都很少拉,更不用说其他了,平时打打电话,更多的也只是谈论学习,或是自己喜欢的明星、歌曲等,从不涉及到情啊爱啊的,更没有想到要偷吃禁果什么的。”
最后,张彬对梦蝶说:
“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是发生在我们这个年纪,为什么他们的爱情可以流传千古,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就成了罪不可赦的事情了呢?”
梦蝶心想,看得出来,张彬是个有思想、有见地的男孩。但从他的眼睛和眉间,梦蝶感觉到了他的心里充满了困惑——对青春期恋爱的困惑。
“早恋”这个词是一个不科学的本土化概念,应该用“中学生恋爱”这个既不褒又不贬的中性概念取代。
——闵乐夫
“早恋”确实不是一个好词。
对于早恋,老师口诛笔伐,家长絮叨和训斥,当事的孩子们也觉得不光彩……
著名性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潘绥铭说:
“在全世界所有民族的语言里面,都没有‘早恋’这个词。你要硬把它翻译成英语也可以,只能叫作‘中学时期的约会’。但是如果不加任何解释,美国人就看不懂,尤其是那个‘早’字里所包含的贬义。‘早’和‘恋’这两个字可以合在一块,只有我们汉语里才有。早和恋本身就是矛盾的。是早那就不叫恋,是恋那就不可能早。”
除潘绥铭教授外,梦蝶还注意到了另一位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鼓晓辉教授关于早恋的提法。
他说:
“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恋爱事实,可以将‘中学生恋爱’改称为‘青少年恋爱’,作为涵盖自中学生年龄以下的未成年人的异性恋爱的概念。”
尽管如此,梦蝶仍然认为对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恋情,还是李银河女士的概括比较准确:青春期恋爱。
关于青春期恋爱,梦蝶在上次采访的基础上,又利用了几天时间,进行了深层次的采访。在采访中,梦蝶发现:在教师之间,对于青春期恋爱,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形成了反对派和支持派。
一位持否定态度的男教师说:
“青春期正是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作为教师不仅要看他们今天的心情是不是快乐,更要对他们将来的幸福负责。如果允许他们恋爱,那无异于放纵。这正如吃糖,吃的时候他们感到很甜,也很快乐,但成年后却可能因为蛀牙而痛苦……”
一位持肯定态度的男教师说:
“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不应只对孩子眼前负责,所以我们不能只盯住‘考试指挥棒’而不顾孩子的心理、情感需要。教育不应只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完善人格,人格的完善也包括情感的发展、成熟,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完善,将来即使在学业、工作方面很出色,也不能保证他会获得幸福的人生。”
一位持否定态度的女教师说:
“少男少女们比较容易感情冲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多观察他们,一有恋爱的苗头就应该制止。这几年少女堕胎、未婚妈妈的事件不是屡有报道嘛,出了这种事,对男孩女孩都是巨大的打击和伤害,老师有义务防患于未然。”
一位持肯定态度的女教师说:
“少年时期的恋爱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情感的需要,只是我喜欢他、他喜欢我,很少会想到我是否要嫁给他,他是否会娶我,更不会想到在哪里工作、供房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纯真的情感,不应该被打压。深圳一项对中小学性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高中男生和女生为了结婚目的而谈恋爱的分别占被统计人群的1。1%和1。3%,而为了满足情感需要却都在50%以上。未婚先孕的例子毕竟是极少数,而且这正说明我们的性教育还没有成功地教会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
两种观念,针锋相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梦蝶带着这个问题,向庄生和阿刚求教。
他俩都是“青春期恋爱”的支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