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嵯牡粢恍┘负醪荒芏木坪褪澄铩r桓鋈耍丫诳辛硪桓龈账廊サ耐榈氖种饬恕?5个人经过辩论,做出决定,把三次反暴乱斗争中和他们站在一起、甚至救护过自己的伤病员,抛进大海……那15位最后获救的人,在安全的陆地上,经过多少年的精神折磨,先后死去了。尽管他们的上帝会宽恕他们的。有一位在临终前,复述了苏格拉底一句意味无穷的话——公元前399年,雅典智者苏格拉底,以“上察天文,下究地理,摇唇鼓舌,颠倒是非”获罪。面对501名公民代表组成的庞大陪审团,苏格拉底做了长篇自我辩护,但仍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说:“现在我该走了,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
我们怎么生活?□
人和机会
郭恢扬
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
懦弱动摇者常常用没有机会来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全都是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对你的能力和荣誉的每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如果象道格拉斯这样的奴隶都能使自己成为演说家,蓍作家和政治家,那未,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道格勒斯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
没有谁,在他的一生中,运气一次也不降临。但是,当运气发现他并不准备接待她的时候,她就会从门口进从窗口出了。
年轻的医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他碰到了第一次复杂的手术。主治大夫不在,时间又非常紧迫,病人处在生死关头。他能否经得起考验,他能否代替主治大夫的位置和他的工作,机会和他面面相对。他是否能够否定自己的无能和怯懦,走上幸运和荣誉的道路?这就要他自己作出回答。
对重大的时机你作过准备吗?
除非你作好准备,否则,机会只会使你显得可笑。
“从这条路走过去可能吗?”拿破仑问那些被派去探测伯纳称之为死亡之路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许吧,”回答是不敢肯定的,“它在可能的边缘上。”“那未,前进!“小个子不理会工程人员讲的困难,下了决心。
出发前,所有的士兵和装备都经过严格细心的检查。破的鞋,穿洞的衣服,坏了的武器,都马上修补或互换。一切就绪,然后部队才前进。统帅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
战士皮带的闪光,出现在阿尔卑斯山高高的陡壁上,出现在高山的云雾中。每当军队遇到特困难的时候,雄壮的冲锋号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这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致使队伍延长到三十公里,但是他们一点不乱,也没有一个人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上了。
当这”不可能“的事情完成以后,其他人才看到,这件事其实是早就可以做到的。许多统帅都具有必要的设备,工具和强壮的士兵,但是他们缺少毅力和决心。
而拿破仑不怕困难,在前进中精明地抓拄了自己的时机。
人类思想的里程碑
《集萃》1982。4
江树云中国
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不少决定人类命运的时刻,留下了一些纪录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不只是在产生它们的时代里,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变化,而且在今时今日以至未来,仍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它们记录了人类意识形态不同寻常的进步。阅读这些文献,可以使我们高瞻远瞩人类未来的前途。美国麦克劳——希尔公司出版的一本《世界伟大文献汇编》,是一本很珍贵的资料性工具书。它是由费特利克·凯尔编辑,收集了30份世界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这30份文献的选择,是否能代表全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各个阶段,是否最有代表性,是可以商榷的。不过,无可怀疑,它们全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这30份文献是:1.公元前1700年的《汉姆拉比法典》,是古代亚述巴比伦人的重要法典,代表了古代人类的法治思想。
2.公元前1300年的《十戒》,摩西制定的《十戒》是古代希伯莱人思想生活的根本准则。
3.公元前590年古代希腊七贤人”之一的雅典政治改革家梭伦的《梭伦法》,反映了古代希腊人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
4.公元前500年印度释迦牟尼创造佛教的《菩萨经:真理与启蒙》,代表了印度佛教思想的智慧。
5.公元前480年孔子的《论语》。
6.公元前375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其根本观念是认为善人只能生存在善的国家中,治国者须先受教育,柏拉图认为应分辨善恶美丑,承认真理。
7.公元前300年中国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学派的典籍,主张无为、无治。
8.公元25年耶稣在被杀前4年作的《山上布道》,纪录了耶稣的训言。登山训导众人的一段,最有代表性,基本精神是博爱和平,主张“爱你们的敌人”,因为人人平等,“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反映了耶稣教的基本观点。
9.公元57年至58年的《致罗马人书》,反映了古罗马时期人民的思想观念。
10.公元650年穆罕默德的《可兰经》,《可兰经》是回教的真经,至今仍是回教徒信仰的宗教经籍,它代表了阿拉伯人民的思想。
11.公元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是研究英国政治史的重要文献。
12.公元1225至1226年圣法兰西斯的《太阳礼赞》。
13.公元1453年古萨的尼古拉斯的《depacefidei》。
14.公元1517年马丁·路德的《抗议书》,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他提倡新教,对后世宗教起了很大的影响。
15.公元1625年格罗梯乌斯的《论国际秩序》,为后世国际法之基础。
16.公元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最初是维珍尼亚州发起的权力宣言,代表了美国独立的基本精神。